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特征
秃鹫的体温图
新/旧大陆秃鹫体长约1.2米,体羽主要黑褐色,飞羽和尾部黑色更深,领部羽毛淡褐接近白色。
秃鹫头部绒羽,最显著的特征是颈后羽毛稀少或者没有羽毛。因为它们吃腐尸时,尸体的血会黏着秃鹫头颈上的羽毛,而这些位置是不能够被清洁的。无羽毛的头部便于让太阳光消毒被尸肉污染的皮肤。因为食腐的习性,喙与爪并不如掠食猛禽那样锐利。
分类
秃鹫可被分为旧大陆秃鹫和新大陆秃鹫两大类,两者为趋同演化。
旧大陆秃鹫
旧大陆秃鹫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与欧洲,为鹰形目鹰科中的秃鹫亚科与Gypaetinae亚科 亚科。
新大陆秃鹫
新大陆秃鹫主要分布于美洲,为美洲鹫目美洲鹫科。它们与鹰科的关系不接近,反而接近鹳形目(即鹳类)。它们当中有数种的嗅觉异常灵敏,有别其他猛禽。
食物
新旧大陆秃鹫,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物,很少袭击健康的动物;偶尔也会捕食生病或受伤的动物。
秃鹫的胃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令它们进食被细菌感染的尸体也不易生病。通常,一只成年的秃鹫能在一分钟内吞下至少两磅的肉。而一个数量可观的秃鹫种群能在30分钟内将一头成年斑马彻底捕食干净
数量减少
亚洲
1990年代起,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秃鹫种群减少了九成半以上,在南亚地区亦有两至三种秃鹫被IUCN红色名录提升至极危级别。这可能系与双氯芬酸有关,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有消炎止痛功效。此药本用作医牲畜用,但当牲畜死去,尸体内就留大量的药份。由于农夫大多会将尸体乱弃置于荒野。秃鹫吃尸体时会直接吸收双氯芬酸,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
秃鹫数量减少也为印度带来卫生问题。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群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绝大多数的印度人并不食用牛肉。由于印度秃鹫数量的减少,死去的牛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堆积起来。于是老鼠及野狗开始代替秃鹫处理尸体,从而导致印度的狗的数量在过去十一年间由七百万增长至二千九百万。老鼠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并带来传染病。这直接导致了在印度,被狗咬伤的案例增加了38500000人次,有近5万的人口死于狂犬病。
美洛昔康(Meloxicam)是另一种NSAID后期被证实对秃鹫无害的物质。虽然自2006年以来,印度政府已弃用双氯芬酸,但这种药仍然于市面上出售,对秃鹫的威胁仍然未消除。在过去的十年间,印度最常见的三种秃鹫——白背兀鹫、长喙兀鹫以及细嘴兀鹫的数量减少了近96%。
非洲
在非洲,因为呋喃丹(Furadan)——一种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土壤杀虫剂——的广泛使用,间接导致了至少六成的秃鹫死亡。同时,由于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大多数秃鹫直到五至七岁才达到性成熟。成年的秃鹫一年只哺育一只幼鸟,而至少九成的幼鸟会熬不过第一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块大陆上秃鹫的数量减少了七至九成。
保护措施
2006年,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明令禁止使用含有导致秃鹫大规模死亡的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的兽药。
2010年,孟加拉国颁布了对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的禁令。
2015年6月12日,为了督促欧盟委员会颁布对含有双氯芬酸钠的兽药的禁令,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CS)在内的多个动物保护组织联合向28个欧盟成员国发出了申请。这一申请至今仍然未得到解决。
在一系列包含饲养繁殖计划(captive-breeding)和秃鹫“食堂”举措的实施下,在印度,秃鹫种群数量下降的速度开始逐步减缓;甚至在一些地区,秃鹫的数目开始回升。但三种受双氯芬酸钠影响最大的秃鹫仍然保持着较低的种群数目。
文化
古代
古埃及字母
便是秃鹫。
在《旧约全书》《利未记》和《申命记》中,秃鹫被认为是一种由以色列孩童驯养的,象征不洁的生物
近现代
在南非,烘干并烟熏后的秃鹫头是传统药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常被当地人认为能帮助预测未来。同时,被处理过的秃鹫的身体也被当地人认为能帮助治疗一些疾病或是增强食用者的力量、耐力与速度。
在西方国家,秃鹫的形象通常偏为负面,在商界,常将利用大笔资金炒作市场获利后迅速卷款撤出者称为秃鹫基金(en:Distressed securities fu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