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甘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6
转发:0
评论:0
起源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甘地,为畿内诸侯,其君称甘伯。后有甘伯桓公。后世不详。春秋时,周襄王封后母周惠后所生的甘昭公于甘邑(今河南原阳),为后来的甘氏来源之一。世系参考文献左丘明《春秋左传》参见甘姓春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起源

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甘地,为畿内诸侯,其君称甘伯。后有甘伯桓公。后世不详。

春秋时,周襄王封后母周惠后所生的甘昭公于甘邑(今河南原阳),为后来的甘氏来源之一。

世系

参考文献

左丘明《春秋左传》

参见

甘姓

春秋时期

周朝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甘国奎
甘国奎,清朝官员,雍正三年六月——雍正三年八月署浙江巡抚
· 清朝名将甘国宝
甘国宝,字继赵,一字和庵,清朝乾隆时期福建省福州府屏南县,雍正元年(一七二三)武进士。画虎,多以指头为之。《福建画人传》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祖居屏南小梨洋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生于屏南县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迁居古田县长岭村。雍正四年(1726年),复迁福州文儒坊。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为清代名将。生平及政绩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福建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出生。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举家迁往古田县长岭村。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练就一身武艺,尤擅射箭。雍正四年(1726年),迁居福州文儒坊。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举。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武进士,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授御前侍卫。乾隆三年(1738年),领侍卫内大臣,旋外放,任广东右翼镇标中军游击。乾隆五年至十五年(1740~1750年),...
· 甘棠乡甘国宝故居
甘国宝故居,位于甘棠乡小梨洋村,为清代民居,正厅前有左右下廊、马弄、现皆毁,楼上正厅悬挂有甘国宝中试后上司赠给的“会魁”金字匾。甘T下村上祠堂,悬有乾隆皇帝御赐“福”字金匾,为甘国宝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十二月省亲进带回。甘国宝曾祖甘良坦墓位于小梨洋后门垅,旧时知县上任后皆要到此墓祭奠。甘国宝生平]编辑甘国宝(1709―1776),乳名任官,字继赵,号和庵,清雍正十一年(1733)武进士,清乾隆三年(1738),以侍卫擢广东右翼镇游击,累官提督,两度出任台湾总兵,逝于泉州。此宅是甘国宝出生地,建在近2.6米高的台面上。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由门前埕、大门、照壁、正厅、后座楼房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后座楼上正厅悬“会魁”匾额1方。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甘国宝故居景区介绍]开放时间:7:30――17:00门票价格:15元最佳时间:宁德属...
· 甘国宝家史之:起源
所谓天际月圆,源头水出,树有根而发枝叶,人有祖而衍子孙。八千年前,有“赫胥氏”析出“华胥氏”,华胥氏与燧人氏联姻又析出三大族系:伏牺氏(也称伏曦氏),风姓,太昊族;神农氏,姜姓,炎帝族;轩辕氏,姬姓,黄帝族。自轩辕时,这些人群分成了主要的十三部落,其中就有甘姓。甘氏为神农氏首代炎帝嫡系,发源于甘青高原黄河上游九曲以及积石山之西的羌族地区。炎帝东徙取代伏牺正位后,西海有其他部落发生,炎帝命令善谋勇战的第十二子“祝犁”一路向西,前往镇抚,又命善政通财的第十子“奔羊”同往辅助。这批西向镇抚者一方面以武力征战,另一方面将东方先进的农耕、建居等技术沿途传播,带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他们屯驻有现今青海化隆县南方约五十里处,此地为甘姓诞生地,后来该地改名为“甘都”。至于“甘”字的由来,相传青海此地是因炎帝的第十子奔羊和第十二子祝犁共同开创,十二和十,两数相并,就成了“甘”字尔后成为姓氏。又一说,他们在营地...
· 《水经注》中的甘国
《水经注》中的甘水沿岸是什么模样?夏朝初年洛阳第一场战争“甘之战”发生在哪里?春秋战国时期的甘国故城今何在?4日,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在洛龙区丰李镇河口村发现的一段甘城寨城墙,或将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甘城寨城墙现身河口村4日,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在位于我市西南的洛龙区丰李镇河口村进行调研时,发现了一段甘城寨城墙。经考古学家蔡运章现场考证,初步判定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河口村位于甘水(今称甘水河)西侧,因甘水而得名。据《山海经・中次四经》记载:“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鹿蹄山在今宜阳县东南12公里外的白杨镇,北临洛河,因山上有“自然成著”的巨大鹿蹄印迹得名。甘水发源于鹿蹄山南麓,注入洛河。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对甘水亦有记载:“甘水出弘农宜阳县鹿蹄山,东北至河南县南,北入洛。”蔡运章说,甘水全长约15公里,自南向东北流经今洛龙区丰李镇小作村注入洛河,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