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分类法
历史
由刘向刘歆编订的《七略》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奠定了中国目录学的基础。随后又出现了由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书 艺文志》,王俭的《七志》及刘歆的《七录》等六分法目录。六分法是指将图书分成六类,并且另外加上一个总录的图书分类方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年代,但图书事业则由于文化发展而有所发展。当时不仅有外来的佛经译书,在文史方面如五言诗、乐府诗、文学批评著作、起居注、地方志和氏族谱等等,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多,需要搜集整理。同时,史部书籍数量的增多,特别是私家传的野史、地方志、氏族谱等史籍的数量大增而兵书由于没有怎么增加,反而由于政局动荡已有部分失传便造成了分类时数量上的不平衡(六艺略中的史籍数量超越了兵书略),再用原先的分类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就这样四部分类法逐渐形成。西晋秘书监荀勖在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整理编目所成的《中经》的基础上,编著了一部新的典籍目录——《中经新簿》(《晋中经簿》)。《中经新簿》)将七略改为四部,甲部录“经书”以“十三经”为代表,乙部录“子书”相当于《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相当于《诗赋略》。
东晋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进一步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正式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清人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序》说:“晋荀勖撰《中经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
而四部分类法的正式确立,即首次使用经史子集分类的是唐初官修的《隋书 经籍志》(李延寿,敬播等编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它分经史子集4部,下分40细类,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余卷,译本书一千三百二十余册,释藏七千零八卷,书画图象等约二百余种;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
此后历代图书目录皆以经史子集为名,其中清乾隆时期由纪昀等百余位学者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将四部分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了四部分类中的代表作品。清乾隆时曾由政府编纂四库全书,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辑。据文津阁藏本,四库全书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其中:
经:包括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专门研究经类的学问,成为经学。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包括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包括历代作家个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曾将许多对清朝不利的书籍销毁,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为15万册,并销毁版片170余种共计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清朝还命史官系统性的对明代档案进行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存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
而后西学入传,学术内容,为之大变,以四部分类法,涵盖西学科技,自有困难;但以西法为基础之图书分类法,整理国学典籍,亦颇多不合。故民国以来,旧籍编目,多沿用四部分类法;政府迁台之后,各图书馆董理善本,亦均采四分之例。是今世治学研究,熟谙四部分类法,仍不失为最佳之途径。
经
史
子
集
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 吴枫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 《不可不知的2000个国学常识》王晓梅、张晶 《中华百科全书》创办人-张其昀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