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
历史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大特色是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这是由于天津博物馆是由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两家博物馆合并而成的。其背后是长达九十年的历史足迹。与20世纪天津的文博、社教、美术、博览四个系统的多家博物馆、博物院有深厚的渊源。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天津市市立艺术馆和华北人民博览馆。1916年4月,天津博物院筹备处成立。19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院正式建成。1928年,更名“河北第一博物院”(当时天津市尚属河北省管辖)。1934年12月,更名河北博物院并沿用至1940年6月。日本占领时期,更名为“天津特别市市立博物馆”。抗日战争结束后,更名为“河北省立天津博物馆”。1949年初更名“天津市立博物馆”。1950年11月,该馆改属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遂更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直至1952年10月。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存在于1915年至1925年。1925年1月在此处基础上成立天津广智馆。1937年7月30日闭馆。1945年8月15日恢复。1950年11月改属于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遂更名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馆”,直至1952年10月。天津市市立美术馆,建于1930年10月1日。1945年更名为“天津市市立艺术馆”。1950年11月起归属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并未更名。天津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始建于1951年7月10日。1954年5月16日,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北人民博览馆,直至1955年3月结束。1952年6月,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与市立第二博物馆开始筹划合并事宜。1952年10月20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1952年底和1955年3月,天津市市立艺术馆和华北人民博览馆分别并入。至此,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的建制基本定型。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12月10日,是天津市文化局抽调出历史博物馆的艺术部,并在其基础上组建的。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将部分历史文物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调拨给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保存。
1968年8月,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以及“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曾合并组建天津市博物馆。1973年10月,又恢复至合并前的建制。1984年2月,天津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所属的考古队并入原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成为考古部。2003年,原天津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并入新成立的天津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2004年12月20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并而成的天津博物馆,在河西区友谊路31号的新馆址正式对社会开放。2008年,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区域内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并于2012年落成并对外开放。
建筑
天津博物馆新馆总投资8.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6400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4000平方米,库房面积11000平方米。该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特设2800平米的临时交流展厅,除了基本陈列和馆藏文物专题陈列外,可以不定期举办大型临时性特展,建筑还设有可容纳近400人的国际报告厅。天津博物馆是目前天津市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陈列
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陈列》,2012年,天津博物馆在开馆之际特别策划展出书法、绘画、瓷器、玉器、吉祥文化、文房清供、民间艺术等八个文物艺术品专题陈列。
开放
天津博物馆目前免费开放,观众在开放时间内可凭有效证件到领票处领取参观门票,团体观众需预约参观。天津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的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半,下午四点停止领票,周一闭馆。
其他服务
语音导览服务
天津博物馆设有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能分别用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语种介绍天津博物馆的文物及历史。
解说服务
天津博物馆设有讲解员,可按照观众需求,提供关于展厅文物的全面讲解。
无障碍参观服务
天津博物馆为残疾人提供了免费使用的轮椅和残疾人电梯等无障碍参观服务。
相关条目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