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
概述
小头畸形与正常比例图
寨卡病毒与登革热,黄热病,日本脑炎和西尼罗河病毒有亲属关系。它会引发类似温和的形式的登革热的症状,由休息与症状治疗,目前还无法通过药物或疫苗来预防。寨卡病毒经由母亲传染给孩子,新生婴儿感染此病毒可能导致小头畸形,而成人感染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亦可能有所关联。
在2016年1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受影响的国家名单,包括强化注意事项,建议孕妇考虑推迟旅行的旅行指南。其他国家的政府或健康部门也很快发出类似的旅行警告,而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牙买加建议女性推迟怀孕,直到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风险。
寨卡病毒有包膜呈二十面体,就像是与它有亲属关系的其他病毒,并且具有不分段,单股正链RNA基因组。这是与斯庞德温尼病毒(Spondweni virus)密切相关的病毒,是斯庞德温尼病毒病毒进化枝两种病毒之一。
该病毒最早在1947年4月由黄热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从被放置在一个笼子中的猕猴分离出,地点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附近的兹卡森林。随后在1948年1月在同一地点,从非州斑蚊第二次被分离出来。在1952年当猴子出现发烧症状,研究人员从它的血清中分离出传播病原体,这是第一次描述为寨卡病毒。在1968年它首次从尼日利亚人分离出来。从1951年到1981年人类感染的证据是从其他非洲国家如中非共和国,埃及,加蓬,塞拉利昂,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以及在亚洲的部分地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都有报导。
寨卡病毒有非洲裔和亚洲裔两个谱系。演化学研究显示,在美洲蔓延的病毒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菌株密切相关。寨卡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从最近序列调查初步结果,在公共领域发现了一个在非结构蛋白1密码子可能的变化,这可能会增加在人体中病毒复制的速度。
感染症状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并不为人所知,但可能为几天。其病症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相似,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眼窝痛以及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持续2-7天。
2013-2014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了首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当时还同时出现了登革热疫情,国家卫生当局在此期间报告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非正常上升。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身体免疫系统侵袭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而出现的病情。它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并可影响任何年龄的人。尚不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该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胳膊和腿酸麻。如呼吸肌受到影响,则可发生严重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受格林-巴利综合征影响的大多数人会痊愈,有些人可能会继续感到身体无力等。
2015年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当局发现在普通民众中间发生的寨卡病毒感染有所上升,且在巴西东北部出生并患有小头症的婴儿数量出现增多情况。对寨卡疫情开展调查的机构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
传播方式
埃及伊蚊为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
主要是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后,经过约3-12天的潜伏期后,约五分之一感染者会发病出现症状。感染者在发病时期,血液中存在寨卡病毒,此时如再被病媒埃及斑蚊叮咬,病毒将在病媒埃及斑蚊体内增殖,约10天左右,病毒进入埃及斑蚊的唾液腺,就具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而当埃及斑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这个健康的人就会感染寨卡病毒。此外,也可能经由、垂直传染(在怀孕期间由母亲传染给胎儿)而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该病毒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过仍需更多研究以确认性传播是否为兹卡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 在2016年1月25号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Laura Rodrigues教授于2016年1月25号强调发展寨卡病毒疫苗的重要性,应该如同德国麻疹疫苗一样给予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接种以防止怀孕时受到病毒感染而导致畸胎。在疫苗出现前,对于想要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而言应该小心被蚊虫叮咬以及避免前往高风险的疫区。
参见
寨卡病毒疫情 (2015年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