古朴绮丽瀛洲技艺:沈肇州传(上)
沈肇州,名其昌,字肇州,号绍周,别号聆音散人。祖籍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先世迁海门,生于海门陈三和桥(今海门江滨乡)。关于他的生年,有1857、1858、1859三种说法。他卒于1929年没有疑义,据徐昂《聆音散人传》,逝年“七十有二”,则生年应为1858年,即清咸丰八年,而1857之说是将“七十有二”作为实足年龄推算的结果。1859年之说,可能出自1928年他七十寿辰的记载;但此说未考虑到民间贺寿“贺九不贺十”的传统,即庆贺整寿当提前一年,亦即所谓七十寿辰,实为六十九岁,亦即六十八周岁。
图一:沈肇州照片
崇明邻近海门,琵琶艺术源远流长,明末白氏名动公卿,晚清则有王东阳、卢明章(《聆音散人传》误作“黄东阳、罗明章”)、蒋泰享誉一时。沈肇州“少耽乐律”。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从崇明请来擅长琵琶、二胡的老师各一位,教他演奏。蒋泰的传人黄秀亭“曾到海门,时一聆之,不同凡响”,沈肇州大为喜爱,于是从黄秀亭学琵琶。二十二岁那年,他应乡试,中秀才,即在海门、久隆等地为门馆先生,亦操练琵琶不辍。 随着琵琶演奏艺术的日渐成熟,沈肇州声誉渐隆。1916年1月,他应通州师范学校之聘,出任国乐教员。同年他还刊行了《音乐初津》与《瀛洲古调》如(图二:《瀛洲古调》图)。前者选录了《老板》、《苏合》等五首供初学的曲目,后者将黄秀亭所传的手抄谱首次刊刻,内有《飞花点翠》、《十面埋伏》等曲四十余首。在为《瀛洲古调》所写的序中,他说:“今学校重国乐,士大夫亦间有喜古音节者,就予所得,公诸同好,庶使曲有所本,法有所取,流传以不坠也与。”
图二:《瀛洲古调》图
最晚在1917年5月,沈肇州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组为东南大学)校长江谦之聘,出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乐教员,与王燕卿同在新落成的梅庵里教授国乐。后来,他还兼任河海工程学校教员。1917年,徐立孙因病辍学半载后回南高师继续学业,受到兄长徐昂与中学同窗邵大苏的鼓动,先后从沈肇州学琵琶和三弦,从王燕卿学琴。徐立孙回忆学琵琶的情形时说:“初授《音乐初津》,凡二月而技大进。先生乃出所藏《瀛洲古调》,尽心指导。予志益专。每抱器玩索,辄觉神与之合。当斯时也,万虑俱寂,身心极愉,殆先生所谓指与心应也。”
在徐立孙如(图三:孙立孙弹琴图)后来写给琵琶家杨大钧的信里,对老师的琵琶技巧作了更详尽地描述:“先师沈绍周先生奏琵琶时先抱器静坐片刻,以平自己之气,兼使听者止喧。坐时姿势平正,凳不宜高,以腿平为度。将琵琶平置两膝上,可以久弹不倦。并闭目养神,则心平气和,自然指与心应。定音高低宜视乐器质量而定,以发挥乐器最优音量为准。和弦法以散和为主,泛和为辅,一按一散和法仅作参考耳。子弦宜略粗,则发音更坚劲有力。按品时常向下掣弦用力,以增强韵味。花音不宜太多,多则易于走腔脱拍。适当利用滑音,亦不宜过于频繁,而影响韵味。轮指不宜太多,而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重点突出,以增强声势。另一种多用于弱起时,反可起轻灵疏松之妙用。轮法诸指转动时距离宜小,以节省往返之时间,乃能如珠走盘。夹弹较轮指难,单音更难,必须坚实与轻灵兼备。弹琵琶有四要,即繁简得当,轻重得当,疏密得当,缓急得当。要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而一气呵成。更宜跌宕起伏,总以从容不迫,使闻者心情舒畅为主。高音易于动听,而低音温厚另有妙处,更耐人寻味。此吾师弹《瀛洲古调》之薪传也。《瀛洲古调》在琵琶流派中以朴素醇厚擅长,而吾师更得其神妙。常闭目静坐,挑拨自如,闻者以为有琴音也。”
图三:孙立孙弹琴图
沈肇州最擅《十面埋伏》,别有绝技。王燕卿一次曾和王露说起他弹《十面埋伏》的怪事:“弹时将门合闭,拒绝众入。曲中有杀敌呐喊一段,其声真如喊叫,非丝音所能传者。因其不许众入,故皆疑其口内吹哨以助人声。”王露觉得“此说殊近乎理”。 除了徐立孙,沈肇州还有两位重要的琵琶弟子:程午嘉、刘天华。程午嘉于1917年考取南京的江苏省立第一工业学校,课余向王燕卿和沈肇洲分别学习琴和琵琶。刘天华是1918年夏来南京学习《瀛洲古调》的,用一个暑假全部学完。两人在琵琶上的造诣与影响都要大于徐立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