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
音义
在梵文中,识(विज्ञान,vijñāna)来自于动词字根ज्ञा(√jñā,意为知道、知识等),加上词头vi-(朝向、区别、分别),以及词尾ana,形成这个单字。字面意思为区别、理解、聪明的动作,通常指辨别、理解后出现的认知作用。
它与智(ज्ञान,jñāna),了别(vijñapti),表示、令知(梵语:vijñāpayati,巴利语:viññāpeti)等,来自相同字根。
概论
《杂阿含经》中,识与心、意经常一同出现,被当成同义词。识的主要功能,在《杂阿含经》中,以“别知”作为识的外显功能,在《增一阿含经》中为“识别是非、亦识诸味”。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中,以“了”作为识的功能,最早见于《发智论》,自《品类论》等始,定义诸识依诸根了别诸境界。
识是十二缘起之一,无明缘行、行缘识,缘识生名色,识与名色共俱。识是五蕴中识蕴所摄,即为六六法中的六识身,为十二处中的意处,十八界中的七心界或六识界。识是无我、无常、苦的。识是六界聚中识界,识“能招未来有、令相续生”故列为四食之一。
各派学说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解读《大因缘经》的“识入母胎”论述,认为识在入胎时起“续生”作用。
迦多衍尼子引用了收录在《法句经》中的“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和“第六意为增上王”偈颂,僧伽提婆译《八犍度论》中此“王”为“有漏心意识”,在玄奘译《发智论》中此“王”为“有取识”。《杂阿含经》中的“城主”所喻“识取蕴”,在玄奘译《发智论》中也是“有取识”。《杂阿含经》记载的“后有因”和“五种种子”所喻“取蕴俱识”,在《俱舍论》中称为有取识,《瑜伽师地论》记有以“止观双行”断灭“有取识”。
分别说部
分类
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者,合称六识。若单立意识,如称为“意地”,则余者称五识。
六识是佛教各部派共同承认的学说,大乘佛教基本上也接受这个学说。其他学说大体上都是基于六识说进一步发展而成。
八识
瑜伽行唯识学派一部分论师立八识学说,在六识之上,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合称八识。汉传佛教中,法相宗承袭了这个学说。
汉传佛教中,地论宗相州南道派,依《十地经论》和《楞伽经》,立六识、阿陀那识和阿赖耶识,为八识。
九识
瑜伽行唯识学派另一部分论师立九识学说,在六识之上,加上阿陀那识、阿赖耶识与阿摩罗识,合称九识。汉传佛教中,摄论宗和地论宗相州北道派持九识学说。
十识
汉传佛教文献记载,有人在九识(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之外,加入一切一心识,称为十识。
十一识
无著《摄大乘论》中提出十一识:
身识,即眼界等五内界;
身者识;
受者识;
彼所受识,又作应受识,即六外界;
彼能受识,又作正受识,即六识界;
世识,
数识,
处识,又作器识;
言说识;
自他差别识,又作自他异识;
善趣恶趣死生识。
对身者、受者识的含义及其与意界的关系,世亲和无性论师各有解释。对十一识的专门解释可参见题为真谛所译从《无相论》中节译出的《显识论》等。
识住
四识住
理论争议
一意识论与六识别体论
佛教各部派共同都有六识的学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者,各自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称为十二处、十八界或六六法。六识之间的关连,长期存在争议。许多佛教部派认为,六识是不同的个体。
但是一意识论者认为,六识只是假名,唯有一意识,对外分别扮演五识功能。瑜伽师认为,五识皆由于其背后的意识无间运转而升起。瑜伽行派有类似见解。《成实论》中,一心论者曾提出“五门一猴”的譬喻,汉传文献中还记载有主张“一猴六窗俱现”或“一猴游逸六窗”,显示了一意识论者的立场。
其主要争议点,在于五识是否有离意识之外的独立自体。
注释与引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