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周时期乐钟形制的演变
1.1西周早期乐钟形制演变及特点
西周早期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乐钟有两种,即编铙和甬钟。
1.1.1编铙
1993年6月,在洛阳林校发掘的一座西周初年的车马坑内出土了西周早期的乐器—编铙。1997年,在河南鹿邑太清宫遗址发掘的“长子口”墓中,出土了属于西周成王时期的编铙,共6件,形制为合瓦形腔体,平舞,曲于,管状甬,侈铣。陕西宝鸡竹园沟出土的铙,年代为成康之际。以上三例编铙均与殷商时期的编铙在形制、纹饰上相同,推断应该为殷商时期的遗留之物。
以上编铙在形制及纹饰上都与殷商时期的编铙保持一致,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铙体为合瓦形,甬中空呈管状,舞平顶,内凹呈弧形,铣径大于舞径,钲鼓呈方形凸起;钲部饰凸起的饕餮纹,内壁均刻有铭文。
钟
1.1.2甬钟
甬钟是出现于西周初期的重要青铜乐器,随后甬钟发展成为集中体现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的音乐文物。
目前出土最早的甬钟为陕西宝鸡竹园弓鱼伯格墓出土的3件甬钟,形制为合瓦形,钟体瘦长,正鼓、篆间饰细线云雷纹,甬中空与体相通,内壁光滑平整,旋饰乳钉,舞素面,侧鼓部无鸾鸟纹。陕西宝鸡茹家庄弓鱼伯倁墓时代为昭穆之际,其土的甬钟的形制、纹饰都与弓鱼伯格甬钟相同,同样为3件组合形式。后有出土于长安普渡村长甶墓穆王时期的3件甬钟,形制、纹饰也均与上两例相同,同样侧鼓无鸾鸟纹。这表明西周早期还未发现双音现象,侧鼓音未被利用。
1.2西周中期乐钟形制演变及特点
西周中期时间上指公元前922年—公元前878年,即共王至孝夷时期,时间较短,因此学术界多将西周早中期乐钟归类研究。相比早期来说,中期的甬钟在形制上没有较大的变化,仍为合瓦形,但在纹饰上发生了一些改变,斡、旋、铣间仍以云纹为主,出现了兽面纹、蝉纹、夔纹等新的纹饰。
钟
曲村晋侯M9编钟是由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山西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发掘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时出土的,时代为西周早中期穆王前后。4件甬钟为一组,形制相同,相次排列,无唇,无音槽、音梁,封横。36枚圆柱,长1.2厘米,圆柱间饰有小乳钉。鼓部为兽面纹,其余部分花纹锈蚀不清。在当时,这是最大组合的编钟。
1.3西周晚期乐钟形制演变及特点
西周晚期时间上为厉、宣、幽时期,公元前877年—公元前771年。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西周甬钟继续发展,并保持高度的繁荣。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提高,西周晚期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乐器,如纽钟等。同时,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的镈也开始进入中原乐悬中。这些新出现的乐钟与甬钟一起构成了大型的编钟组合。
1.3.1甬钟
发现于陕西长安河壖的虢叔旅钟,备受学术界关注。该钟年代为厉王时期,3件一组,皆刻有铭文,有调音痕迹。最大一件侧鼓无鸟纹,较小件皆有,符合除首次二钟外其他甬钟皆有鸟纹的特点。
1.3.2镈
镈作为一种殷商时期就已经使用的乐器,一直沿用至西周,西周晚期进入中原乐悬中。这一时期镈的制作技艺精湛,也非常奢华,工艺复杂,形制与殷商时期相同,为合瓦形,纹饰多为窃曲纹、卷云纹等。考古所见的镈多为传世之品或者是征集而来,能确认年代的很少。189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家村的克镈是一件传世之品。镈体保存较好,仅棱部有微残,通体覆淡绿色薄锈,腔体横截面为椭圆形,于平,镈顶有纽,旁作镂空夔纹构成的扉棱,下连镈侧,正、背两面的中央各有一条镂空夔纹扉棱。舞为窃曲纹,中央有小孔。
钟
1.3.3纽钟
纽钟是甬钟的钟体和铜铃的纽相结合而产生的钟类乐器。纽钟与甬钟的主要区别在于纽钟的舞部设置了环状吊纽甬把,使用时垂直吊挂,形体小于甬钟。纽钟出现较晚,在西周末期与春秋初期之交。属于西周末期的纽钟极少。1978年山西闻喜上郭村M210出土的纽钟,形制大小相次,钟体呈合瓦形,舞上有短小的长方形环纽,无枚,篆和鼓均饰夔龙纹,其他为素面,为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西周纽钟。
1.4春秋早期乐钟形制演变及特点
西周晚期以后,随着周王室衰微,西周初年制定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出现了所谓的“礼崩乐坏”局面,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青铜乐钟的辉煌时期,考古出土了大量的甬钟、镈、纽钟等遗物。
1.4.1甬钟
1978年1月下旬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窖藏发现了8件青铜器,其中甬钟有5件,均保存完好,形制一致,只有大小有差别,纹饰也一样.甬端饰四条小龙,斡带有四组变形雷纹,旋为重环纹,舞部纹饰可分为四个区域,每一区域内有三条变体夔纹相绕,钲部纹饰可分为五个区域,一、三、五区域内各有枚3个,二、四区域内各饰2条双身夔龙,均有铭文,按其铭文的上下关系,可分为两组。
1.4.2镈
1978年1月在陕西宝鸡杨家沟太公庙窖藏出土的秦公镈,年代为春秋早期,共3件,器形完整。镈的形制为椭方形,鼓腹,平口,有唇,唇上有缺口4个,舞顶中央有小圆孔,鼓素面。体上、下各有两道弦纹夹变形蝉纹、窃曲纹和菱形枚组成的围带,舞和镈体均饰龙凤纹,9条飞龙纠结在一起构成纽连扉棱,5条飞龙和1只凤鸟形成中脊,鼓部均饰铭文,非常奢华。
1.4.3纽钟
进入春秋以后,纽钟出土数量急剧增多,编纽钟也在中小贵族中广泛流行。与西周末期相比,这一时期纽钟的制作技艺更加精湛,形制上依然为合瓦形,有环形纽。西周晚期环形纽短小,而到了这一时期演变为长环形纽,并且于口弧曲上收。纹饰较之前增多,钟体表面开始饰有连珠纹、卷龙纹。
1.5春秋中晚期乐钟形制演变及特点
春秋中晚期在继承西周及春秋早期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乐钟文化。这一时期纽钟空前繁荣,考古发现的纽钟数量众多,规格也极其宏大。与早期相比,无较大变化,纹饰沿用之前流行的细密严谨,雕镂工整的蟠螭纹和蟠虺纹。形制也沿用西周后期及春秋早期特点钮部缩小。镈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1.5.1甬钟
1978年秋,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M2中发现的王孙诰钟,年代为春秋晚期,是迄今所发现的组成件数最多的春秋时期的青铜编钟,共26件,分两部分。钟身为合瓦形,钟口较大而舞部较小,舞部正中置角。甬大致为圆柱状,顶较细,较粗。甬的接近钟体的地方附有旋及斡。
1.5.2镈
春秋中期前后,镈在中原地区有了较大发展,主要朝着以下两个方向发展:追求形制巨大;追求更完善的音乐性能。镈在春秋中晚期发展极为繁荣,这一时期的镈与早期相比,形制由原来的合瓦形逐渐向圆形转变,但延续了之前镈带有华丽的纽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镈也已经不再有繁复的脊和扉棱,多饰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和鳞纹等。
1.5.3纽钟
春秋中晚期是纽钟最为盛行的时期,与春秋早期相比,这一时期纽钟的形制并未有较大变化,仍为传统的合瓦形,纹饰以蟠螭纹为主,出现圆点、三角纹等。
1.6战国时期乐钟形制演变及特点
从战国中期后段开始,合瓦形双音乐钟开始衰落,究其原因,学术界认为有以下原因:①文化更新变异;②礼乐性质发生变化;③异域文化的交流与渗入;④秦朝覆灭,音乐特质变化以及汉哀帝罢乐府。
1.6.1甬钟
新绛柳泉M302甬钟,共6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多被压变形。钟体为圆柱形,上细下粗,饰蟠璃纹和简化的“T”形云纹,突旋,斡为卧虎形,枚饰蛇形纹,篆饰“T”形云纹,鼓部中央饰兽面纹。
1.6.2镈
战国时期的编镈也大多为明器,形制、纹饰都与前期基本相同,充分显示出从实用器到明器的一个转变过程。
1.6.3纽钟
与甬钟一样,这一时期也产生了一些纽钟明器,它们根本不是用于实际演奏的乐器,这些明器有的用木头制成,有的用陶土烧成。这充分显示出青铜乐钟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其地位也一步步下滑。山西潞河战国墓葬出土纽钟7件。长环形纽,弧形于,枚作圆圈,内填云纹。铸造粗糙,花纹又浅又细,篆间饰云纹“S”形双头夔龙纹,以贝纹作框,隧部饰夔凤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