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陈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5
转发:0
评论:0
生平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立为永嘉王。不久官至忠武将军、南徐州刺史,进号安南将军。陈末,隋军大举南下,陈彦受封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江、巴、东衡三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同二哥陈嶷一样,尚未上任,隋军便渡江灭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与陈后主等被迫迁往关中。隋炀帝大业年间,官至襄武令。参考资料《陈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

生平

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立为永嘉王。不久官至忠武将军、南徐州刺史,进号安南将军。陈末,隋军大举南下,陈彦受封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江、巴、东衡三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同二哥陈嶷一样,尚未上任,隋军便渡江灭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与陈后主等被迫迁往关中。隋炀帝大业年间,官至襄武令。

参考资料

《陈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邦彦
生平陈邦彦忠于永历朝廷。自起兵以来,“日一食,夜假寐不就枕,与士卒同劳苦”。陈邦彦与余龙部一度攻克顺德,不久余龙战死。李成栋率副将杜永和、张月、马宝进攻清远。清军包围清远城,猛攻十日不下。后有人献计,在城外荒野处一座古庙中偷挖地道,一直通到城墙底下,装上火药爆破后,城墙倒塌了十多丈。清兵冒着硝烟涌入,两兵战斗从早晨打到下午,陈邦彦身上多处受伤,身中三刀,心知大势已去,便退走到朱氏园,在园壁上题了三首诗,其中一首六言诗写道:在写完诗后,陈邦彦掷笔投池,不料清兵赶到把他从水中捞起,与总兵曹天琦等六人被押解到广州。在狱中他绝食五日但不死。佟养甲要他写悔过书,他便把写在朱氏园的三首诗抄给了他。几天后,即顺治四年(1647年)9月28日,佟养甲下令将其在广州四牌楼“寸磔于市”,即肢解示众。临刑前陈邦彦写下《狱中五日不食临命歌》:“天造兮多艰,臣之江也浒。书生漫谈兵,时哉不我与。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
· 陈邦彦
· 岭南三忠陈邦彦简介陈邦彦怎么死的?
陈邦彦是南明著名抗清英雄,为岭南三忠之首,曾经积极组织民间义士,进行抗击清军的活动。1603年,陈邦彦出生在顺德龙山的书香门第之家,字令斌,号岩野,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十八岁的时候考中秀才。陈邦彦考中秀才之后,多次参加乡试,都以落榜不中而告终。科举受阻的情况下,陈邦彦跟随父亲在大良开馆授徒,创办锦岩书院。在教授学生的同时,陈邦彦不忘提高自己的学识,他精研《周易》、《毛诗》和经世致用之学,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在当地官员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他甚至还能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建议。陈邦彦满腹经络,却科举不中,许多人都为他不平。他本人对此倒并不在乎,科举难成,就专心教学。授课二十余年,收徒千余人,成为当时南粤一代硕儒名师。后世著名的岭南三大家,都是陈邦彦的弟子。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开启山海关,满清铁骑终于攻破中原最大的防线,定鼎中原。而在这个时局之下,福王朱由崧联合明朝遗臣在南京...
· 岭南三忠陈邦彦
陈邦彦(1603-1647),字念彬,号岩野。广东顺德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其父亲是博学宿儒。陈邦彦自小在父亲的指导下攻读诗书,尤精《毛诗》、《周易》。18岁时考取秀才,其后屡次参加乡试均落榜,遂移志在家乡设馆授徒。由于他学识渊博才识超卓,受教于门下的学生有数千人之多。时人尊称为岩野先生。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攻入北京后,他日夜兼程到南京向已即位的弘光帝献策抗击清兵,但未被接纳。清顺治二年(1645),南京政权被清军攻灭,明南唐王在福州建立南明隆武朝,并于翌年委任陈为兵部职方司,统领广西狼兵万余人前往江西南安协同大学士苏观生抗击清兵。他受命后曾多次提出进击清军的良策,但因均被苏拒绝而坐失战机。而在隆武帝被清军俘获后,陈被迫率部随同苏观生撤回广东。陈邦彦在时局危急之际,一再呼吁南明的两个分立的政权(设在广州的绍武政权与设在肇庆的永历政权)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对抗清兵。但因遭苏观生等...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陈邦彦
陈邦彦(1603~1647年),字会份,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并称“明末岭南三忠”。世居龙山乡,父韶音移家县城大良,以教馆为业。邦彦自幼随父读书,资质聪敏。长成后,身材魁梧,赤面美髯,双眸炯炯。18岁进学,每试名列前茅,对《周易》、《毛诗》与经世致用的学问学有所长。虽屡试不第,而兼济大志未稍减,对于府、县政务,每能提出精当的见解,颇受当事官员器重。40岁前,在大良城北锦岩山下设帐授徒,世称“岩野先生”。远近慕名前来受业者,每年不下数百人,著名文学家屈大均就是邦彦的得意门生。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廷覆亡。邦彦忧心如焚,慷慨陈词:“此时不思报国者,非丈夫也!”随即结束讲学,撰写了一万七千多字的《中兴政要书》,提出三十二条救国方略,只身赶到南京进呈南明弘光帝。但未被采纳,南归继续关注时局。翌年五月,弘光政权倾覆。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继立,改元隆武,着意选贤与能,致力抗战。邦彦得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