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8
转发:0
评论:0
生平麦金泰尔曾在玛丽皇后学院接受教育,后来在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1951年他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也由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69年来到美国之前,他曾先后在英国的利兹大学、埃塞克斯大学、牛津大学教书。在美国,他也四处漂泊,在许多大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以下是他曾担任的职位:布兰迪斯大学历史思想教授(1969年或1970年)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72年)威尔斯利学院亨利·卢斯教授(HenryLuceProfessor)(1980年)范德堡大学琼斯教授(W.AltonJonesProfessor)(1982年)圣母大学哲学教授(1985年)范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985年)耶鲁大学惠特尼人文中心(WhitneyHumanitiesCenter)访问学者(1988年)圣母大学麦克马洪—汉克哲学教授(McMahon-HankProfessor)(1989年)杜克大...

生平

麦金泰尔曾在玛丽皇后学院接受教育,后来在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1951年他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也由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69年来到美国之前,他曾先后在英国的利兹大学、埃塞克斯大学、牛津大学教书。在美国,他也四处漂泊,在许多大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以下是他曾担任的职位:

布兰迪斯大学历史思想教授(1969年或1970年)

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72年)

威尔斯利学院亨利·卢斯教授(Henry Luce Professor)(1980年)

范德堡大学琼斯教授(W. Alton Jones Professor)(1982年)

圣母大学哲学教授(1985年)

范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985年)

耶鲁大学惠特尼人文中心(Whitney Humanities Center)访问学者(1988年)

圣母大学麦克马洪—汉克哲学教授(McMahon-Hank Professor)(1989年)

杜克大学哲学教授(1995年-1997年)

他同时还是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哲学学会的前主席。

从2000年到现在,他一直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哲学系的奥布赖恩高级教授(Rev. John A. O"Brien Senior Research Professor)以及伦理学和文化中心的终身高级研究学者。同时他也是杜克大学名誉教授。2005年4月他被选为美国哲学会成员。

麦金泰尔一生共结过三次婚。1953年到1963年他与安·皮尔瑞(Ann Peri)结婚并育有两个女儿。1963年到1977年他与苏珊·威兰斯(Susan Willans)结婚、育有一子一女。从1977年,他与同为圣母大学哲学教员的林恩·乔伊(Lynn Joy)成婚。

思想

《德性之后》

《德性之后》(After Virtue)一译《追求美德》,1981年出版,共18章。

麦金泰尔在书中首先分析了当代的道德危机及其根源,指出当代世界正处在无法解决争执和无法摆脱困境的道德危机中。道德论争不可公度,不能达到一致的目标。产生这种状况的现实原因在于情感主义,历史原因在于启蒙运动以来的道德传统抛弃了亚里斯多德主义。因此必须在亚里斯多德主义的基础上创建现代的德性理论。麦金泰尔追溯了以亚里斯多德为中心的传统德性理论的轨迹,在传统的、多种多样的德性观中整理并提出了新的统一的德性概念。

他对德性的论述有三个阶段:第一,把德性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的必需的品质。与一般的概念不同,这里的实践包含人类协作活动方式的卓越标准和这种活动方式的内在利益两方面的规定性。第二,把德性看作是有益于一个人的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只有生活整体的善才是德性的表征。第三,把德性与对人而言的善的追求相联系,认为这个善的概念只有在一种继续存在的社会传统的范围内才可得到阐释和才能拥有。

德性与传统相互建构,相互维持和强化。但是,德性传统与现代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不一致,尤其是同它的个人主义占有欲以及把市场价值提升到社会的中心位置的属性不一致。德性传统还是对现代政治制度的拒斥,因为现代政治观本身在它的制度形式中系统地摒弃了维护德性的传统。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德性只能在现代生活的边缘才可发现,而新的德性概念已沦为实现功利这一外在利益的工具了。现代社会处在一个德性之后、亦即缺失德性的时代,缺失美德就必须追寻美德,这正是书名的双关意味所在。

最后,麦金泰尔指出,文明、知识分子和道德生活能够度过已经降临的新的黑暗时代而维持下来,我们不会完全失去希望的基础。

该书奠定了美德理论的基础,出版后对学术界影响很大。

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arxism: An Interpretation)(1953年)

哲学神学新随笔(New Essays in Philosophical Theology)(1955年)

论无意识(The Unconscious: A Conceptual Analysis)(1958年)

基督教信仰的困境(Difficulties in Christian Belief)(1959年)

休谟的伦理学(Hume"s Ethical Writings)(1965年)

伦理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ethics :a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from the Homeric ag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1966年)

世俗化与道德变迁(Secularization and Moral Change)(1967年)

无神论的宗教意义(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Atheism)(1969年)

赫伯特·马尔库塞:展示与争论(Herbert Marcuse: An Exposition and a Polemic)(1970年)

对时代自我形象的批判(Against the Self-Images of the Age: Essays on Ideology and Philosophy)(1971年)

德性之后(After Virtue)(1981年)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1988年)

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索观点(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1990年)

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Marxism and Christianity)(1995年)

麦金泰尔读本(The MacIntyre Reader)(1998年)

依赖的理性动物:人类为何需要道德"(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 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1999年)

埃迪特‧施泰因:哲学的序言,1913年到1922年(Edith Stein: A Philosophical Prologue, 1913-1922)(2005年)

哲学的目的:选集第一卷(The Task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Essays, Volume 1)(2006年)

伦理学和政治学(Ethics and Politics: Selected Essays, Volume 2)(2006年)

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文集,1953年到1974年(Alasdair MacIntyre"s Early Marxist Writings: Essays and Articles 1953-1974)(2008年)

上帝、哲学、大学:天主教哲学传统简史(God, philosophy, universities: A Selective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Philosophical Tradition)(2009年)

生活的伦理学(Living Ethics)(2009年)

参见

伦理学

社群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
生平大阿尔伯特于1193年到1206年之间出生于多瑙河畔的劳因根(位于今德国巴伐利亚)。他本来姓deGroot,翻译成拉丁语这个姓就成为Magnus(意为“大的”),因此他名字里“大阿尔伯特”的“大”实际上是他的姓,而不是对他的尊称。大阿尔伯特在意大利帕多瓦上学,在这里他也接触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据说他受圣母玛利亚感受加入教会。1223年(或1221年他加入多明我会,并在博洛尼亚和其它地方学神学。此后他被派往科隆的修道院作教师。他在科隆、雷根斯堡、弗莱堡、斯特拉斯堡和希尔德斯海姆教书数年。1245年他赴巴黎并在那里获博士学位。他在那里教书,名声很好。1254年他被任命为多明我会的教省长官(provincial),他对这个职务非常尽责,而且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在这段时间里他发表文章维护多明我会,反对巴黎大学世俗系对多明我会的批评,他还发表关于施洗约翰的文章,以及更正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洛伊著作...
· 吉列尔莫·埃尔南戈麦斯
参考资料
· 厄雷尔奥·戈麦斯
生平俱乐部戈麦斯在高士路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在2001年至2004年间他共上场59场比赛。2004年7月,他加盟埃因霍温。2004年8月11日,他在埃因霍温对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首次替球队上场。起初,有评论家说,巴西人"应该是在场上,而不是在守门员"。换句话说,如果质疑戈麦斯把关是不够可靠。这些疑虑很快被抹杀掉。他的首场联赛对罗辛度,尽管他失了两球,但埃因霍温仍赢罗辛度5-2,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可靠的守门员。他是球队取得四连冠的一分子,在荷兰足球甲级联战平欧洲赛事皆有不错的成就。在他的第一个赛季,埃因霍温闯进了欧洲冠军联赛四强,在前14年间,埃因霍温皆未能进入第二轮。在以后的赛季,埃因霍温皆进入小组赛阶段。在荷甲,戈麦斯被称为拥有出色的反应,不止一次挽救了埃因霍温。他还抛出皮球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戈麦斯能够把球一路深入到对手的范围。在开始前和比赛下半场,戈麦斯皆跳起来,以他的肩膀,触及了埃因霍温...
· 麦克斯威尔·柏金斯
外部链接ThomasWolfeMemorial-MaxwellPerkinsFamilytreeofWilliamMaxwellPerkins
· 卡麦尔
事迹已被用来象征上帝的力量、你唯一的神,谁无情地攻击那些谁敌对上帝的假设正义。被说成是两个天使与雅各摔跤,也是鼓励天使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痛苦预期。还有一直以来,从咄咄逼人的性格,它是处理作为一个魔鬼地狱的一个豹蹲岩石和隐匿学说堕天使的形状,它也被称为“红色的豹”之名。一些文献中,卡麦尔有时会与萨麦尔(希伯来文:סמאל,转写:Samael,开头S与卡麦尔的C易写)混淆,萨麦尔是已堕落的天使长,他的名字的意思是“神的恶意”、“神的毒物”,其又名“红色的蛇”的意思。形象特征卡麦尔在神秘学中是代表邪恶的火星的支配者,公认为是中世纪魔术师的守护天使,传说当魔术师在施法的时候卡麦尔都会盘旋在其上空保护施法者。由于火星在许多神话中都被视为战争之星,因此卡麦尔也成了天界中除了加百列之后无敌的战神,穿戴着护胸,全身和羽翼都是绿色,头戴白银盔。他以Kemuel的名号统领14万4千名破坏天使、惩罚天使、复仇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