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悉昙文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5
转发:0
评论:0
佛教与悉昙文字悉昙梵字约于六世纪定型,并于南朝的梁代左右传入汉地。不过传入之后,并未普及。直到唐代,由于密教的兴盛,悉昙梵字才成为学习的重点。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经多以某种版本的悉昙文字写成,于唐宋时期最为盛行,在唐代,不但是佛教界僧侣熟习悉昙梵字,当时一般士人能书写或研读悉昙资料,例如苑咸的《酬王维》诗:“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筌。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其中的“三点成伊”即指悉昙文字里的音(ī)的写法,可知书写悉昙文字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风尚。由于密教有念诵梵咒及观想种子字的修行方法,所以梵字与梵音的学习,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特色表现于汉文佛典中,即有“梵字与汉文音译对照”的所谓新译经文出现。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新译”出的密教经典中,...

佛教与悉昙文字

悉昙梵字约于六世纪定型,并于南朝的梁代左右传入汉地。不过传入之后,并未普及。直到唐代,由于密教的兴盛,悉昙梵字才成为学习的重点。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经多以某种版本的悉昙文字写成,于唐宋时期最为盛行,在唐代,不但是佛教界僧侣熟习悉昙梵字,当时一般士人能书写或研读悉昙资料,例如苑咸的《酬王维》诗:“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筌。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其中的“三点成伊”即指悉昙文字里的 音(ī)的写法,可知书写悉昙文字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风尚。

由于密教有念诵梵咒及观想种子字的修行方法,所以梵字与梵音的学习,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特色表现于汉文佛典中,即有“梵字与汉文音译对照”的所谓新译经文出现。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新译”出的密教经典中,在以汉文音译梵文专有名词和术语时,多半会附上梵文原文。尤其是译到有关陀罗尼或梵文字母时,他们开始使用梵汉对照并列的“新式译法”,而当时的梵文即是悉昙体。

日本僧人空海在公元804年到达中国,向曾经在那烂陀寺修行的僧人般若三藏学习梵文,于公元806年归国后,将悉昙文字传至日本。此时,往印度的佛教陆上朝圣之路已经被扩张中的阿拔斯王朝所阻断。后来,天城体等文字在印度取代了悉昙文字,因此前者现今仅在东亚使用。悉昙梵字在唐末及五代的毁佛事件后,于汉地几乎可说完全失传了。但由于日本留学僧与唐代交流频繁,所谓“入唐八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叡)大量自中国引入悉昙资料,因此唐代的密教与悉昙梵字之学,还有许多悉昙资料都被保存于日本。

因为佛教的真言(咒文等)需用原音念诵,而汉字被认为无法准确纪录梵语,悉昙文字在东亚保留下来,其中以日本保存最为完善。其书写在密教中使用。日本的若干教派在书写真言及经文时仍使用悉昙文字(又称“梵字”),如密教的真言宗和天台宗及混合教派修验道。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多数真言保留悉昙文字,而韩国佛教也以一种版本的悉昙文字书写“种子”音节(Bīja)。

法隆寺贝叶

日本法隆寺藏有两片贝叶经,由遣隋使小野妹子于大约公元609年带回日本。最下一行是字母列表。后世有三种临写本:《净严的写本》(1694年)、《慈云的刊本》(1762年)和《阿叉罗帖本》(1859年)。

悉昙章的记载

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第二(三国):“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寓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开蒙诱进,先导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义净三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四:“一则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俱以成就吉祥为目。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余字。合三百余颂。凡言一颂。乃有四句。一句八字。总成三十二言。更有小颂大颂。不可具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斯乃相传。是大自在天之所说也。”

悉昙四种相承

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

梵王相承,又作南天相承。即印度所用悉昙文字为梵天所造之说。梵王所造之梵书有根本四十七言、十二摩多、三十五体文,若合字转成则成无尽多字,且立十八章以为标准。唐代智广之《悉昙字记》所说南天相承摩酰首罗(maheśvara)之文,即指此梵王所造之悉昙。

龙宫相承,又作中天相承。佛陀入灭后七百年中,龙树菩萨入海得大乘经所传之悉昙;据《悉昙字记》所载,中天兼以龙宫文,与南天小异而纲骨同。

释迦相承,为释尊宣说经典中所示之悉昙。即《文殊问经》之五十字母、《华严经》之四十二字门、《方广大庄严经》示书品之四十六字母、《大集经》海慧菩萨品之二十八字门句、《大品般若经》之四十二字门、《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之十四音五十字义等。乃佛陀入灭后,由文殊、弥勒、阿难等结集而传于世。

大日相承,乃大日如来所说之悉昙。指《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之五十字、《大日经》具缘品、同字轮品之五十字等。由金刚萨埵结集,龙猛菩萨入南天铁塔得之而传诵流通。

字母表

悉昙文字

 空海书写的悉昙字母表

元音

辅音

在汉传唐智广794年后著《悉昙字记》和北宋惟净1035年著《景祐天竺字源》中采用了汉语音韵学的五音概念标示发音,汉传密教在此基础上还配比五声。

合写

所有辅音+响音

以k作为样例辅音。其他辅音类推。本表中去掉含相邻重复辅音的组合。本表对应《悉昙字记》的初章到第十四章。

同部位鼻音+塞音

本表和下表对应《悉昙字记》的第十五章。

软腭鼻音+近音和擦音

其他组合

以下各表对应《悉昙字记》的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

长辅音

含ṛ音节

本表对应《悉昙字记》的第十六章。

一些样例音节

古代实例

悉昙文字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悉昙文字

大随求陀罗尼,后唐公元927年,1978年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出土。

悉昙文字

大随求陀罗尼,北宋公元1006年,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悉昙文字

大佛顶陀罗尼,北宋公元971年,敦煌藏经洞。

悉昙文字

观自在菩萨千转灭罪陀罗尼,敦煌藏经洞。

悉昙文字

无量寿陀罗尼,敦煌藏经洞。

Unicode

悉昙文字在2014年6月16日被包含于Unicode 7.0标准中,编码为U+11580–U+115FF。

Unicode 8.0还添加了两个悉昙文字符。

参考文献

《悉昙字记》,唐朝沙门智广撰。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PDF版。佛藏辑要,DJVu版。

《梵语千字文》,唐朝三藏法师义净撰,中华电子佛典协会,PDF版。

《景佑天竺字源》,北宋西天译经三藏法护和译经三藏惟净撰。中华大藏经,DJVu版。佛藏辑要,DJVu版。

《梵字悉昙字母并釈义》,沙门空海撰,刊(高野版),京都大学附属図书馆,1352年书写,jpeg版。

《悉昙初心钞》,正智房著澄禅増补,早稲田大学図书馆,1671年书写,PDF版。

《悉昙三密钞》,浄严著,《大正藏》第八四卷悉昙部,PDF版。

林光明,《简易学梵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PDF版。

林光明,《梵字悉昙入门》(English Title: An Introduction to Siddham),嘉丰出版社,台湾,1995年(Mantra Publisher, 1995)

Stevens, John . Sacred Calligraphy of the East.(Boston: Shambala, 1995)

YAMASAKI, Taikō. Shingon: Japanese Esoteric Buddhism.(Fresno: Shingon Buddhis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1988)

《梵字大鉴》,名著普及会,东京,1983

宋本《玉篇》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沙门神珙撰。

语输入法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最科学的文字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和汉字就是具有高度文化程度的语素文字。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汉字定性为语素文字,美国语言学家列·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赞同了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把“表意文字”这个概念改为“表词文字”(word—wrltm’g)或“言词文字”(10gogap}“cwriting)。也正是布龙菲尔德的这个改动,促发了“语素文字”这个概念产生。国内学者最早提出汉字是语素文字的是赵元任,他在《语言问题》中说:“用文字来写语言,可以取语言里头各等不同尺寸的单位来写。……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写全部语言的文字当中,所用的单位最大的文字,不是写句、写短语的,是拿文字一个单位,写一个词素。用一个文字单位写一个词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在非正式的场合,语素文字往往被称为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但这只是一种比喻或形象...
· 绘文字
历史第一个表情符号是由栗田穰崇于1998年或1999年创造,他当时隶属于NTTDoCoMo公司i-mode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团队。第一套表情符号包括172个12×12像素的图标,设计初衷是作为i-mode消息功能的一部分帮助促进电子通讯,并作为区别于其他业务的特色功能。然而在1997年,NicolasLoufrani注意到,ASCII表情符号在移动技术中的使用正在增加,他开始尝试动画效果的笑脸表情,目的是使用纯标点符号设计一套与现有ASCII表情对应的彩色图标,以促进其在数字领域的使用。Loufrani由此创造了第一套图形化表情,并编译了在线表情符号词典,将这些符号分成不同类别,包括:经典类、情绪类、旗标类、庆贺类、娱乐类、体育类、天气类、动物类、饮食类、民族类、职业类、行星类、星座类、婴儿类等,这些设计最初于1997年在美国版权局注册,随后全套图标于1998年以.gif格式文件...
· 线形文字A
演进历史尽管这两种文字共用许多符号,使用线形文字B所表达的音节来套用线形文字A所得到的结果和任何已知的语言都没有关系。这种语言被命名为米诺斯语(Minoanlanguage),或真克里特语(英语:Eteocretanlanguage)。使用时间对应于前1800年至前1450年之米诺斯文明,先于约前1450年迈锡尼人入侵的阶段。由于米诺斯语言已经失传,所以很难判断对它的破译是正确的,或只是因为错误的符号-声音转换而导致的无意义的语言。然而,最简单的途径可能就是假设线性文字A的音等同于已经解读了的线性文字B。一个由JohnYounger维护的网站[1]保留了所有已知的线形文字A的声音转写。一些宗教套路已经被识别出来,有些甚至显现出与埃特鲁里亚语相近的语法结构。由于未被解读,这种文字的特点很难界定。不过可以列举一些粗略的特征。它是一种意音文字,包括60个表示音节的符号,以及60个表意符号表达声音...
· 泰文字
音节在泰文中一个音节可能由下列元素组成泰文的声调标示十分复杂,许多原因都可能影响到一个音节的声调中心辅音、前引字、尾音皆是由辅音的44字母构成,分三组,前引字(如ห)会改变中心辅音的组别;也有可能出现双辅音。元音符号可能出现在辅音的上(ิ、ี、ึ、ื)、下(ุ、ู)、左(เ◌、แ◌、โ◌、ใ◌、ไ◌)、右(◌ะ、◌า、◌ย、◌ว、◌อ)。声调符号่、้、๊、๋辅音字母泰文有44个辅音字母,可以作为一个音节的首字或尾音。字母表中辅音字母依照发音部位排列,大致上与巴利语或梵语相同,每个字母后方都有一个代表单字作为命名。成组字母:其他字母:泰文的辅音依照发音需要分为三组字母,不同组别的辅音与元音结合时声调也不同。元音字母泰文中的元音可由21个符号(รูปสระ)组成。但基本的元音符号需要经过组合才能表示元音的音位。泰语的基本元音如下:另外上述元音与ย、ว可以结合成复合元音。在泰文字典中,元音依照...
· 文字史
类文字简单图像符号铜器时代的文字从大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世界上许多文明就开始发展书写系统。现在普遍认为前35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一些人称为“丁头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此之前,也存在不少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在古埃及,早在公元前3400年,在阿比多斯,人们就开始使用完整的象形文字系统。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则是前1000年左右的腓尼基字母。现在广为使用的拉丁字母来源于希腊字母,而后者直接来源于腓尼基字母。在中国,在数万片甲骨上发现了可追溯到公元前约1400至1200年的商代的甲骨文。此外,在公元前3世纪,美洲出现了玛雅文字。从至少公元前2世纪开始,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蜡板,树皮,叶子,牛皮纸,竹简上写字。字母的兴起周有光的文字史观依照周有光的意见:人类的文字史分为三个阶段: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形意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而不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表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