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微子退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4
转发:0
评论:0
退耦温度中微子与电子和正电子的相互作用抑制了中微子自由流,反应为e−−-->+e+⟷⟷-->νν-->e+νν-->¯¯-->e{displayst

退耦温度

中微子与电子和正电子的相互作用抑制了中微子自由流,反应为

e− − -->+e+⟷ ⟷ -->ν ν -->e+ν ν -->¯ ¯ -->e{\displaystyle e^{-}+e^{+}\longleftrightarrow \nu _{e}+{\bar {\nu }}_{e}}.

这一反应的速率近似由电子和正电子的数密度(英语:number density)决定,即反应的截面和粒子速度的积的平均值。相对论性的电子和正电子的数密度n{\displaystyle n}与温度T{\displaystyle T}成3次方关系,即n∝ ∝ -->T3{\displaystyle n\propto T^{3}}。温度(能量)低于时 W/Z波色子质量(~100 GeV)时,弱相互作用的截面和速度的乘积近似为⟨ ⟨ -->σ σ -->v⟩ ⟩ -->∼ ∼ -->GF2T2{\displaystyle \langle \sigma v\rangle \sim G_{F}^{2}T^{2}},其中GF{\displ费米style G_{F}}为费米常数(按粒子物理里的标准做法,因子光速c{\displaystyle c}定位1)。整理以上两个关系,得弱相互作用减弱速率Γ Γ -->{\displaystyle \Gamma }为

Γ Γ -->=n⟨ ⟨ -->σ σ -->v⟩ ⟩ -->∼ ∼ -->GF2T5{\displaystyle \Gamma =n\langle \sigma v\rangle \sim G_{F}^{2}T^{5}}.

宇宙膨胀速率由哈勃常数H{\displaystyle H}表示,

H=8π π -->3Gρ ρ -->{\displaystyle H={\sqrt {{\frac {8\pi }{3}}G\rho }}},

其中,G{\displaystyle G}为万有引力常数,ρ ρ -->{\displaystyle \rho }为宇宙的能量密度。此刻宇宙的能量密度主要由辐射能组成,即ρ ρ -->∝ ∝ -->T4{\displaystyle \rho \propto T^{4}}。由以上两式可得,随着宇宙的冷却, 弱相互作用减弱速率比宇宙膨胀速率减小的更快。当两个速数量级相等时(不计数量级为1的项,包括等效简并度,即相互作用粒子的态的数目),可得中微子退耦时的近似温度满足 GF2T5∼ ∼ -->GT4{\displaystyle G_{F}^{2}T^{5}\sim {\sqrt {GT^{4}}}}

T∼ ∼ -->(GGF2)1/3∼ ∼ -->1 MeV{\displaystyle T\sim \left({\frac {\sqrt {G}}{G_{F}^{2}}}\right)^{1/3}\sim 1~{\textrm {MeV}}}

尽管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推导,但给出了中微子退耦的主要物理现象。

观测证据

尽管中微子退耦无法直接观测,但这一现象会遗留下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如同大爆炸会遗留下宇宙微波背景。探测中微子背景辐射远超出现有的中微子探测器的精度范围。有数据间接显示中微子背景辐射是存在的。证据之一是宇宙微波背景的角功率谱的衰减,这可能是中微子背景的各向异性造成的。

中微子退耦与质子与中子之比密切相关,这也提供一个非直接观测中微子退耦的可能方法。退耦之前,中子与质子的数目通过弱相互作用保持其平衡丰度之比,即通过β衰变

n↔ ↔ -->p+e− − -->+ν ν -->¯ ¯ -->e{\displaystyle n\leftrightarrow p+e^{-}+{\bar {\nu }}_{e}}

及其逆反应电子俘获

p+e− − -->↔ ↔ -->ν ν -->e+n{\displaystyle p+e^{-}\leftrightarrow \nu _{e}+n}

一旦弱相互作用减弱的速率低于宇宙膨胀的特征速率,这一平衡将无法维持,中子与质子丰度比固定为

[nn+p]=0.21{\displaystyle \left[{\frac {n}{n+p}}\right]=0.21}.

此值可由退耦时刻中子和质子的玻尔兹曼因子算得,即由

nn(T)np(T)=exp⁡ ⁡ -->(− − -->Δ Δ -->mT){\displaystyle {\frac {n_{n}(T)}{n_{p}(T)}}=\exp \left({\frac {-\Delta m}{T}}\right)}

算得,其中Δ Δ -->m{\displaystyle \Delta m}为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差,T{\displaystyle T}为退耦时的温度。这一比值对太初核合原子间原子的合成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比值是决定氦原子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宇宙中大部分氦原子在太初核合成期间形成。。因为氦原子非常稳定,中子被锁定其中,不再发生β衰变。因子中子的丰度一直保持到天文学家文学家可测得中子的丰度。氦的丰度是由中微子退耦时的中子与质子的数量比决定,因此可间接推知中微子退耦发生的温度,结果与以上推导相符。

参见

宇宙年表

参考文献

Bernstein, J., Brown, L.S., and Feinberg, G. Cosmological helium production simplified.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89, 61 (1): 25–39.Bibcode:1989RvMP...61...25B. doi:10.1103/RevModPhys.61.25. 

Grupen, C., Cowan, G., Eidelman, S., and Stroh, T.Astroparticle Physics. Springer. 2005. ISBN 978-3-540-25312-9. 

Longair, Malcolm.Galaxy Formation. Berlin: Springer. 2006. ISBN 978-3-540-73477-2. 

Trotta, R., Melchiorri, A. Indication for Primordial Anisotropies in the Neutrino Background from the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and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5, 95 (1): 011305.Bibcode:2005PhRvL..95a1305T. PMID 16090604. arXiv:astro-ph/0412066. doi:10.1103/PhysRevLett.95.0113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耦园
历史清初,由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建造,名“涉园”,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同治年间,湖南按察使沈秉成抱病下野,携妻归隐,请了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形成今日的耦园。特征“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线上为明显的仕宦第宅,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要景点,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舒展绵延。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两两呼应。
· 华耦
参考文献《左传》文公九年、十五年、十六年
· τ中微子
发现τ中微子是标准模型中最后发现的轻子和最近发现的粒子。费米实验室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DONUT实验(英语:DirectObservationoftheNuTau)专门为了检测τ中微子。这些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DONUT协作项目在2000年7月宣布了τ中微子的发现。τ中微子是最后第二种被发现的标准模型所预测的粒子,最后一种是已初步确认存在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互作用DONUT实验已经分析了核靶上203种中微子的相互作用。2001年,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发表论文称,通过衰变研究发现了τ中微子的相互作用,该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测相同。参见PMNS矩阵
· 中微子
历史泡利的假设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鲍利为了解释β衰变中能量、动量以及自旋角动量守恒而提出了中微子假说。与尼尔斯·玻尔从统计角度上给出的解释不同,他认为在衰变过程中伴随着电子,还会产生一种当时尚未发现的一种电中性的粒子。他当时将这种粒子称为“中子”。玻尔非常反对这种解释并且准备承认β衰变中能量、动量以及自旋角动量并不守恒。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具有较大质量的核子,并也将其命名为中子。这让这两种性质殊异的粒子具有了相同的名字。这种情形让泡利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构想的粒子命名。“中微子”这个术语是经由恩里科·费米和泡利本人在1932年7月于巴黎举行的一次会议以及1933年10月举行的索尔维会议上提出的倡议而被国际科学界接受的。这一术语最初是由爱德华多·阿马尔迪(英语:EdoardoAmaldi)在一次与费米的对话中半开玩笑式地引入的。然而,直到1933年仍没有足够证据...
· μ中微子
发现1962年时,利昂·莱德曼、梅尔文·施瓦茨和杰克·施泰因贝格尔通过首次检测μ中微子的相互作用观察到不止一种中微子。这项成果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参见PMNS矩阵扩展资料LeonM.Lederman.ObservationsinParticlePhysicsfromTwoNeutrinostotheStandardModel(PDF).NobelLectures.TheNobelFoundation.1988[2010-02-11].MelvinSchwartz.TheFirstHighEnergyNeutrinoExperiment(PDF).NobelLectures.TheNobelFoundation.1988[2010-02-11].JackSteinberger.ExperimentswithHigh-EnergyNeutrinoBeams(PDF).NobelLect...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