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湛
生平袁湛年轻时与弟袁豹同得从外祖父谢安赏识,谢安更将侄儿谢玄的女儿嫁了给袁湛。袁湛早年历任卫军行参军,员外散骑,通直正员郎,中军功曹等职。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击败司马元显后任太尉并执掌朝政,以袁湛参其军事,袁湛在桓玄掌政时又历任中书黄门侍郎及抚军将军桓脩的长史。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任命袁湛为自己的咨议参军。后迁尚书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侍中,并以随同征讨桓玄的功劳而封晋宁县五等男。后又历任太尉长史,左民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后又外任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任内处事和洽适当,得当地官民称许。后入朝补中书令,又曾外任吴国内史,亦秩中二千石。义熙十二年(416年)升尚书右仆射、本州大中正。同年以兼太尉身份与兼司空范泰一同授予刘裕宋公、九锡礼遇。其时刘裕正进行北伐,袁湛等人就随军至洛阳。当时众人在洛阳,范泰等人都认为他们任务还未完成,不应该拜谒洛阳的晋帝皇陵,不过袁湛就自行去拜陵...
生平
袁湛年轻时与弟袁豹同得从外祖父谢安赏识,谢安更将侄儿谢玄的女儿嫁了给袁湛。袁湛早年历任卫军行参军,员外散骑,通直正员郎,中军功曹等职。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击败司马元显后任太尉并执掌朝政,以袁湛参其军事,袁湛在桓玄掌政时又历任中书黄门侍郎及抚军将军桓脩的长史。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任命袁湛为自己的咨议参军。后迁尚书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侍中,并以随同征讨桓玄的功劳而封晋宁县五等男。后又历任太尉长史,左民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后又外任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任内处事和洽适当,得当地官民称许。后入朝补中书令,又曾外任吴国内史,亦秩中二千石。义熙十二年(416年)升尚书右仆射、本州大中正。同年以兼太尉身份与兼司空范泰一同授予刘裕宋公、九锡礼遇。其时刘裕正进行北伐,袁湛等人就随军至洛阳。当时众人在洛阳,范泰等人都认为他们任务还未完成,不应该拜谒洛阳的晋帝皇陵,不过袁湛就自行去拜陵,得当时人赞美。
义熙十四年(418年),袁湛去世,获赠左光禄大夫。至元嘉元年(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立了袁湛女袁齐妫为皇后,袁湛以皇后父亲获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为晋宁敬公。
逸事
谢绚是袁湛外甥,曾经在公事场合对袁湛不礼。谢绚父谢重亦对他的一众舅父并不尊敬,袁湛于是严肃的说:“汝便是两世无渭阳情。”指斥谢重和谢绚两代都没有舅甥之情。谢绚听后面有愧色。
家庭
妻妾
谢氏,袁湛妻,谢玄女。
王氏,地位卑贱,生袁齐妫,后获宋孝武帝追赠豫章郡新淦县平乐乡君。
子女
袁淳,早卒
袁齐妫,庶女,嫁刘义隆,南朝宋文元皇后。
参考资料
《宋书·袁湛传》
《南史·袁湛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湛氏与湛水、湛城、湛坂的关系
《路史》的记载“河阳轵有湛水,傍有湛城,襄十六年有湛阪,以为襄城之。昆阳北有湛水,后有湛氏。”根据《路史》,先有湛水后有湛姓,湛城、湛阪都是因湛水而得名。也要注意,以湛水为姓,是湛姓其中一个起源,不是全部。至于以水还是以国为姓更早,又是一个问题。轵,地名,在河南省济源市南5公里,今有轵城镇。《路史》:南宋罗泌撰,共47卷,前记9卷,后记14卷,国名记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此书为杂史。路史,即大史之意,记述了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取材繁博庞杂,是神话历史集大成之作。《周礼•夏官司马》的记载“河南曰豫州,其浸颖湛。”“浸”是灌溉的意思,“颖”即颖河,“湛”即湛河,可见在夏商周三代,湛河是中原主要的可用于灌溉的河流。《周礼》: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
· 伏湛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汉桓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
· 磅湛
气候
· 湛温
湛温:五代时光州人。仕闽。王延翰时为御史大夫、国子祭酒。王审知养子延禀与延翰有隙,遣使来探虚实。延翰命温往饯,且鸩之。温惧争斗,道经高安山西岭,饮鸩自毙。国人哀之,名其岭为祭酒岭。对于湛温的史料记载,在《闽都记》和《过祭酒岭湛温基》有提及。《闽都记》:”温事闽王延翰,为祭酒。翰使温鸩其弟,即建州(现建欧)刺史延禀。温恐其兄弟从此多衅,自饮鸩卒。闽人哀之,葬于此,即名其山。昔路逾岭而趋,后因明总制张经营葬其父,辟路四间,以达行者。”明徐火勃《过祭酒岭湛温基》诗:”大夫饮酒鸩伪闽时,古墓榛芜问不知。岭路即今传祭酒,行人下马看丰碑。”
· 江湛
生平江湛初任著作佐郎,又先后任司徒刘义康的行参军,左将军刘义宣的功曹,司徒主簿及太子中舍人。当时司空檀道济想为儿子向江湛妹妹请婚,但江湛不肯,刘义康亲自下命令也不听,当时人遂看重他坚定意志的精神。时刘义康欲亲近他,然而江湛反求外任作回避,出任武陵内史。后历太子中庶子及尚书吏部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江湛任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刘诞的长史,兼南东海太守,州事都由江湛管理。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江湛获征入朝当侍中,领本州大中正,得掌机密重任。后迁左卫将军,又在改选国子学职位时与何攸之同领博士。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江湛迁吏部尚书,身居要位。同年,宋文帝意图北伐,江湛、王玄谟及徐湛之等人都同意,文帝遂不理大部分朝臣的反对意见,执意出兵。可是,该次北伐遭遇失利,当年年末魏军更南攻至长江北的瓜步山,声言要南渡。时建康戒严,江湛兼领军,主理军事处分。不久魏帝请联姻休兵,文帝召了众臣讨论,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