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四部分类法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9
转发:0
评论:0
历史由刘向刘歆编订的《七略》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奠定了中国目录学的基础。随后又出现了由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书艺文志》,王俭的《七志》及刘歆的《七录》等六分法目录。六分法是指将图书分成六类,并且另外加上一个总录的图书分类方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年代,但图书事业则由于文化发展而有所发展。当时不仅有外来的佛经译书,在文史方面如五言诗、乐府诗、文学批评著作、起居注、地方志和氏族谱等等,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多,需要搜集整理。同时,史部书籍数量的增多,特别是私家传的野史、地方志、氏族谱等史籍的数量大增而兵书由于没有怎么增加,反而由于政局动荡已有部分失传便造成了分类时数量上的不平衡(六艺略中的史籍数量超越了兵书略),再用原先的分类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就这样四部分类法逐渐形成。西晋秘书监荀勖在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整理编目所成的《中经》的基础上,编著了一部新的典籍目录——《中经新簿》(《晋中经簿》...

历史

由刘向刘歆编订的《七略》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奠定了中国目录学的基础。随后又出现了由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书 艺文志》,王俭的《七志》及刘歆的《七录》等六分法目录。六分法是指将图书分成六类,并且另外加上一个总录的图书分类方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年代,但图书事业则由于文化发展而有所发展。当时不仅有外来的佛经译书,在文史方面如五言诗、乐府诗、文学批评著作、起居注、地方志和氏族谱等等,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多,需要搜集整理。同时,史部书籍数量的增多,特别是私家传的野史、地方志、氏族谱等史籍的数量大增而兵书由于没有怎么增加,反而由于政局动荡已有部分失传便造成了分类时数量上的不平衡(六艺略中的史籍数量超越了兵书略),再用原先的分类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就这样四部分类法逐渐形成。西晋秘书监荀勖在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整理编目所成的《中经》的基础上,编著了一部新的典籍目录——《中经新簿》(《晋中经簿》)。《中经新簿》)将七略改为四部,甲部录“经书”以“十三经”为代表,乙部录“子书”相当于《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相当于《诗赋略》。

东晋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进一步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正式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清人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序》说:“晋荀勖撰《中经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

而四部分类法的正式确立,即首次使用经史子集分类的是唐初官修的《隋书 经籍志》(李延寿,敬播等编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它分经史子集4部,下分40细类,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余卷,译本书一千三百二十余册,释藏七千零八卷,书画图象等约二百余种;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

此后历代图书目录皆以经史子集为名,其中清乾隆时期由纪昀等百余位学者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将四部分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了四部分类中的代表作品。清乾隆时曾由政府编纂四库全书,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辑。据文津阁藏本,四库全书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其中:

经:包括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专门研究经类的学问,成为经学。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包括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包括历代作家个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曾将许多对清朝不利的书籍销毁,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为15万册,并销毁版片170余种共计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清朝还命史官系统性的对明代档案进行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存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

而后西学入传,学术内容,为之大变,以四部分类法,涵盖西学科技,自有困难;但以西法为基础之图书分类法,整理国学典籍,亦颇多不合。故民国以来,旧籍编目,多沿用四部分类法;政府迁台之后,各图书馆董理善本,亦均采四分之例。是今世治学研究,熟谙四部分类法,仍不失为最佳之途径。

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 吴枫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 《不可不知的2000个国学常识》王晓梅、张晶 《中华百科全书》创办人-张其昀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生物分类法
现代发展尽管林奈当时对生物分类只是为了方便鉴别,现在人们已经广泛赞同分类应反映出达尔文关于共同祖先的原则。随着1960年代支序分类(cladistics)或称分支学说(cladism)的出现,一个分类单元被定位在演化树的某个位置。如果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且仅包括某一个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称其为单系群(monophyly);相对应的,若该单元包括其共同祖先,但未包括其所有后代,则称之为并系群(paraphyly);若该分类不包括其最近共同祖先,则称之为复系群(polyphyly)。根据分支学说,一个自然分类应该是单系群而非并系或复系。目前正在计划一种新的命名法,称做PhyloCode,用来处理演化支(clade)而非分类单元(拉丁文taxon,复数taxa)。现在仍不清楚,这种新的命名法能否和其它的命名法则并存。比较新的分类法中,域或称总界是最高的单元。三域系统最初被创立于1990年,此后逐渐被...
· 柯本气候分类法
总则首先根据全球的气候分成五个主气候带(A、B、C、D、E),其中除B(干旱带)是干旱气候外其余为湿润气候,各带中又以气温和降水为基础,考虑年度与每月气温,以及降雨季节的变化,参考植被分布来确定划分出若干气候型。A:热带型/高温植物型气候柯本气候分类–热带型气候热带型气候的特征是水平面与低海拔地区全年高温炎热,每月平均气温在18°C(64.4°F)以上,根据降水的差异分为三个主要气候型。Af:热带雨林气候(英语:Tropicalrainforestclimate),受赤道无风带支配,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每月平均降水在60毫米(mm)以上,一般都在赤道南北5到10度,在一些陆地东部靠海地带,会到赤道南北25度。Am:热带季风气候(英语:Tropicalmonsoonclimate),主要分布在南亚与东南亚,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不同的季节风向会有明显的变化,且在冬季时会有旱月,降水量...
·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
木兰纲Magnoliopsida木兰亚纲Magnoliidae(最原始的双子叶植物)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Hamamelididae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蔷薇亚纲Rosidae菊亚纲Asteridae百合纲Liliopsida泽泻亚纲Alismatidae槟榔亚纲Arecidae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姜亚纲Zingiberidae百合亚纲Liliidae注释参考文献Cronquist,A.1988.Theevolutionandclassificationoffloweringplants.Bronx,NY:NewYorkBotanicalGarden.555pp.ISBN0893273325Zomlefer,W.B.1995.GuidetoFloweringPlantFamilies.430p.p.Universityo...
· 被子植物APGII分类法
基本分支主要的大分类群之建立,由于未有确定的证据,目以上分类群多采用一般性的名称(非学名)作为暂时性的分类。基本分支如下:被子植物angiosperms:木兰分支magnoliids单子叶植物分支monocots鸭跖草分支commelinids真双子叶植物分支eudicots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coreeudicots蔷薇分支rosidsI类真蔷薇分支eurosidsIII类真蔷薇分支eurosidsII菊分支asteridsI类真菊分支euasteridsIII类真菊分支euasteridsII分支被子植物分支angiosperms无油樟科Amborellaceae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莼菜科Cabombaceae木兰藤目Austrobaileyales木兰藤科Austrobaileyaceae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八角茴香科...
·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背景1970年代之后,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似乎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借助于新技术从事传统的分类学研究,并由于此类资料的大量累积,当时仍极为常用的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ArthurJohnCronquist,1919年3月19日-1992年3月22日)及塔赫塔江分类系统(ArmenTakhtajan:1910年6月10日-2009年11月13日)系统渐渐显得过时。加上当时许多研究,涉及了分子技术的引用,为许多分类群提供了明确的种系发生学上的数据。即使亚美因·塔赫塔江亦投注极大的心力于其系统的完善,但被子植物分类学上一个新的种系发生学的面相应被重新提出,尤其针对科与目等高阶分类群的分类。植物种系发生学组于是提出此APG系统。方法APG(1998年)选择相当数量的单源的亚科分类群,如此对于被子植物的高阶分类极有为用。但对于此分类群的正式分类处理,与予以种系发生学上的命名实则不同,命名上当时仍存在诸多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