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嘉锡
生平卢家世居台湾台南市赤崁楼附近米街(现在台南市中西区新美街周围)上,卢父是汉学先生(教蒙塾的老师)。卢嘉锡1934年毕业照1934年毕业于中国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作学习。1944年在马里兰研究室参加美国国防研究工作。1945年返回中国,在厦门大学任教,后担任副校长等职。195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担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并兼福建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等职。1973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之后又提出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组装”设想等问题,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4年当选欧洲科学文艺文法学院名誉院士。1985年当...
生平
卢家世居台湾台南市赤崁楼附近米街(现在台南市中西区新美街周围)上,卢父是汉学先生(教蒙塾的老师)。
卢嘉锡1934年毕业照
1934年毕业于中国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作学习。1944年在马里兰研究室参加美国国防研究工作。1945年返回中国,在厦门大学任教,后担任副校长等职。
195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担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并兼福建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等职。1973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之后又提出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自兜”合成中的 “元件组装”设想等问题,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
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4年当选欧洲科学文艺文法学院名誉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曾任第三世界科学院理事会理事、副院长等职。
1987年卸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担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主席团名誉主席等职;同年,获伦敦城市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获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卢嘉锡还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等职。
2001年6月4日在福建福州病逝。
荣誉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另见
卢嘉锡家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中国化学家卢嘉锡出生
【历史上的今天】1915年10月26日,中国化学家卢嘉锡出生。卢嘉锡,福建厦门市人。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37年留学英国,1939年夏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旋去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燃烧与爆炸的研究工作。1945年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福州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他主要从事结构化学的研究工作并证实了佩内(Penney)和萨瑟兰(Sutherland)根据量子化学理论分析提出的氧化氢分子结构型,罗瑟洛(Lothrop)根据合成化学反应提出的二联苯分子结构,并对这个新型芳羟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分析。他定出了氮化硫及其一些衍生物的非过渡元素原子簇结构。他提出了固氮酶中钼铁蛋白非朊辅基固氮活性中心的MoFe2S3民网状原子簇结构模型,进一步发展成为孪合重烷型双立方烷的“福州模型”,受到国际上的好评。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
· 毛估大师 ——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1933年,在一次随机的考测之后,区嘉炜教授这样开导卢嘉锡,他显然注意自己最喜欢的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评分有点想不通。区教授教的是物理化学,平时挺喜欢考学生,评分也特别严格。这回出的考题中,有道题目特别难,全班只有卢嘉锡一个人做出来,可是因为他把答案的小数点写错了一位,那道题目教师只给了1/4的分数。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在理解了教师重扣的一片苦心之后,卢嘉锡思索着。从此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从而毛估一个答案的大致范围(数量级),如果计算的结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赶此仔细检查一下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因偶然疏忽引起的差错。<<1><2>
· “毛估大师”——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有人评说,日本的筑波城,不亚于美国的“硅谷”。魏可镁进研究所先是安排参观,参观各种设备,了解整个环境。他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这种感觉使他兴奋,但兴奋之后是更加冷静,因为他是中国访问学者,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中国学者的水平。在科技领域里,日本人的眼里只有美国人,他们瞧不起中国人的。魏可镁在研究所里面开始工作时,就敏感地注意到这股味道。他一开始做实验,那位课长就像跟踪盯梢似的,经常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背后,生怕他弄坏了设备似的。有一两次,在学术讨论中,他就实验的做法发表了一些意见,但那位课长不屑地挥挥手,意思是:照他的做,不用多嘴!大概,这位课长只当魏可镁是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公费出国旅游的。殊不知,站在他面前的这位衣着朴素,外表一点也不显山露水的中国学者,科研上已卓有成就,在中国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魏可镁的成就,在访问学者的表册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大...
· 余嘉锡
生平光绪十年正月十三日出生于河南商丘,少年勤学,十四岁作《孔子弟子年表》,十五岁注《吴越春秋》,十七岁始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日夜读之不厌”,时有所疑,常取旧书加以考证,开始撰写《四库提要辨证》,用勤五十余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人。辛亥革命后,自号狷庵。后在赵尔巽家教授,同时审阅《清史稿》。1927年夫人陈福彩去世,亲作墓表,竟不再娶。1942年冬,兼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脑溢血,全身瘫痪。1955年除夕病逝北京,葬于北京阜成门外西黄村福田公墓。著作《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汉书艺文志索隐》《元和姓纂校补》
· 余嘉锡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号狷庵,今鼎城区长茅岭乡人。父嵩庆,字子激,清光绪二年(1876)进土,官于河南商丘。嘉锡出生于父亲任所,自幼禀受庭训,立志著述,十四岁作《孔子弟子年表》,十五岁注《吴越春秋》。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举人。后人京,选为吏部文选司主事,丁父丧回籍。清末停科举,立学校,应常德官立中学、西路师范学堂之聘,教授文史。辛亥以后,乡榜同年谭延岂督湘,电请出山,共济时艰,嘉锡竟辞不往。于是取“有所不为”之义,自号狷庵。1927年到北京,馆于赵尔巽家,教授赵氏弟子,同时审阅《清史稿》,得以清史馆馆长柯劭态为师。期间,夫人陈福彩竟以三十九岁猝逝,遭受切肤之痛。亲撰墓表,称夫人“清闲贞静,出于天生。恕以接人,仁能及物。鞠躬尽瘁,十有九年,存孤健绝,功在宗祀。生叹薄祜,殁有遗恨”。情辞悱侧缠绵,衷怀眷恋,誓不再娶,鳏居凡三十年。1918年,余嘉锡弃家偕子余逊到北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