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阏与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1
转发:0
评论:0
背景公元前281年,秦国攻取赵国蔺、离石、祁拔三城后,赵国以公子郚为质子,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蔺、离石、祁拔三城的协议,但其后赵惠文王反悔。秦昭襄王大怒,以赵国不履行协议为由,于公元前270年派将军胡阳率领大军攻打赵国阏与。(此为《战国策》中说法。《史记》中认为阏与为当时韩国的土地,但攻占阏与后,秦国可以威胁当时的赵国国都——邯郸。)赵惠文王先后急召廉颇、乐乘等名将询问对策,他们一致认为道路过于遥远,路狭难救。赵王又问赵奢,赵奢独排众议,表示阏与地势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只要将士勇敢就可获胜。后世称之“狭路相逢将勇者胜”。公元前269年,赵惠文王决定让赵奢率军救援阏与。过程赵奢军在离开邯郸三十里后迅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并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驻屯近二十八日之久。之后,赵奢命令赵军继续增强营垒防御,以隐蔽赵军的作战企图。秦军分兵两路,一路进兵屯于武安(今河北省...

背景

公元前281年,秦国攻取赵国蔺、离石、祁拔三城后,赵国以公子郚为质子,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蔺、离石、祁拔三城的协议,但其后赵惠文王反悔。秦昭襄王大怒,以赵国不履行协议为由,于公元前270年派将军胡阳率领大军攻打赵国阏与。(此为《战国策》中说法。《史记》中认为阏与为当时韩国的土地,但攻占阏与后,秦国可以威胁当时的赵国国都——邯郸。)

赵惠文王先后急召廉颇、乐乘等名将询问对策,他们一致认为道路过于遥远,路狭难救。赵王又问赵奢,赵奢独排众议,表示阏与地势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只要将士勇敢就可获胜。后世称之“狭路相逢将勇者胜”。公元前269年,赵惠文王决定让赵奢率军救援阏与。

过程

赵奢军在离开邯郸三十里后迅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并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驻屯近二十八日之久。之后,赵奢命令赵军继续增强营垒防御,以隐蔽赵军的作战企图。秦军分兵两路,一路进兵屯于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即斩杀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

秦军派细作潜入赵国军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以麻痹秦军。秦军细作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胡阳大喜,认为赵国援军只想保住邯郸,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奢这支援军的戒备。赵奢遂率领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处筑垒设营。被抛在武安的秦军才知道中计,尽快赶至阏与迎战。

由于赵军远离后方,孤军独进,形势依然十分危险。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进见赵奢,说:“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采纳军士许历的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的高地,占据有利地形。当秦军后到北山时,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影响

班师回朝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又封许历为国尉。

这场战役的失败,是秦向东扩张过程中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秦国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恐怕重蹈阏与之覆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赵阏与之战背景:赵国要地阏与被秦军所围困
阏与之战中,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赵奢侦知秦军这一部署,从邯郸出发才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的姿态。并且命令部队说:“有以军事谏者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军中有一人建议火速去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这样,一直过了28天,而且再次增筑营垒。秦军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赵奢以好饭食招待后把他放走。间谍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秦将认为:赵军“夫去国30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随之,放松了警惕。在送走秦军间谍以后,赵奢突然作出决定,集合部队,卷甲而趋,向西急进。仅两日一夜即抵达距离阏与50里的地方。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巳至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
· 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赵奢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了名将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也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位将领。除了战国四大名将,历史上还存在山东六国八大名将的说法。《过秦论》载:“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此八人因而成为东方六国八名将。其中,就赵括的父亲赵奢,成为和吴起、孙膑等人相提并论的武将。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马服君赵奢”。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赵奢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了名将?一首先,对于赵奢来说,一生的战绩主要就是打赢了针对秦国的阏与之战。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阏与之战来说,到底是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促使赵奢成为战国名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
· 阏与之战:秦国是如何败在赵国手上的?
自秦攻伐韩魏楚以来,好似一头出笼猛虎般势不可挡,但是秦国的铁骑才刚踏入中原没多久,就遭遇了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这场战役就是阏与之战。气势如虹的秦国是如何败在赵国手上的呢?这场阏与之战是怎么打的呢?公元前269年,秦昭王以赵国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为由派胡阳率军攻打赵国要地阏与。赵王召诸将问询阏与是否能救,廉颇、乐乘等认为路远道险,难以救援,但是赵奢却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于是赵王命赵奢前往救援。赵奢是赵国名将,指挥作战的能力非常强。赵奢率军出邯郸城30里边驻地扎营,按兵不动了。秦军本来派出一部驻扎在武安以钳制赵奢的援军,看见赵军不动了,就开始了阵前的各种鼓动、挑衅。赵奢见秦军士气旺盛,并没有冒进也没有害怕,处事十分冷静。为了隐蔽作战意图,赵军坚壁不进,任凭秦军怎么扬武耀威也不为所动。而私下里,赵奢则命人增设营垒,做出积极防御,似乎很害怕的假象。秦军自然不会被赵军做出来的样子所迷惑,所以派了...
· 趣味战国——阏与之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秦国的战车滚滚前进,在破灭了楚顷襄王的大国梦之后,又转头向东,再次将矛头对准了魏国。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其子魏安僖王(魏圉)即位。公元前276年,白起伐魏,取两城。公元前275年,秦相魏冉亲率大军伐魏,攻至大梁城下。韩国派大将暴鸢率军来救,被秦军击败,斩首四万。暴鸢逃至启封(今河南省开封),秦军追击而至,迫使魏国献出温地(今河南省温县)求和。秦国之所以围攻大梁而不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魏冉有私心。据《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国围攻甚急,大梁朝不保夕。魏安僖王派了一名说客到秦军大营游说魏冉,认为魏冉已经获得了穰、宛、陶、许等一大批封邑,秦王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主要就是因为大梁未下。一旦大梁沦陷,魏国灭亡,秦国就将陶地与本土连在了一起,秦王肯定会提出收回陶地。从魏冉的个人利益考虑,还是不要攻取大梁为宜。二是秦国担心攻克大梁会引起东方诸国的共同警惕。当时就有人劝秦昭王,将天下比作一条蛇...
·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第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说救不了,他又去问乐乘,乐乘也说难,他又去问赵奢,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赵王是想救的。但是廉颇、乐乘就不如赵奢有本事吗?不是这样的,他们其实说的都对。当时秦军久攻阏与不下,但是在长期的鏖战中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修筑了壁垒,赵军若是从狭窄的道路往上进攻,就是白白送死的。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为何赵奢会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呢?说呢?很显然赵奢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看出来了赵王想战,而现在也只有他能担此重任了。而且赵奢看得很远,虽然阏与占据地形易守难攻,但是秦军显然实力雄厚,如果阏与真的被攻下了,那么邯郸就危险了。这一仗必须打,但是打起来得冒点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