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割
符号史
正割的数学符号为sec,出自英文secant。该符号最早由数学家吉拉德在他的著作《三角学》中所用。
定义
直角三角形中
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A 的角度为 θ θ --> {\displaystyle \theta } , 对于 ∠A 而言,a为对边、b为邻边、c为斜边
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 ∠A 的 正割 定义为它的斜边与邻边的比值,也就是:
直角坐标系中
设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一个象限角, P ( x , y ) {\displaystyle P\left({x,y}\right)} 是角的终边上一点, r = x 2 + y 2 > 0 {\displaystyle r={\sqrt {x^{2}+y^{2}}}>0} 是距离原点O的距离,则α的正割定义为:
单位圆定义
单位圆
图像中给出了用弧度度量的某个公共角。逆时针方向的度量是正角而顺时针的度量是负角。设一个过原点的线,同 x 轴正半部分得到一个角θ,并与单位圆相交。这个交点的 y 坐标等于sin θ。在这个图形中的三角形确保了这个公式;半径等于斜边并有长度1,所以有了sec θ = 1/ x 。单位圆可以被认为是通过改变邻边和对边的长度并保持斜边等于1查看无限数目的三角形的一种方式。
对于大于2π或小于−2π的角度,简单的继续绕单位圆旋转。在这种方式下,正割变成了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
对于任何角度θ和任何整数 k 。
与其他函数定义
正割函数和余弦函数互为倒数
即:
级数定义
正割也能使用泰勒级数来定义:
微分方程定义
sec的微分是sec和tan的乘积
sec的导数如下:
sec ′ --> x = sec --> x tan --> x {\displaystyle \sec "x\ =\sec x\tan x}
sec ″ --> x = sec 3 --> x + sec --> x tan 2 --> x {\displaystyle \sec ""x\ =\sec ^{3}x+\sec x\tan ^{2}x}
sec ‴ --> x = 5 sec 3 --> x tan --> x + sec --> x tan 3 --> x {\displaystyle \sec """x\ =5\sec ^{3}x\tan x+\sec x\tan ^{3}x}
sec ⁗ --> x = 5 sec 5 --> x + 18 sec 3 --> x tan 2 --> x + sec --> x tan 4 --> x {\displaystyle \sec """"x\ =5\sec ^{5}x+18\sec ^{3}x\tan ^{2}x+\sec x\tan ^{4}x}
另外
所以微分方程定义为:
指数定义
sec --> θ θ --> = 2 e i θ θ --> + e − − --> i θ θ --> {\displaystyle \sec \theta ={\frac {2}{e^{{\mathrm {i} }\theta }+e^{-{\mathrm {i} }\theta }}}\,}
恒等式
和差角公式
巴洛的正割积分
巴洛在1670年提出正割的积分
正割定理
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及其对边。
有一些含有正割的恒等式,满足任意三角形ABC:
这些实际上是射影定理的倒数。
参见
余割
余弦
正弦
正切
三角函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