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滑雪
历史
它起源于20世纪196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有一位美国父亲把两块的滑雪板绑在一起,偶然中就发明了由双脚踩在同一块滑雪板的“新式滑雪板”。 这种滑雪方式虽然最初被视为“另类运动”,但仅短短一年就流行于全国,并且传播至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地中,这种“另类运动”被改装成不同的运动。1980年代,单板滑雪风靡起来,出现各地区性、国际性的比赛,如美国就于1982年举办了第一次的全国赛,1年之后,世界锦标赛赛更出现。
而国际单板滑雪总会也在1990年成立,在1994年被国际滑雪总会承认单板滑雪为正式的冬季运动之一,并在长野冬季奥运中被列入正式的比赛项目。直到都灵冬季奥运,单板滑雪共设6个小项,包括:男子个人半管赛(Halfpipe)、女子个人半管、男子个人平行大曲道赛 (Parallel Giant Slalom)、女子个人平行大曲道、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当中,后两者是都灵冬季奥运中新增的小项。
冬季奥运中的单板滑雪
半管赛
单板滑雪中的半管赛小项分为男、女子个人小项,比赛场地是于雪地中挖出一段凹陷的壕沟作为滑道,深度3至4米、长度是110米,两侧呈85度倾斜。运动员要利用下滑时的速度,在凹陷的壕沟做出一些指定的动作,如:跳跃、翻滚等,5位的裁判会按照运动员动作的“纯熟度”和“难度”做出评分。当中,5位裁判有两位负责给予“整体印象分”,其他3位裁判会于“创意艺术分”、“基本技巧分”以及“翻滚技巧分”评分,各裁判可从0.1分到10分评定运动员的分数。
当中,运动员都要出席第一场的比赛,成绩最为出色的6位运动员可直接晋身决赛,而在第6名之后的运动员要参与第二场的比赛,赛事中6位最先的运动员晋级决赛赛,其余的则被淘汰出局。
在决赛时,出线的12位运动员要参与两次的滑行,在两次滑行中得分最高的运动员则为优胜者。若出现相同分数的情况,裁判会从运动员的“整体印象分”决定,“整体印象分”得分较高者,排名较高。如“整体印象分”也是不谋而合,就会由5位裁判的“最高分次数”而定,最多者为胜。如果“最高分次数”都依照无异,就要再比赛一次,以定最终的排名。
平行大曲道
平行大曲道是单板滑雪的另一个小项,平行大曲道小项采取一对一的比赛,以提高比赛的刺激性。比赛所用的赛道与高山滑雪相同。运动员要进行多场的比赛,首场是为资格赛,以一对一的比赛型式进行。在资格赛中,每个运动员只要滑行一次,运动员需要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终点。所用时间最短的16位运动员出线对抗赛,继续以一对一的比赛型式进行。于资格赛第一名的运动员会对第16名的运动员、第3名的运动员会对第14名的运动员,依此类推。得胜者出线另一场的对抗赛,较迟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会被淘汰出局,经多次的对抗赛后,最后余下两位运动员,争夺金牌。
在一次的对抗赛中,运动员要比赛两次,若两次皆胜则出线,各胜一之的话,会以两次滑行的总时间合计,时间最少者出线。如果运动员在一次的比赛未能完成比赛被取消成绩,时间是以对手的所得时间中加上5%。如在第二次的比赛中未能完成赛事或被取消资格,第二次比赛中成功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为胜利者。当两位运动员都在第二次的比赛中未完成比赛,会以通过旗门较多者为胜。
单板滑雪网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