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博尔扎诺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8
转发:0
评论:0
市区波尔查诺的气候图波尔查诺被分为五个市区,每个市区又可以被分为多个历史上的小市区,这些小市区过去是独立的镇。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个周边的镇被合并到波尔查诺,这两个镇至今为止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历史上的波尔查诺只有今天的老城区的一部分那么大,虽然如此到1910年为止约45%的居民住在那里。历史古代和中世纪早期波尔查诺大教堂波尔查诺空照波尔查诺市政大厦在中世纪早期波尔查诺的谷地由于多沼泽和经常发大水无法居住,但是在罗马时期在今天的大教堂附近就已经有过一个居民点了。这个居民点是在一个叫做德鲁苏斯桥(PonsDrusi,以德鲁苏斯命名,可能他在去征服日耳曼人的路上经过这里)的军事据点边上建立的。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座基督教早期教堂以及一些建筑物。这个居民点可能叫Bauzanum,它可能是以一名最早在这里定居的居民命名的(可能叫Bauzus或者类似的名字)。那个军事据点可能建在一座跨越伊萨尔科河的...

市区

博尔扎诺

  波尔查诺的气候图

波尔查诺被分为五个市区,每个市区又可以被分为多个历史上的小市区,这些小市区过去是独立的镇。

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个周边的镇被合并到波尔查诺,这两个镇至今为止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历史上的波尔查诺只有今天的老城区的一部分那么大,虽然如此到1910年为止约45%的居民住在那里。

历史

古代和中世纪早期

博尔扎诺

  波尔查诺大教堂

博尔扎诺

  波尔查诺空照

博尔扎诺

  波尔查诺市政大厦

在中世纪早期波尔查诺的谷地由于多沼泽和经常发大水无法居住,但是在罗马时期在今天的大教堂附近就已经有过一个居民点了。这个居民点是在一个叫做德鲁苏斯桥( Pons Drusi ,以德鲁苏斯命名,可能他在去征服日耳曼人的路上经过这里)的军事据点边上建立的。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座基督教早期教堂以及一些建筑物。这个居民点可能叫 Bauzanum ,它可能是以一名最早在这里定居的居民命名的(可能叫 Bauzus 或者类似的名字)。那个军事据点可能建在一座跨越伊萨尔科河的桥边上,位于今天的卡奈德附近。在民族大迁徙期间这个居民点被放弃,人们搬到高处容易防守的地方。那个时候可能在山上有过一座名为波尔查诺的城堡。七世纪的时候当地的确有过一个名为波尔查诺的巴伐利亚伯爵的记载。此前住在当地的是说拉丁语的罗马人,有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受伦巴底人控制。巴伐利亚公爵塔西洛三世在这里决定设立一座修道院。今天这座修道院只有一座维吉利教堂还遗留下来,它是波尔查诺最老的依然存在的教堂。该教堂的名称说明它是由罗马人或者伦巴底人建造的,因为圣维吉利是特伦托的主教。

中世纪和近代

博尔扎诺

  街容

巴伐利亚人接管这个地区后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伯爵领地,后来这个领地被规入特伦托的主教领地。特伦托的主教们把居民点又移到谷内,并且设立了一个市场。

自从它的建立以及800年前被提升为城市开始波尔查诺始终是一座商业城市。它当时位于威尼斯和奥格斯堡的大道上。每年在市内举行四次博览会,当时南北都有商人来参加。因此1635年设立商业法庭,在市场期间由两名德国人和两名意大利人组成。

博尔扎诺

  商业博物馆是市内唯一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是过去的商业法庭

博尔扎诺

  伊萨尔科河

波尔查诺的谷地内有约40座城堡设施,是欧洲城堡最密集的地方。从12世纪开始贵族就开始在高处建造城堡来显要他们家族的势力和财富。它们既有政治意义,同时又起司法和收税的作用。税收大多数是以自然产品交付的,因此城堡内有牲畜的圈和放粮食和酒的仓库。中世纪后期政治权利逐渐移到波尔查诺、梅拉诺等城市和领地首府蒂罗尔宫(约1420年开始领地的首府迁到因斯布鲁克)去了。同时市场和货币经济开始发展,因此在14和15世纪里波尔查诺周围的城堡发生了变化。它们中许多被废掉了。一些其它的城堡则被改建为哥特式或文艺复兴式的宫殿了。

当时富有的市民也为自己树了不少碑。比如大教堂里座位的数目比维罗纳和慕尼黑之间任何教堂的都要多。1388年一个商人家族还试图收买一座宫殿来挤身入贵族之列。

20世纪

博尔扎诺

  1930年代的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战胜了奥匈帝国,1918年波尔查诺随南蒂罗尔首先被意大利占领,后来被并入意大利。在主义时期中许多南部的意大利人被移居到波尔查诺,而许多说德语的波尔查诺只有外迁或者彻底意大利化这两个选择。

为了加快意大利化和给意大利人创造就业可能性,在波尔查诺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市内居民数量骤增。为意大利的移民建造了乡村风格的、带一个院子的房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共和国在授予南蒂罗尔自主权之前也继续推广这些政策。今天当地约75%的居民是以意大利语为第一语言的。1928年政府在市内建造了一座凯旋门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的标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了南蒂罗尔,在这里设立了一座。通过该共有13列载有意大利犹太人和抵抗者的列车被送往东欧的。德军在阿尔卑斯山脉前麓的指挥部也设在波尔查诺。

博尔扎诺

  穆索里尼时期建造的火车站

至今为止德语居民和意大利语居民之间的共处依然不是非常太平,有时也很紧张。比如市政府将胜利广场改名为和平广场后一些党派发起了一个市民共投,最后2003年该广场又被改回胜利广场了。

1964年波尔查诺成为扩张到整个南蒂罗尔的教省的主教驻地。

1991年在南蒂罗尔的阿尔卑斯山脉内发现的冰人奥茨被存放在波尔查诺的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中。

经济

根据2001年10月22日的统计数据波尔查诺市内共有61,376名职工,分在11,672个企业内。其中公共企业共有315个,有13,835名职工,占相当大的比例。非牟利机构有2,308名职工。波尔查诺是南蒂罗尔职工数目最高的地方(梅拉诺占第二位,有35,000名职工)。

波尔查诺还是南蒂罗尔最大的葡萄酒产地。

交通

波尔查诺位于意大利22号高速公路上,因此是处于一条南北大动脉上。从这里向北可以直接到达因斯布鲁克和慕尼黑,向南到达米兰、威尼斯和罗马城。一条铁路通往梅拉诺,此外它还有一座机场。地区性的公共汽车开往南蒂罗尔所有地区和山谷。过去市内和近郊的公共交通是通过有轨电车联系的,最早的有轨电车是1909年开设的,但是1948年又关闭了,最晚的有轨电车是1966年关闭的。两个近郊的镇是通过缆车联系的。今天市内交通由烧天然气的公共汽车完成。老城区内禁止开私人汽车。除此之外在近年来市内和市周围的自行车路不断完善。这些自行车路全部是双向的。由于其系统完好市内的自行车占总交通量的23%。

文化和教育

由于波尔查诺市内居民使用三种语言(德语、意大利语和拉登语)以及拥有不同的信仰因此市内有许多学校。

1954年南蒂罗尔文化研究所成立。

波尔查诺自由大学于1998年开设,它提供三种语言(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的学业,此外市内还有一个波尔查诺欧洲科学院,其重点是少数民族语言和环境科学。另一座高等学校是卫生职业高校。

音乐

2008年波尔查诺的铜管乐队代表南蒂罗尔参加奥地利吹奏乐比赛并获得第一名 。

现状

自从波尔查诺自由大学建立以来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内的酒店和文化生活变多了,但是也导致了一些当地居民的不满。2005年春和夏一些酒店甚至不得不提早关门。

此外越来越多的外国移民来到波尔查诺。由于波尔查诺本来内部就已经有德语和意大利语居民之间的矛盾,因此他们的进入更加加剧了不和。2004年成立了一个外国人顾问委员会来参谋市议会。

2004年在市郊建造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的计划终于彻底被推翻。在火车站内设立一个购物中心的计划至今为止也未能实现。南蒂罗尔的城市布局方针限制在市郊设立大型市场,而是促进市中心的贸易。

从2004年开始在市内建造两座大型电影院,2005年一座老电影院关闭。目前市内只有四个放映场以及一些偶尔放映电影的场地。每年四月市内举办“波尔查诺电影日”。

2005年5月的选举中产生的市长属于自由之家,而议会的多数党派则是橄榄树联盟与南蒂罗尔人民党组成的联盟。2005年6月市长因此被免职,在11月6日的选举中中左联盟的候选人在第一轮以50.36%的票数获选,最强党为南蒂罗尔人民党,获得了50个市议员席位的11席。

友好城市

博尔扎诺

匈牙利索普朗(1990年)

名人

维希·图伊勒,作曲家(1861年—1907年)

克劳斯·迪比亚西,跳水运动员(1947年—)

安托内拉·贝鲁蒂,自行车运动员(1968年—)

塔妮雅·卡尼奥托,跳水运动员(198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拉扎尔·卡诺
著名后代长子尼古拉·卡诺为热力学之父及热机理论之建构者。(见卡诺循环)次子伊波利特·卡诺,为法国政治家。孙子玛利·卡诺(伊波利特·卡诺之子)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第四任总统。参见条目卡诺定理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早年的生活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图尔市的一个市民家庭。其父是农民,为人善变,靠着巧妙的钻营,迅速累积财富,母亲萨朗比埃是巴黎银行家的女儿,她的信念是“财富就是一切”。巴尔扎克是个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图尔近郊,由一个宪兵的妻子抚养,长大后进入旺多姆教会学校寄读,巴尔扎克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他说:“我从来没有母亲,她实在太可怕了。”从少年时代巴尔扎克便开始博览群书。1813年中学毕业后,巴尔扎克按父亲的意愿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而是旁听了很多文学院的课程。同时,他还进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这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积淀对巴尔扎克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他开始构思《人间喜剧》的契机便是受法国生物学家布丰构建动物世界博物全书的影响。巴尔扎克读大学期间,父母为了让他尽早熟悉未来职业,曾先后安排他在一位诉讼代理人和一位公证人的事务所见习。...
· 策扎尔·安东诺维奇·居伊
参见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 奧利弗·博扎尼奇
荣誉俱乐部澳洲职业足球联赛冠军:2011/12年澳洲职业足球联赛季后赛冠军:2012/13年国际赛东南亚U19青年锦标赛冠军:2006年对外连结OzFootballprofileFCLuzernprofile(德文)
· 扎赉诺尔蘑菇山发现古墓群
日前,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在文物保护巡查时,在该区蘑菇山取土断[注: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面上发现了疑似古墓群,立即进行了现场保护,并逐级上报上级文博部门。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注:蒙古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第一工作队、呼伦贝尔市博物院、满洲里市文物管理所、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发掘组对该墓群进行清理保护发掘工作。日前,考古清理工作已结束,共清理6座墓葬,编号为M2-M7,收集出土文物百余件。据悉,该古墓群葬式极为丰富,均为土坑竖穴墓,有儿童墓、武士墓、二次葬及双人葬,随葬的陶罐、陶壶多放在头骨顶部或两侧。棺木均已腐朽,除二次葬的M6、M7出土了完整的人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