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新咏
版本
今日可见的最早刻本,是南宋的陈玉父序刻本,分十卷,收有六百九十首诗。后来明代的许多刻本,都是根据陈玉父本刻印的。但不知何时,这些本子中搀入了一百七十九首诗,全书成了八百六十九首诗。直到明末吴郡赵均得到宋本,才知是后人加入。于是赵氏仿宋本刻印行世(仍保留那一百七十九首),这就是赵氏寒山堂刻本。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本的《玉台新咏》,就是用这个本子影印的。
清朝康熙年间,吴江秀才吴兆宜见到宋陈玉父刻本,便用宋本与赵氏寒山堂本互校,进行文字讹误的改正,并把后人增入的一百七十九首诗移至每卷末尾,作为附录。同时,吴兆宜又做了十卷的《玉台新咏笺注》,包括作者简介、作品题解和字词笺释三部分。之后,乾隆时的程琰用明嘉靖年间刻本与吴本对校,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稻香楼刻版印行。现在所看到的吴注本基本上都是经过程琰修订的。到了1985年,吴注《玉台新咏笺注》经穆克宏点校,对正文和注文都做了大量的校正,书末附上各种版本的序跋,由中华书局出版。
另有光绪五年(1879年)的宏达堂刊本,1935年世界书局标点排印了这个注本,并附入明郑玄抚的《续玉台新咏》,此收录了陈代和隋代的一些玉台体诗歌,可作为研究这一时代文学源流的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邬国平:《〈玉台新咏〉张丽华撰录说献疑——向章培恒先生请教》,《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章培恒:《再谈〈玉台新咏〉的撰录者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
牛继清、纪健生:《玉台新咏》是张丽华所“撰录”吗?——从文献学角度看《〈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
潘树广主编:《中国文学史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