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轨道
用途
闪电轨道的原始用途是供闪电型(Molniya)通讯卫星使用。1964年曾二次试图发射人造卫星到此轨道,但结果都不成功。后来在1965年4月23日第一次成功的发射人造卫星Molniya 1-01 到闪电轨道。早期的Molniya-1人造卫星是要供长程的军事通讯使用,但因人造卫星本身寿命不长,需要定期的汰换。Molniya-2人造卫星除了供军事使用外,也供民用广播用,例如涵盖整个苏联的卫星电视系统 Orbita ( 英语 : Orbita ) 。后续也陆续改为Molniya-3的人造卫星。
有些苏联的间谍卫星也在经过调整闪电轨道上运行,其闪电轨道已有调整,使其远地点对应美国本土。虽然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也可监控美国本土。但以前苏联的感测技术会需要高对比的观察角,只有在高纬度地区的卫星才能胜任,如监控美国导弹的AKO早期预警系统即为一例。后来由于感测技术的提升,这类系统已经可以配合地球静止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运作。
特点
前苏联的许多领土(包括俄罗斯)均位在高纬度地区。若地球静止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要发射讯号到这些地区,由于其大气圈的入射角较大,需要耗费许多的能量才能将讯号发射到高纬度地区,这在能源只依赖太阳能的人造卫星是很大的问题。而闪电轨道上的卫星许多时间在高纬度地区的上空,发射讯号时需要的能量较小。在远地点前后三个小时内,卫星的 星下点 ( 英语 : sub-satellite point ) 位在北纬55.5度,且对于与远地点同侧,纬度高于北纬54.1度的所有地区,卫星仰角均大于10度,对于纬度高于北纬49.2度的地区,卫星仰角均大于5度。
另一个好处是相较于地球静止轨道,发射人造卫星到闪电轨道所需的能量较小。不过缺点是地面站需要一个可调整方向的天线来追踪卫星,且卫星每天需通过有高能辐射的范艾伦辐射带四次,必须要有制造抗躁能力设备的技术累积。
另见
椭圆轨道
冻原轨道
轨道列表 ( 英语 : List of orbits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