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完全数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6
转发:0
评论:0
完全数的发现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是通过2n−−-->1××-->(2n−−-->1){displaystyle2^{n-1}times(2^{n}-1)}

完全数的发现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是通过 2 n − − --> 1 × × --> ( 2 n − − --> 1 ) {\displaystyle 2^{n-1}\times (2^{n}-1)} 的表达式发现前四个完全数的。

一个偶数是完美数,当且仅当它具有如下形式: 2 n − − --> 1 ( 2 n − − --> 1 ) {\displaystyle 2^{n-1}(2^{n}-1)} ,其中 2 n − − --> 1 {\displaystyle 2^{n}-1} 是素数,此事实的充分性由欧几里得欧拉,而必要性则由欧拉所证明。

比如,上面的6和28对应着 n =2和3的情况。我们只要找到了一个形如2 − 1的素数(即梅森素数),也就知道了一个偶完美数。

尽管没有发现奇完全数,但是当代数学家奥斯丁·欧尔证明,若有奇完全数,则其形式必然是 12 p + 1 {\displaystyle 12p+1} 或 36 p + 9 {\displaystyle 36p+9} 的形式,其中p是素数。

首十个完全数是( A000396 ):

6(1位)

28(2位)

496(3位)

8128(4位)

33550336(8位)

8589869056(10位)

137438691328(12位)

2305843008139952128(19位)

2658455991569831744654692615953842176(37位)

191561942608236107294793378084303638130997321548169216(54位)

历史

古代数学家根据当时已知的四个完全数做了很多假设,大部分都是错误的。其中的一个假设是:因为2,3,5,7恰好是头4个素数,第五个完全数应该是第五个素数即当 n =11的时候,可是 2 11 − − --> 1 = 23 × × --> 89 {\displaystyle 2^{11}-1=23\times 89} 并不是素数。因此 n =11不是完全数。另外两个 错误假设 是:

头四个完全数分别是1,2,3,4位数,第五个应该是5位数。

完全数应该是交替以6或者8结尾。

而事实上,第五个完全数 33550336 = 2 12 ( 2 13 − − --> 1 ) {\displaystyle 33550336=2^{12}(2^{13}-1)} ,是8位数。对于第二个假设,第五个完全数确实是以6结尾,但是第六个完全数8 589 869 056仍是以6结尾,应该说完全数只有以6和8结尾才对。

对完全数的研究,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何原本》中就提出了寻求某种类型完全数的问题。

每一个梅森素数给出一个偶完全数;反之,每个偶完全数给出一个梅森素数,这结果称为欧几里得-欧拉定理。到2016年1月为止,共发现了49个完全数,且都是偶数。最大的已知完全数为2 × (2 − 1),共有44,677,235位数。

性质

以下是目前已发现的完全数共有的性质。

偶完全数都是以6或8结尾。

除6以外的偶完全数,把它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变成个位数,那么这个个位数一定是1:(亦即:除6以外的完全数,被9除都余1。)

所有的偶完全数都可以表达为2的一些连续正整数次幂之和,从 2 p − − --> 1 {\displaystyle 2^{p-1}} 到 2 2 p − − --> 2 {\displaystyle 2^{2p-2}} :

每个偶完全数都可以写成连续自然数之和:

除6以外的偶完全数,还可以表示成连续奇立方数之和(被加的项共有 2 p − − --> 1 {\displaystyle {\sqrt {2^{p-1}}}} ):

每个完全数的所有约数(包括本身)的倒数之和,都等于2:(这可以通分母证得。因此每个完全数都是调和数。)

它们的二进制表达式也很有趣:(因为偶完全数形式均如 2 n − − --> 1 ( 2 n − − --> 1 ) {\displaystyle 2^{n-1}(2^{n}-1)} )

奇完全数

用计算机已经证实:在10 以下,没有奇完全数;至今还证明了,如果奇完全数存在,则它至少包含11个不同素数(包含一个不少于7位数的质因子)但不包含3,亦不会是立方数。一般猜测:奇完全数是不存在的。完全数的个数是否为无限?至今都不能回答。

Carl Pomerance提出了一个想法说明奇完全数不太可能存在。

奇完全数的部分条件

N > 10 ,2012年公布的结果。

N 是以下形式:

N 的最大素因子必须大于10 (Takeshi Goto和Yasuo Ohno,2006)。

N 的第二大素因子必须大于10 (Iannucci 1999,2000)。

N 至少要有75个素因子,其中至少9个是不同的。如果3不是素因子之一,则至少要有12个不同的素因子。(Nielsen 2006;Kevin Hare 2005)。

如果对于所有的 i ,都有 e i {\displaystyle e_{i}} ≤ 2,那么:

Touchard定理

这个定理说明若存在奇完全数,其形式必如 12 m + 1 {\displaystyle 12m+1} 或 36 q + 9 {\displaystyle 36q+9} 。最初的证明在1953年由Jacques Touchard首先证明,1951年van der Pol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得出证明。Judy A. Holdener在《美国数学月刊》第109卷第7期刊证了一个初等的证明。

证明会使用这三个结果:(下面的n,k,j,m,q均为正整数)

欧拉证明了奇完全数的形式必如 4 j + 1 {\displaystyle 4j+1} 。[1]

σ σ --> ( n ) {\displaystyle \sigma (n)} 表示 n {\displaystyle n} 的正约数之和。完全数的定义即为 2 n = σ σ --> ( n ) {\displaystyle 2n=\sigma (n)} 。 σ σ --> ( n ) {\displaystyle \sigma (n)} 为积性函数

引理:若 n = 6 k − − --> 1 {\displaystyle n=6k-1} ( k {\displaystyle k} 是正整数),则 n {\displaystyle n} 非完全数。

引理的证明:

使用反证法,设 n {\displaystyle n} 为完全数,且 n ≡ ≡ --> − − --> 1 ( mod 6 ) {\displaystyle n\equiv -1{\pmod {6}}} 。

n ≡ ≡ --> − − --> 1 ( mod 3 ) {\displaystyle n\equiv -1{\pmod {3}}} 。因为3的二次剩余只有0,1,故 n {\displaystyle n} 非平方数,因此其正约数个数为偶数。

n {\displaystyle n} 有正约数 d {\displaystyle d} ,则可得:

因此, ( n / d + d ) ≡ ≡ --> 0 ( mod 3 ) {\displaystyle (n/d+d)\equiv 0{\pmod {3}}} 。故 σ σ --> ( n ) = ∑ ∑ --> d 0 ( mod 3 ) {\displaystyle \sigma (n)=\sum _{d 。

但 2 n ≡ ≡ --> 2 ( − − --> 1 ) ≡ ≡ --> 1 ( mod 3 ) {\displaystyle 2n\equiv 2(-1)\equiv 1{\pmod {3}}} ,矛盾。

故 n {\displaystyle n} 的形式只可能为 6 k + 1 {\displaystyle 6k+1} 或 6 k + 3 {\displaystyle 6k+3} 。

若 n = 6 k + 1 {\displaystyle n=6k+1} ,根据欧拉的结果, n = 4 j + 1 {\displaystyle n=4j+1} ,综合两者,得 n = 12 m + 1 {\displaystyle n=12m+1} 。

若 n = 6 k + 3 {\displaystyle n=6k+3} , n = 4 j + 1 {\displaystyle n=4j+1} ,得 n = 12 m + 9 = 3 ( 4 m + 3 ) {\displaystyle n=12m+9=3(4m+3)} 。若 m {\displaystyle m} 非3的倍数,3和 4 m + 3 {\displaystyle 4m+3} 互素。

因为 σ σ --> ( n ) {\displaystyle \sigma (n)} 为积性函数,可得 σ σ --> ( n ) = σ σ --> ( 3 ) σ σ --> ( 4 m + 3 ) = 4 σ σ --> ( 4 m + 3 ) ≡ ≡ --> 0 ( mod 4 ) {\displaystyle \sigma (n)=\sigma (3)\sigma (4m+3)=4\sigma (4m+3)\equiv 0{\pmod {4}}} 。

但 2 n = 2 ( 4 j + 1 ) ≡ ≡ --> 2 ( mod 4 ) {\displaystyle 2n=2(4j+1)\equiv 2{\pmod {4}}} ,出现了矛盾。故知 m {\displaystyle m} 是3的倍数。代入 m = 3 q {\displaystyle m=3q} ,可得 n = 36 q + 9 {\displaystyle n=36q+9} 。

参考

Odd Perfect Numbers, Gagan Tara Nanda

参见

高合成数

婚约数

亲和数

丰数

亏数

梅森素数

半完全数

佩服数

超完全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半完全数
参见高合成数完全数婚约数亲和数丰数亏数梅森素数佩服数
· 完者
参考文献《中国历史大辞典》《元史·卷24、卷29》
· 完封
外部链接台湾棒球维基馆:完封(繁体中文)
· 甄完墓
甄完墓,明代乡贤墓葬,位于新昌县镜岭镇岩泉村外苍骊山坳。墓依山北向,系双穴石椁墓,石椁长2.20米,每穴宽0.70米,高0.80米。墓面石上镌“方伯甄公之墓”。墓前、两翼有望柱、栏板围护。墓道、坟坛、封土堆保存完整。1993年文物部门对墓地曾作整修。甄完祠,清代建筑,位于镜岭镇岩泉村口。坐北朝南,正厅面阔三间。祠内新置雕像匾额楹联,开辟陈列展馆,展示新昌地域廉政文化。甄完(1392~1465),字克修,号复庵,彩烟岩泉村(今属镜岭镇)人。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好学,为萧山魏骥所器重。明永乐六年(1408)中举,十年中进士。洪熙时(1425)纂修太宗(即明成祖)实录。宣德元年(1426)任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审理朱高煦判案,秉公处理,严正处事,考绩称“最”。后调任广西布政使司参议,革除明宗室靖江王定下的弊例。景泰元年(1450)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后二年...
· 天完
国号宋濂《宋学士文集·銮坡前集·于指挥墓志铭》:“今元政大乱,天下兵动,江东西北为盗区,分宁徐寿辉建伪号曰宋。”重庆明玉珍衣冠墓出土《玄宫之碑》碑文:“淮人立徐主,称皇帝于蕲阳,颁万寿历,建元治平,国号宋。”年号治平(1351年十月—1355年十二月)太平(1356年正月—1358年七月)天启(1358年八月—1359年三月)天定(1359年四月—1360年闰五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