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柳川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2
转发:0
评论:0
历史柳川运河一景推测从两千年前开始,柳川地区便开始有人居住,当时的柳川地区是位于有明海旁的湿地,居民为了开垦,建筑了具有灌溉及排水功能的运河,便逐渐产生大量的运河。在室町时代是由蒲池氏所管治。到战国时代是九州三个大势力岛津氏、大友氏及龙造寺氏所争夺的地方。织丰政权下,由立花宗茂管治;关原之战后,成为筑后国柳河藩,但由于宗茂支持西军,使领地被德川家康所没收,改由田中吉政治理并积极开发柳川地区。不过田中家族传了两代之后,便因无子继承而再度改由立花宗茂治理。在田中吉政及立花宗茂治理的时期,也致力于此地区治水及干拓事业的开发,逐渐形成今日的运河网络。明治时代的废藩置县后,先是成为三潴县(后被并入福冈县)的一部分,属于三潴郡。1951年设立柳川町,1952年成为了柳川市。2005年与三桥町及大和町合并,成为了新的柳川市。年表1889年4月1日: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1907年3月20日:...

历史

柳川市

柳川运河一景

推测从两千年前开始,柳川地区便开始有人居住,当时的柳川地区是位于有明海旁的湿地,居民为了开垦,建筑了具有灌溉及排水功能的运河,便逐渐产生大量的运河。

在室町时代是由蒲池氏所管治。到战国时代是九州三个大势力岛津氏、大友氏及龙造寺氏所争夺的地方。织丰政权下,由立花宗茂管治;关原之战后,成为筑后国柳河藩,但由于宗茂支持西军,使领地被德川家康所没收,改由田中吉政治理并积极开发柳川地区。不过田中家族传了两代之后,便因无子继承而再度改由立花宗茂治理。

在田中吉政及立花宗茂治理的时期,也致力于此地区治水及干拓事业的开发,逐渐形成今日的运河网络。

明治时代的废藩置县后,先是成为三潴县(后被并入福冈县)的一部分,属于三潴郡。1951年设立柳川町,1952年成为了柳川市。2005年与三桥町及大和町合并,成为了新的柳川市。

年表

1889年4月1日: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

1907年3月20日:

1937年1月1日:滨武村、久间田村合并为昭代村。

1951年4月1日:柳河町、东宫永村、西宫永村、城内村、冲端村、两开村合并为新设置的 柳川町 。

1952年4月1日:柳川町改制为 柳川市 。

1952年6月1日:三桥村改制为三桥町。

1952年9月1日:大和村改制为大和町。

1955年1月1日:昭代村和蒲池村被并入柳川市。

2005年3月21日:柳川市、三桥町、大和町合并为新设置的 柳川市 。

变迁表

市政

自2005年合并后,柳川市政厅,设于旧柳川市政府所在地,原大和町及三桥町的办公室成为新柳川市政府的支厅。

历任市长

第一任:石田宝藏(2005年4月24日~2009年4月23日)

第二任:金子健次(2009年4月24日~现任)

交通

柳川市

西铁柳川车站

铁道

西日本铁道

过去曾有柳河轨道及国铁佐贺线通过,但皆已停驶。

观光资源

柳川市

北原白秋纪念馆

柳川市

并仓

名胜

柳川运河畔步道

松涛园

柳川城遗址

北原白秋家、北原白秋纪念馆

诗人之歌碑、诗碑、句碑

三柱神社

并仓

祭典

柳川市

柳川雏祭吊饰

柳川雏祭:每年2月下旬~4月3日

教育

高等学校

福冈县立传习馆高等学校

柳商学园柳川高等学校

杉森学园杉森高等学校

姊妹、友好都市

日本

竹田市(大分县):于1982年4月3日缔结为姊妹都市。

延冈市(宫崎县):于1984年11月6日缔结为友好都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北原白秋:诗人

檀一雄:作家

妻夫木聪:演员

藤村作:学者

云龙久吉:相扑力士

琴奖菊和弘:相扑力士

德永英明:歌手

参考资料

^1.01.1历史. 柳川市政府. [ 2009-07-05 ] (日语) .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2.02.1姊妹都市. 柳川市政府. [ 2009-07-05 ] (日语) .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柳棠
生卒年不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与裴休友善。文宗开成二年(837),休荐登进士第。后归梓州,颇游狎邪。性狂纵倨傲,以诗讥东川节度使杨汝士。汝士大怒,以书责其座主高锴,棠惧,遂往剑州。后参越巂军事,夭卒。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摭言》卷一三、《唐诗纪事》卷五八。棠才思敏速,善诗。《全唐诗》存诗2首。东川处士柳全节,习百家之言,衣华阳鹤氅,或呼为"柳尊师",又曰"柳百经"也。有子棠应进士举,才思优赡,见者奇之。庞严舍人睠眄诸歌姬,方戏于阶,问:"墙头何人也?"曰:"柳秀才也。"遽命姬者饰妆,召柳秀才对观之。庞公曰:"恐墙上远见,不得分明,因请细而观瞩。"棠深耻之,不辞而去。时裴谏议休相公,因对事出汉州,即棠旧知也。闻棠来,且喜,及再谒,则蓝衫木简而已。裴公问其故,对曰:"名场孤寒,虚掷光景。欲求斗粟之养,以成予道焉。"有宴,召冯戡、胡据、柳棠三举士。裴公于棠名下注曰:"此柳秀才,已于盐...
· 辋川镇五柳村
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的行政村,因有5个自然村均姓"柳"而得名。村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但四季分明,属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0.4摄氏度,年降水量1264.3毫米。村民从事种植业、工匠作业、小商贩、劳务等行业。历史沿革明、清属三十四都仙溪铺。民国属辋川乡奎山保。1949年冬至1951年属一区、十一区奎山乡。1952年起先后属十四区、驿坂区设五柳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辋川公社置五柳大队。1985年起改设为五柳村委会。地理位置五柳村系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革命老区村,在涂寨、东桥、辋川交界处,位于惠安县城东北部,辋川镇南部,交通便捷。该村东与东桥东湖,西与本镇前洋村,南与涂寨镇社坝村,北与本镇南星村交界。【人口、土地面积】五柳行政村区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785户,人口3182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650亩,拥有山坡地面积500亩。【村容村貌】五柳村基层干部和广大村民...
· 柳井市
历史在中世纪时期,柳井港为濑户内海内的主要港口,并为周防国的海上交通要冲,并成为商业的中心。在江户时代属于岩国吉川家(岩国领)的领地。年表1889年4月1日: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1901年3月1日:伊保庄南村改名为阿月村。1905年1月1日:柳井津町、柳井村、古开作村合并为柳井町。1954年3月31日:柳井町、日积村、新庄村、余田村、伊陆村合并为柳井市。1954年5月1日:平郡村被并入柳井市。1955年4月1日:鸣门村与神代村的部分地区合并为大畠村。1956年7月20日:阿月村被并入柳井市。1956年9月30日:伊保庄村被并入柳井市。1971年4月1日:大畠村改制为大畠町。2005年2月21日:柳井市与大畠町合并为新设置的柳井市。变迁表交通柳井车站铁路西日本旅客铁道观光资源柳和井户(“柳井”地名的发源地)白壁之町街道(重要传统的建物群保存地区)旧周防银行本店(建于1907年的...
· 源流-乐清柳川郑氏
乐清柳川平原,系浙南著名鱼米之乡,史称乐清西乡,今名柳市平原。据北宋的《元丰九域志》和《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柳市在北宋时开始形成,以后逐步发展渐成浙南经济重镇,现已闻名全国。而柳市第一世家的乐邑郑氏居住柳市时间还要更早些。据《乐邑郑氏族谱》记载:唐末群雄逐鹿,中原动荡。晚唐宰相郑畋嫡孙,绍馀垂芳之子,伯仲叔季四人由海岸迁徙闽国,官拜福宁守备、光禄大夫、福州通判诸爵位。天福四年为避闽疆内讧之乱,再携家浮海至瓯。伯五二公,迁居括苍(永嘉楠溪);仲五三公,择居瑞安焦浦(马屿镇);叔五六公,卜居乐清凤屿(柳市镇);季五九公,徙居台之临海(泽国镇)。始祖五六公,讳郑叔,字元澧,行五六。尤爱东瓯山水,得善地隐居务本,开掘凤屿河,创筑凤屿桥,丰财尚义,子孙宦业,文章显著。妣李氏封魏国夫人,继配林氏封夫人,合厝凤屿凤凰山。传至二世授戬公,字天休,行三九。北宋前期以文章显达,家道兴隆。三世钦山公,讳若山...
· 市川市
概要市川市隔江户川与东京都江户川区的相邻,距离东京市中心都心20公里,城市功能上作为首都圏的睡城。南部为住宅区,北部的倾斜地区还留有大片的自然未开发地带。北部的市川(日语:市川(市川市))、真间(日语:真間)、新田(日语:新田(市川市))、平田(日语:平田(市川市))、菅野(日语:菅野(市川市))、八幡(日语:八幡(市川市))等地是有大量市木黑松的宁静地区,在战前是东京下町富豪的别墅所在地,战后为宅邸林立的高级住宅区。过去曾有永井荷风、幸田露伴(与次女幸田文(日语:幸田文)、孙青木玉(日语:青木玉)同居)、北原白秋等多位文人居住,也著有许多关于市川的作品。这些文人的足迹保留在“市川文学的散步道”。上述地区由于种满日本黑松、且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刹,有千叶的镰仓之称。但近年因豪宅遗产税等影响,陆续改建为公寓与停车场。在人口不断增加与开发下,逐渐失去过去的闲静风情。地理位于千叶县西北部,西与东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