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交响曲
历史作品写于1874年,是为小提琴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而作,于1875年2月巴黎首演。虽然称为《西班牙交响曲》,今天的音乐家更乐于称其为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贯穿了西班牙式的主题,而且发表于西班牙风格流行之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正是在这部交响曲后一个月首映)。西班牙交响曲是拉罗的两首最经常被演出的作品之一,另一首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他的另两首作品,《小提琴F调协奏曲》和《G小调交响曲》,写于13年后,却很少被演出或录制。对柴可夫斯基的影响《西班牙交响曲》对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有一些影响。1878年3月,柴可夫斯基正在梅克夫人位于瑞士克拉朗的庄园调养,试图从他糟糕婚姻的破灭和随后的自杀企图中振作起来。他最喜欢的学生(也可能是他的情人),小提琴家伊欧西夫·寇特克(英语:IosifKotek)紧接着从柏林过来,带来了大量的小提琴方面的新作品,其中包括《西班牙交响曲
历史
作品写于1874年,是为小提琴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而作,于1875年2月巴黎首演。虽然称为《西班牙交响曲》,今天的音乐家更乐于称其为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贯穿了西班牙式的主题,而且发表于西班牙风格流行之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正是在这部交响曲后一个月首映)。
西班牙交响曲是拉罗的两首最经常被演出的作品之一,另一首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他的另两首作品,《小提琴F调协奏曲》和《G小调交响曲》,写于13年后,却很少被演出或录制。
对柴可夫斯基的影响
《西班牙交响曲》对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有一些影响。1878年3月,柴可夫斯基正在梅克夫人位于瑞士克拉朗的庄园调养,试图从他糟糕婚姻的和随后的自杀企图中振作起来。他最喜欢的学生(也可能是他的情人),小提琴家伊欧西夫·寇特克(英语:Iosif Kotek)紧接着从柏林过来,带来了大量的小提琴方面的新作品,其中包括《西班牙交响曲》。他与柴可夫斯基共同演奏,得到了很大的精神满足。这使柴可夫斯基产生了立即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冲动,他把手边的钢琴奏鸣曲放在一边,3月17日开始动手小提琴协奏曲。在寇塔克的帮助下,4月11日完成了D大调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交响曲
发展历史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曲这个说法,当时的交响曲泛指包括了声乐和器乐的一切多声部音乐。16至17世纪,交响曲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排除在了交响曲的概念以外,“交响曲”从此成为纯粹的器乐曲。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并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曲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亚历山大·史卡拉第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响曲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就形成了4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把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到了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曲进入黄金时期。贝多芬把交响曲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更高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曲概念从这个时期形成...
· 城市交响曲
团体组成2007年的秋天,SandraNurmsalu参加了国内两年举办一次的歌唱竞赛节目,称为“2taktiette”,由爱沙尼亚电视台(EestiTelevisioon,缩写ETV,现已与EestiRaadio合并成ERR)负责筹划并进行拨出。在一周的比赛期间,参赛者们被给予了一项任务,必须自己组成一支乐团并且要成功地完成一场表演。Sandra想到自己曾经在GeorgOts音乐学校里演出过《NothingElseMatters》,这是英国歌手LucieSilvas翻唱自一首由美国知名乐团金属制品(Metallica)创作的歌曲。利用提琴等声学乐器演奏来翻唱出风格迥异的歌曲,这样的点子在Sandra的脑海里浮现。Sandra回到学校里,找到在那里认识的中提琴手MannHelstein,大提琴手JohannaMängel,还有一个女低音提琴手和一个男键盘手来组成乐团。这次她们选择了英国乐团...
· 第2号交响曲
源起此曲以原题为葬礼(Totenfeier)的进行曲作开端,而该部分亦是马勒本人在1888年间完成,源自史诗式交响诗(由亚当·密茨凯维奇所作)之乐章。1893年,马勒在葬礼后,加上其他三个乐章,成为这首交响曲的前四个乐章。原本他欲加添更多的内容,然而却毫无灵感。直至1894年,名指挥汉斯·冯·彪罗与世长辞,马勒去参加他的葬礼。在葬礼期间,他听到教堂响起的克罗普斯托克的赞美诗“复活”(DieAuferstehung),为他创作复活交响曲增添灵感,并为后来之章节附设从克罗普斯托克改编之合唱部分。马勒为他告诉一部分友人的乐章设计了叙述的模式。在这模式当中,首段乐章代表一个葬礼而且提出疑问,如“有无死亡后的生活?”;第二乐章是已故者的生活快乐的时代回想;第三乐章代表完全损失信心,和信任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以一首歌为本之第四乐章,表现一个信心的再生—强调“我来自于上帝,而且将回到上帝”;至于第五乐章,...
· 第3号交响曲
参考资料Howard,Luke."Motherhood,Billboard,andtheHolocaust:PerceptionsandReceptionsofGórecki"sSymphonyNo.3".TheMusicalQuarterly,82,1998.131–159Jacobson,Bernard."APolishRenaissance".London:Phaidon,1995.ISBN0-7148-3251-0.Layton,Robert,editor.AGuideToTheSymphon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ISBN0-1928-8005-5.Steinberg,Michael."TheSymphony:AListener"sGuide&quo...
· 第101号交响曲
编制全曲采两管制;为木管与铜管乐器,在各声部皆配以两支,弦乐器不适用两管制。曲式全曲分四个乐章:I.慢板-急板(Adagio-Presto)舒缓而宁静序曲后,是具有强烈民族气息的快板,海顿欢乐、开朗的风格贯穿第一乐章。II.行板(Andante)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营造出“滴答、滴答”的节奏,仿佛栩栩如生的钟摆声;小提琴则在这如同机械而且缓慢的节奏下,演奏出一段十分优美、典雅的旋律。III.小步舞曲:小快板(Menuetto:Allegretto)小步舞曲,使用海顿喜爱的八度跳跃技巧贯穿乐章。IV.终章:有活力的(Finale:Vivace)回旋奏鸣曲式,表现充满着华美、力度、刚毅、宽广的风范,又兼民间歌曲的淳朴精华,并在激昂的气息中辉煌结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