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超大陆旋回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2
转发:0
评论:0
对海平面的影响现已知道,在第一级周期的层面上,当大陆聚合时,海平面较低,而当大陆分离时,海平面较高。因此,在泛大陆形成(二叠纪)和大冈瓦纳形成(晚新元古代)的时候,海平面较低,而当它们分裂时(前者在白垩纪,后者在奥陶纪),海平面就快速上升。一级海平面是由洋底的年龄控制的。洋壳所处的深度(d{\displaystyled})与它的年龄(t{\displaystylet})呈简单的函数关系:就像浴缸中的水位会随入浴者的身材大小不同而不同一样,海平面是由洋底的深度控制的(在此忽略了由冰川冰和温室效应引发的复杂因素)。洋底深度和海平面也因而有如下的关系:又有V(海水)=A·d,其中V(海水)是充填在洋盆中的水体体积,等于,其中A{\displaystyleA}是洋盆的面积,d{\displaystyled}是洋盆的平均深度。d{\displaystyled}由洋底的平均年龄决定。A{\displa...

对海平面的影响

现已知道,在第一级周期的层面上,当大陆聚合时,海平面较低,而当大陆分离时,海平面较高。因此,在泛大陆形成(二叠纪)和大冈瓦纳形成(晚新元古代)的时候,海平面较低,而当它们分裂时(前者在白垩纪,后者在奥陶纪),海平面就快速上升。

一级海平面是由洋底的年龄控制的。洋壳所处的深度(d{\displaystyle d})与它的年龄(t{\displaystyle t})呈简单的函数关系:

就像浴缸中的水位会随入浴者的身材大小不同而不同一样,海平面是由洋底的深度控制的(在此忽略了由冰川冰和温室效应引发的复杂因素)。洋底深度和海平面也因而有如下的关系:

又有V(海水)=A·d,其中V(海水) 是充填在洋盆中的水体体积,等于,其中A{\displaystyle A}是洋盆的面积,d{\displaystyle d}是洋盆的平均深度。d{\displaystyle d}由洋底的平均年龄决定。

A{\displaystyle A}在大陆分裂或大陆碰撞时会发生改变,前一情况下大陆被拉伸,使A{\displaystyle A}减少并使海平面上升,后一情况下大陆被压缩,使A{\displaystyle A}增加,海平面下降)。海平面上升之后,海水会淹没大陆,而海平面下降则使大陆架暴露出水。

因为大陆架的坡度很缓,海平面很小的上升就可以导致大陆有相当大比例的部分被淹没。

如果全球大洋平均来说比较年轻,那么洋底会相对较浅,因此海平面会较高。如果全球大洋平均较老,那么洋底会相对较深,因此海平面会较低,而使大陆的更多部分露出海面。

因此,在超大陆旋回和洋底的平均年龄之间,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联系:

超大陆 = 大面积的古老洋底 = 低海平面

分离的大陆 = 大面积的年轻洋底 = 高海平面

超大陆旋回的气候效应则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

超大陆 = 大陆性气候为主 = 大陆冰期较易出现 = 更低的海平面

分离的大陆 = 海洋性气候为主 = 大陆冰期不易出现 = 海平面不会因此机制而降低

与全球构造的关系

随着超大陆旋回的进行,构造期也发生更替。

在超大陆的解体期间,张裂环境的面积最大。之后,一部分张裂环境转为被动边缘环境,与此同时,洋底继续扩张,大洋增生。接着,碰撞环境开始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最先的碰撞发生于大陆和岛弧之间,但最终会导致大陆-大陆碰撞。在古生代超大陆旋回中已经观察到了这一过程,在中生代-新生代超大陆旋回中,这一过程还在进行,正在人们的观察之中。

与气候的关系

全球气候有两种类型:冰室(Icehouse)和温室(Greenhouse)。

冰室以频繁的大陆冰期和严酷的沙漠环境为特征。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向温室演化的冰室阶段。温室则以温暖的气候为标志。这二者都可以对超大陆旋回有所反映。

冰室气候

温室气候

冰室气候的时期:新元古代的大部,晚古生代,晚新生代

温室气候的时期:早古生代,中生代-早新生代

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进化的根本机制是多样性种群中的自然选择。生物多样性是隔离的结果。当大陆会聚时(一个大洋,一个大陆),隔离的程度较轻,生物的多样化程度也较轻。从晚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当后生动物的爆炸式进化发生时,大冈瓦纳的解体造成了海洋环境的隔离。大陆和海洋的南北向排列导致了比东西向排列多得多的隔离和多样性。由此形成了被水面或陆地隔开的、与不同的气候带相融合的生物区,区与区之间还有南北向的生物联系通道。假若同样的大陆和洋盆在形成的时候是东西向排列的,那么就会导致少得多的隔离、生物多样化和较慢的进化。在新生代,由于洋盆和大陆的南北向排列,同样出现了最大程度的隔离。

以科的数目衡量的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周期,和超大陆旋回有很好的吻合。

参考文献

Gurnis, M., 1988, Large-scale mantle convection and the aggregation and dispersal of supercontinents: Nature 332:695-699

Murphy, J. B., and R. D. Nance. 1992. Supercontinents and the origin of mountain belts. Scientific American 266(4):84-91

Nance, R. D., T. R. Worsley and J. B. Moody. 1988. The supercontinent cycle, Scientific American, 259(1):72-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超大陆
未来可能形成的超大陆澳洲-欧亚非大陆:6000万年后。澳洲大陆与东亚碰撞,将形成相当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造山运动。澳洲-南极-欧亚非大陆:1亿3000万年后。南极大陆与澳洲-欧亚非大陆的南部碰撞终极盘古大陆:2亿5000万到4亿年后,大西洋将消失阿美西亚大陆:相对于终极盘古的另一派学说,这派认为太平洋将消失现存超大陆欧亚非大陆:500万年前至今美洲大陆:1500万年前至今欧亚大陆:6000万年前至今史前超大陆伊尔干克拉通(英语:YilgarnCraton):44亿-43亿年前瓦巴拉大陆:36亿年前科马提地层:34亿7500万年前乌尔大陆:30亿年前凯诺兰大陆:27亿年前妮娜大陆:18亿年前哥伦比亚大陆:18亿-15亿年前罗迪尼亚大陆:11亿-7亿5000万年前潘诺西亚大陆:6亿-5亿4000万年前冈瓦那大陆:6亿-3000万年前欧美大陆:3亿年前盘古大陆:3亿-1亿8000万年前劳亚大陆:3亿...
· 超大质量黑洞
比较比较特大质量黑洞与其他质量相对较低的黑洞,可见一些有趣的区别:特大质量黑洞平均密度可以很低,甚至比空气密度还要低。这是因为史瓦西半径与其质量成正比,而密度则与体积成反比。由于球体(如非旋转黑洞的事件视界)体积是与半径立方成正比,而质量差不多以直线增长,体积增长率则会更大。故此,密度会随黑洞半径增长而减少。在事件视界附近的潮汐力会明显较弱。倘有一太空人向黑洞中央移动,在他到达黑洞深处之前不会感受到明显潮汐力,此系因事件视界距离位处中央之引力奇点很远所致。形成特大质量黑洞从吸积盘中吸积的概念图。特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有几个方法。最明显的是以缓慢的吸积(由恒星的大小开始)来形成。另一个方法涉及星云萎缩成数十万太阳质量以上的相对论星体。该星体会因其核心产生正负电子对所造成的径向扰动而开始出现不稳定状态,并会直接在没有形成超新星的情况下萎缩成黑洞。第三个方法涉及了正在核坍缩的高密度星团,它那负热容会...
· 陆。。。陆。。。。。。
汉族与陆姓的传说。汉朝王;刘邦自称[汉中王]。
· 陆
· 马超大军杀到眼前,曹操如何度过危机?
历史不是传说,也不是戏说,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比故事更精彩……一起来讨论“马超大军杀到眼前,曹操如何度过危机?”的相关话题,感受下您所了解的历史是否和我的一样呢??马超带来的这支人马,是关中联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其总兵力大约一万人。说这支人马战斗力很强,是因为他们擅长使长矛,不仅把长矛作为手持武器使用,必要时还可以把长矛像标枪一样抛出,杀伤力巨大。这种战法有点像古罗马军队的战法。古代罗马军团擅长的是长标和鱼鳞阵,使用加重加大的盾牌做护卫。马超部队的前身是凉州军,他们活跃于西域地区,据考证,大约在公元前53年,即我国西汉时期,欧洲的帕提亚草原发生了一场混战,古罗马将军克拉苏远征波斯,结果战死沙场。他部下的第二军以及第三军残部败回罗马,而第一军被波斯军队切断,只能在克拉苏儿子浦克琉率领下向东方撤退。这支罗马军队最后辗转流落到汉朝的西域地区,成为匈奴人的雇佣军,总兵力约有6000人。再后来,匈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