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伦敦眼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6
转发:0
评论:0
历史夜晚的伦敦眼伦敦眼本是英国为庆祝2000年的来临而兴建的暂时性建筑,原定5年后拆卸。不过她极受英国人及游客欢迎,截至2002年7月,伦敦眼已累积总乘坐人次达850万。当地市议会(LambethCouncil)于是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2005年5月19日有报导指伦敦眼其中部分资助所用土地的业主SouthBankCentre,要把租金由每年6万5千英镑加到250万镑。持有者2006年杜莎集团(英语:TheTussaudsGroup)(TheTussaudsGroup)从另外两个伦敦眼的共同持份股东英国航空和建筑师事务所马克思·巴菲尔德(英语:MarksBarfield)(MarksBarfield)手中买下了伦敦眼的所有权。2007年,默林娱乐收购杜莎集团,伦敦眼的经营也连带转移至墨林娱乐手上,并更改冠名成为默林娱乐伦敦眼(TheMerlinEntertainmentsLondonEye)...

历史

伦敦眼

  夜晚的伦敦眼

伦敦眼本是英国为庆祝2000年的来临而兴建的暂时性建筑,原定5年后拆卸。不过她极受英国人及游客欢迎,截至2002年7月,伦敦眼已累积总乘坐人次达850万。当地市议会(Lambeth Council)于是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2005年5月19日有报导指伦敦眼其中部分资助所用土地的业主South Bank Centre,要把租金由每年6万5千英镑加到250万镑。

持有者

2006年 杜莎集团 ( 英语 : The Tussauds Group ) (The Tussauds Group)从另外两个伦敦眼的共同持份股东英国航空和建筑师事务所 马克思·巴菲尔德 ( 英语 : Marks Barfield ) (Marks Barfield)手中买下了伦敦眼的所有权。2007年,默林娱乐收购杜莎集团,伦敦眼的经营也连带转移至墨林娱乐手上,并更改冠名成为 默林娱乐伦敦眼 (The Merlin Entertainments London Eye) ,直到2014年9月由可口可乐英国分公司与墨林娱乐签约包下伦敦眼的冠名权,并于隔年1月正式启用 可口可乐伦敦眼 的新命名。

建筑设计团队

大卫·马克思David Marks 以及 朱莉亚·巴菲尔德 Julia Barfield,因为参与一个设计竞赛,在竞赛后克服种种障碍、说服主管机关、押上自己的资产,并找到英国航空作为资金来源,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付之于实现,才让今日的伦敦眼建造起来。 整个设计构想起缘于1993年的一个为了迎接千禧年的伦敦地标设计竞赛。原始想法是竞赛结果只会被公布于报纸,并没有承诺要在任何特定的地点依据赢得首奖的设计付之实现。最终,没有人赢得这个设计竞赛,因为主办单位的裁判们认为没有看到够好的设计,所以奖项从缺。这对夫妻不认同裁判结果,始终认为自己的设计构想十分卓越,决定要在泰唔士河南岸付之实现,锲而不舍努力奔走去一一说服,地方议会,泰唔士河南岸中心,伦敦市等等任何跟泰唔士河相关的政府机构,说服的过程长达数年,充满困难与否定。 最后要把整个伦敦眼结构由河面的水平位置拉起90度成为垂直位置,还发生众所瞩目之下,钢缆绳断掉的窘状,因为英国航空是主要计划的赞助商,维珍集团执行长Richard Brandson还对此事加以嘲笑,在伦敦眼上方施放气球写着“英国航空站不起来! BA can"t get it up!”。 。 大卫·马克思David Marks 以及 朱莉亚·巴菲尔德 Julia Barfield后来成立 马克思·巴菲尔德 ( 英语 : Marks Barfield ) (Marks Barfield)建筑师事务所,作品还有邱园(Kew Garden)里的树顶步道(Treetop walkway)。

很多人对伦敦眼的设计有所贡献,主要的设计团队除了大卫·马克思David Marks 以及 朱莉亚·巴菲尔德 Julia Barfield外,还有Frank Anatole,Steven Chilton,Nic Bailey,Malcolm Cook,Mark Sparrowhawk 等等主要建筑设计师 。

设计理念

城市的地标,需要有一个能让众人远眺整个城市的有特色的建筑物,比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巴黎的铁塔,都是如此,都能让群众登高望远一览城市天际线。

要有特色有辨识度,所以设计团队不认为要再造一座铁塔,铁塔比不过巴黎铁塔。伦敦眼的设计师从这里构思设计,他们察觉出伦敦缺乏一个可以容纳群众的观景台,用一个巨大的摩天轮把大众载运到一定的高度远眺,在慢慢旋转的过程,摩天轮可以让很多民众同时欣赏整个伦敦美景。整个伦敦眼的工程设计由单边的A型支柱支撑,让整个摩天轮悬吊在泰唔士河上。 如前所述,原始设计直径为500英尺,可以悬挂60个观景座舱(Pods, Passenger Capsules),为了让景观不至于被其他的座舱遮蔽,设计团队最后决定减少座舱数目至32个,刚好代表着伦敦的32个城镇,高度缩减为433英尺。

交通

乘坐伦敦地铁前往伦敦眼,可于滑铁卢站或西敏站下车步行数分钟即可到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伦敦
历史欧洲裔人在18世纪接触此处前,现伦敦一带原为中立原住民族(NeutralNation)和奥达瓦(Odawa)/欧及布威族(Ojibwa)的聚落。考古研究发现原住民族在此处栖息了至少1万年。1793年,上加拿大副总督闪高(JohnGravesSimcoe)选择此处为该殖民地的首府,并打算将此处命名为“佐治拿”(Georgina)以纪念国王佐治三世,但建议被总督多彻斯特否决。此处的聚落待到1826年才设立村级行政区划,并以英国首都之名取名为“伦敦”。伦敦没有像闪高预期般成为上加拿大的首府,却成为首府约克(即现多伦多)以西地域的行政中心。汤玛士·塔尔博特上校(ThomasTalbot)获任为该地区的首席殖民官,主管了该带的土地勘探并筹建了西安大略半岛地区的政府办公建筑群,伦敦村和西南安大略的其他聚落因此得益。1837年上加拿大起义期间,伦敦是托里派(Tory,即支持政府的一方)的主要阵营之一...
· 内伦敦
1963年伦敦政府法案(ILEA版)196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1963年伦敦政府法案》(LondonGovernmentAct1963)废除了原本的伦敦郡、将伦敦郡下属的行政区升级为自治市,并将这些自治区合称为内伦敦。该法案所定义的内伦敦大致与伦敦郡的范围一致,唯一的例外北伍利奇(英语:NorthWoolwich)(NorthWoolwich)原本是伦敦郡的一部分,但在该法案中却被划归在外伦敦的范围。1990年4月1日内伦敦各自治市的教育主管单位进行整合,组成单一的内伦敦教育局(英语:InnerLondonEducationAuthority)(InnerLondonEducationAuthority,ILEA),是目前主要使用伦敦政府法案所定义区域范围的单位。除了改为单一的教育主管组织外,将伦敦市也纳入管辖范围是ILEA版的内伦敦与1990年之前的内伦敦定义不同之处。在此定义下的内...
· 伦敦影展
历史伦敦影展始于1953年。影评人们认为如戛纳影展、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一般,伦敦应有属于自身的影展活动。同年,英国电影协会选在国家电影院(BFI南岸剧院前身)开幕后一天的10月16日举办第1届伦敦影展。最初设立的目标是期许成为“影展中的影展”,从优秀的作品中遴选出更优秀的作品,范围甚至涵盖戛纳影展与威尼斯影展的评选。首届影展由黑泽明、萨雅吉·雷、小津安二郎、卢奇诺·维斯孔蒂与安德烈·华依达等人评选出15至20部电影。除了自诩为“影展中的影展”,伦敦影展之于今日影坛的意义在于发掘重要且令人振奋的电影人才。影展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专业人士与新闻媒体,然而更重要的是提供影迷在影展的交流平台有一睹为快的机会。奖项奖项无资深与新进影人之分。萨瑟兰奖(TheSutherlandTrophy)格利尔森奖(TheGriersonAward):颁发给最佳长篇纪录片。自2009年起,将以下奖项独立成为...
· 北伦敦
外部链接TimeOuteditors.NorthLondonvSouthLondon-Thedebate.TimeOutLondon.1May2009.AlanRutterandPeterWatts.NorthLondonvSouthLondon-Thedebate.TimeOutLondon.13December2005.
· 南伦敦
外部链接TimeOuteditors.NorthLondonvSouthLondon-Thedebate.TimeOutLondon.1May2009.AlanRutterandPeterWatts.NorthLondonvSouthLondon-Thedebate.TimeOutLondon.13December2005.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