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溉
参考书目《梁书·到溉传》《南史》卷二十五
参考书目
《梁书·到溉传》
《南史》卷二十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灌溉
概论灌溉所需的水源可以是附近也可以是距离比较远的水体甚至冰雪,例如河流、泉水、湖泊、地下水、井、积雪等,可以直接引入农田或先储存在水库或蓄水池中,取决于是否是季节性降雨或水源的远近,也可以将建筑屋顶或没有农田的山区雨水储存起来,为以后灌溉使用。如何从水源引入水,并将水引入农田,有多种灌溉技术,主要目的是将水不多不少地平均分配给整个田地中的每一株植物。历史从公元前60世纪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类已经采用灌溉技术,在古埃及12王朝的法老已经将湖泊当作灌溉用的贮水库,贮存每年尼罗河泛滥的水用于干旱季节灌溉农田。在秘鲁的安第斯山中,考古学家发现了3条水渠,是公元前4000年、3000年和9世纪的,是美洲已知最早的灌溉系统,在公元前4000年的那条水渠下面可能还有一条公元前5000年的水渠。古代波斯(今伊朗)亦有灌溉技术,可追溯到前6千纪,公元前800年的古代波斯所使用的坎儿井是现在还在使用的...
· 韩溉
韩溉,唐代江南诗人,代表着《松》、《柳》、《句》、《鹊》、《水》、《竹》等。
· 古诗-昝公溉
晚泊昝公溉,船头余落晖。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 历史解析——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虽然在秦汉时期,有90%的人口从事着农业生产,但是很少有关于农民的史料记载。知识精英们更喜欢描写五彩斑斓而又充满乐趣的城市生活以及朝廷的明争暗斗。农村的生活维系于土地之上,散发着粗鲁和野蛮的味道。然而,神农氏被称为汉代神话中农业的发明人,战国时期文化传统中的先圣——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靠亲自耕种养活自己。汉代早期的哲学著作《淮南子》认为神农氏是一位制定法律的人:“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有些作者以这个信条用来支持秦帝国,因为它的立国方针就是建立在对农耕家庭生产力的依靠,以及抑制商人财富的增长之上,而且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汉朝。农耕还被发展为一种极其稀有的“籍田”礼,汉朝皇帝手扶着犁,象征性地犁三下,以表示农耕季节的开始。然后高级官员们也轮流进行,用这种模仿动作来表明朝廷对农业的重视。皇后也有类似的仪式,...
· 用上帝视角看黄鞠的水利灌溉工程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二征高丽,杨玄感起兵谋反,中原大乱。谏议大夫黄鞠(公元569~657年)一族南下,移居至霍地洞天福地。当时霍童溪两岸一片荒芜,良田少有,农耕水平十分原始。黄鞠在霍童溪上建长坝雍水、右岸凿龙腰渠、左岸凿琵琶洞(蝙蝠洞)穿山引水。龙腰渠龙腰渠系设计构思巧妙,全长1765米,渠宽1.51~2.72米、高0.95~3米,利用渠与村庄落差建五级水碓,水车带动磨、碾、舂、筛加工五谷,之后渠水分两支,一支灌溉右岸良田千余亩,一支入村供民众洗涤、消防、防旱、防涝等。整个龙腰渠系形成一套精密完备的灌溉、水力、民生的供水系统。琵琶洞渠系长约7000余米,多数的明渠,规模浩大,釆用“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开凿隧洞数百余米,至今尚存80余米,洞高2.5米、宽1米,引霍童主溪水入堵平湖(仙湖)蓄水,灌溉良田千余顷。“琵琶洞”因流水声似琵琶弹奏声而得名,上游侧有一“枇杷洞村”因此而得名,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