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西蒙·德·波伏娃奖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6
转发:0
评论:0
获奖者2013年:马拉拉·优素福扎伊2009年:百万签名,伊朗女权运动,旨在消除伊朗法律的性别歧视。孟加拉国作家塔斯莱玛·纳斯琳,荷兰女权主义者、作家和政治家阿亚安&mid

获奖者

2013年: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2009年:百万签名,伊朗女权运动,旨在消除伊朗法律的性别歧视。

孟加拉国作家塔斯莱玛·纳斯琳,荷兰女权主义者、作家和政治家阿亚安·荷西·阿里

授奖委员会

现在的授奖委员会由大约20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包括一些作家、社会学家、哲学家、记者以及政治家。 

朱丽娅·克里斯特娃是西蒙·德·波伏娃奖委员会的创立者和领导人。

委员会成员列表

Elisabeth Badinter,作家,哲学教授

Gerard Bonal,作家

Annie Ernaux,作家

Claire Etcherelli,作家

Elizabeth Fallaize,牛津大学法语教授

Madeleine Gobeil-Noel,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Michel Kail,发行人

Liliane Kandel,社会学家

Ayse Kiran,土耳其安卡拉Hacettepe大学的内科医生

Claude Lanzmann,电影制作者

Bjorn Larsson,作家

Liliane Lazar,作家,美国西蒙·德·波伏娃协会

Annette Levy-Willard,记者

Anne-Marie Lizin,政治家,曾任比利时参议院主席

Kate Millett,美国女权主义者

Yvette Roudy,曾任法国妇女权益部部长

Daniele Sallenave,作家、记者

Josyane Savigneau,Le Monde的记者

Alice Schwarzer,德国女权主义者

Annie Sugier,女权协会主席(association féministe)

Linda Weil-Curiel,律师

Anne Zelensky,妇女法案联盟主席(la Ligue du Droit des femme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蒙·波伏娃
生平青年时代波伏娃出生于巴黎一所富裕的公寓中,五岁时被送进了只为出生于好人家的姑娘而提供教育的学校。从小,波伏娃就凭借自己超群的才智而脱颖而出。一战后,波伏娃的外祖父古斯塔夫-布拉塞尔因破产而使银行倒闭,这使得波伏娃一家名誉扫地并家产散尽。波伏娃的父母不得不因此而搬进一栋阴暗,狭小的公寓。波伏娃目睹着父母之间的关系日渐恶化。她的整个童年时代时刻提醒着她是一个女子这个事实:波伏娃的父亲原本的希望是有一个儿子,并且把他培养成一位综合理工科学生。1925年,中学会考之后,波伏娃在法国巴黎天主教大学学习数学,在纳伊的圣玛丽学院学习文科。她在第一年得到了巴黎大学的一系列证书,涵盖数学,文学和拉丁语。第二年,她开始学习哲学,并在1927年6月获得了哲学证书。在1928年的春天,在获得伦理心理学科证书后,波伏娃最终拿到哲学文科学士学位,并与此同时,她开始着手编写一本有关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毕业论文。教师...
·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谁?法国作家波伏娃生平简介
1908年1月9日,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全名为西蒙娜·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父亲是法院的辩护律师,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奉者,父母均是天主教徒,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从小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困顿。因此,波伏娃的少女时代是在枯燥闭锁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在当时法国的第一高等学府巴黎高师读书时,她与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这些影响二战后整个思想界的才子们结为文友。1929年,大学毕业后她准备参加大中学教师学衔的哲学科考试,口试的合作搭档是萨特,最终成绩是萨特获得第一,西蒙娜获得第二。1931年,教育部委派西蒙娜娜·德·波伏娃到地中海滨的马赛去教书。1943年,出版处女作...
· 关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评价如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虽然中国缺少西方意义上的女权运动作背景,但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文论的涌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妇女文学界,这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均有明显的体现。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几乎都直接地运用了波伏娃的理论,或间接地受其影响。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出人头地的作家群中的一员,是划时代的前锋。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和她的斗争导致法国及整个世界女性和男性的醒觉。(法国总统密特朗评)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美国的声誉很高,远远超过萨特。她为全世界的妇女打开了一道门。她的《第二性》改变了全世界人类亿万人的命运。(美国女权运动家凯特·米列特评)波伏娃是个备受争议的人,保守主义者指责她敌视男性,无视男女差异,破坏传统家庭观,其结果势必造成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的增多,造成男女对立,社会矛盾增多;而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她的观点有平均主义之嫌,不仅如此,她还受到了一些女权主义者的批评。她的作品《第二性》曾经使她遭受到恶...
·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创作特点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创作风格
人的生命存在状况即本体论,一直是波伏娃关心的首要问题。她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死存亡的关系来考察精精神与肉体的融合与撞击。孤独感刺激波伏娃思考人的身体与思想、死亡和存在的偶然性。波伏娃运用爱的特例表明情感与永恒难以相互转化。爱的双方为了追求对方的超越把希望都寄托在:无法超越的处境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以超越他人作为晋升自我的阶梯。然而,超越是有限度的。使用“绝对自由”的特权任意逾越,以实现自我的永恒,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行为表面看似超越,实质上是走捷径。“长生不老”的东西,应该在生活中找到。依照波伏娃小说中的论断,人既无法实现意识和情感的超越,又不能寄希望于永恒,最后走向无尽的孤独。波伏娃不仅在人的个体生命观上是悲观的,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绝望的。人生是孤独的,生命和社会都没有出口和前途。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地遗忘,更新存在的感觉在对前辈的否定和克服中前行。永生的痛苦是人类的悲哀,...
·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个人生活是怎样的?她怎么和萨特在一起的
1929年,在法国的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哲学会考第一名,西蒙娜获第二名。这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娜二十一岁。而此时,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只是智力上的相互敬慕。据西蒙娜晚年回忆:他们一开始的恋情主要是字语的(ver-bol),而这“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考试结束后,萨特与西蒙娜的来往频繁起来。当西蒙娜准备到乡下家中去度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几天之内,他们间的关系从智力的讨论变化为肉体的吸引。西蒙娜后来回忆道:“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在乡间的日子里,西蒙娜极为苦恼。一个清晨,她的表妹跑进来轻轻告诉她:有个青年男子在田野里等她。果然是萨特。可是她的父母却无意邀请她的朋友共进午餐。靠着热心肠的表妹送食物,可怜的萨特在田野里孤独的捱过了几个夜晚。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