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长期演进技术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6
转发:0
评论:0
概要一款由三星电子替北欧TeliaSonera电信定制的LTE上网卡LTE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标准。LTE的当前目标是借助新技术和调制方法提升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如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于千禧年前后提出。LTE的远期目标是简化和重新设计网络体系结构,使其成为IP化网络,这有助于减少3G转换中的潜在不良因素。因为LTE的接口与2G和3G网络互不兼容,所以LTE需同原有网络分频段运营。LTE最早由NTTDoCoMo在2004年于日本提出,该标准在2005年开始正式进行广泛讨论在。2007年3月,LTE/系统架构演进测试联盟(theLTE/SAETrialInitiative,LSTI)成立。作为供应商和运营商全球性合作的产物,LSTI致力于检验并促进LTE这一新标准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普及。该标准于2008年12月定案。世界第一张商用LTE网络于2009年12...

概要

长期演进技术

  一款由三星电子替北欧TeliaSonera电信定制的LTE上网卡

LTE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标准。LTE的当前目标是借助新技术和调制方法提升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如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于千禧年前后提出。LTE的远期目标是简化和重新设计网络体系结构,使其成为IP化网络,这有助于减少3G转换中的潜在不良因素。因为LTE的接口与2G和3G网络互不兼容,所以LTE需同原有网络分频段运营。

LTE最早由NTT DoCoMo在2004年于日本提出,该标准在2005年开始正式进行广泛讨论 在。2007年3月,LTE/系统架构演进测试联盟(the LTE/SAE Trial Initiative,LSTI)成立。作为供应商和运营商全球性合作的产物,LSTI致力于检验并促进LTE这一新标准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普及 。该标准于2008年12月定案。世界第一张商用LTE网络于2009年12月14日,由TeliaSonera在奥斯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提供数据连接服务,该服务须使用上网卡。2011年,北美运营商开始LTE商用。MetroPCS在2011年2月10日推出的三星Galaxy Indulge,该手机成为全球首款商用LTE手机 。随后Verizon于3月17日推出全球第二款LTE手机HTC ThunderBolt 。CDMA运营商本计划升级网络到CDMA的演进版本UMB,但由于高通放弃UMB系统的研发,使得全球主要的CDMA运营商(如美国的Verizon无线、Sprint Nextel和MetroPCS,加拿大的Bell移动和Telus移动,日本的KDDI,韩国的SK电讯,中国的中国电信)均宣布将升级至LTE网络,或是升级至WiMAX(俄罗斯与韩国)。LTE Advanced是LTE的下一代网络,该标准于2011年3月定稿 并有希望于2013年开始推出提供服务。

LTE网络有能力提供300Mbit/s的下载速率和75 Mbit/s的上传速率。在E-UTRA环境下可借助QOS技术实现低于5ms的延迟。LTE可提供高速移动中的通信需求,支持多播和广播流。LTE频段扩展度好,支持1.4MHz至20MHz的频双分工和时双分工频段。全IP基础网络结构,也被称作核心分组网演进,将替代原先的GPRS核心分组网,可向原先较旧的网络如GSM、UMTS和CDMA2000提供语音数据的无缝切换。 简化的基础网络结构可为运营商节约网路运营开支。举例来说,E-UTRA可以提供四倍于HSPA的网络容量。

特性

LTE中的很多标准接手于3G UMTS的更新并最后成为4G移动通信技术。其中简化网络结构成为其中的工作重点。需要将原有的UMTS下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结合网络简化为全IP扁平化基础网络架构。E-UTRA是LTE的空中接口,他的主要特性有:

峰值下载速度可高达299.6Mbit/s,峰值上传速度可高达75.4Mbit/s。该速度需配合E-UTRA技术,4x4天线和20MHz频段实现。根据终端需求不同,从重点支持语音通信到支持达到网络峰值的高速数据连接,终端共被分为五类。全部终端将拥有处理20MHz带宽的能力。

低网络延迟(在最优状况下小IP数据包可拥有低于5ms的延迟),相比原无线连接技术拥有较短的交接和建立连接准备时间。

加强移动状态连接的支持,如可接受终端在不同的频段下以高至350km/h或500km/h的移动速度下使用网络服务。

下载使用OFDMA, 上载使用SC-FDMA以节省电力。下行资源包括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即既有频分复用,又有时分复用,又有空分复用。ETSI TS 136 211规范定义了Resource Block资源块(LTE下行链路)是下行链路上可以分配给一个用户的最小资源单位。一个资源块包括12个子载波且持续一个时隙的时间;一个时隙持续0.5毫秒,包含了7个OFDM符号(symbol);而每个OFDM符号(symbol)占据了12个子载波的频率资源。

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通信,并接受使用同样无线连接技术的时分半双工通信。

支持所有频段所列出频段。这些频段已被被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用于IMT-2000规范中。

增加频宽灵活性,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频点带宽均可应用于网络。而W-CDMA对5MHz支持导致该技术在大面积铺开时会出现问题,因为旧有标准如2G GSM和cdmaOne同样使用该频点带宽。

支持从覆盖数十米的毫微微级基站(如家庭基站和Picocell微型基站)至覆盖100公里的Macrocell宏蜂窝基站。较低的频段被用于提供郊区网络覆盖,基站信号在5公里的覆盖范围内可提供完美服务,在30公里内可提供高质的网络服务,并可提供100公里内的可接受的网络服务。在城市地区,更高的频段(如欧洲的2.6GHz)可被用于提供高速移动宽。在该频段下基站覆盖面积将可能等于或低于1公里。

支持至少200个活跃连接同时连入单一5MHz频点带宽。

简化的网络结构:E-UTRA网络仅由eNodeB组成。

可以交互操作已有通信标准(如GSM/EDGE,UMTS和CDMA2000)并可与他们共存。用户可以在拥有LTE信号的地区进行通话和数据传输,在LTE未覆盖区域可直接切换至GSM/EDGE或基于W-CDMA的UMTS甚至是3GPP2下的cdmaOne和CDMA2000网络。

支持分组交换无线接口

支持群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 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frequency Network)。这一特性可以使用LTE网络提供诸如移动电视等服务,是DVB-H广播的竞争者。

语音通话

LTE标准不再支持用于支撑GSM,UMTS和CDMA2000网络下语音传输的电路交换技术(Cirt Switched, CS),它只能进行全IP网络下的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PS)。随着LTE网络的部署,运营商需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解决LTE网络中的语音传输问题。

VoLTE(Voice Over LTE,LTE网络直传):该方案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配合GSMA在PRD IR.92中制定的在LTE控制和媒体层面的语音服务标准。使用该方案意味着语音将以数据流形式在LTE网络中传输,所以无需调用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旧网络将无需保留。

CSFB(Cir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交换网络支援):该方案中的LTE网络将只用于数据传输,当有语音拨叫或呼入时,终端将使用原有电路交换网络(例如3G UMTS),这种技术就叫CS Fallback。该方案只需运营商升级现有MSC核心网而无需建立IMS网络,因此运营商可以较迅速地向市场推出网络服务。也由于语音通话需要切换网络才能使用的缘故,通话接通时间将被延长。

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LTE与语音网同步支持):该方案使用可以同时支持LTE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的终端,使得运营商无需对当前网络作太多修改。但这同时意味着终端价格的昂贵和电力消耗的迅速。

运营商也可以直接在终端使用应用程序去提供LTE语音服务。不过鉴于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中,语音服务收费依然为运营商贡献最多的利润,这种方案不太可能受到多数运营商的支持。  

大多主要的LTE支持者从一开始便首选和推广VoLTE技术。但最初的LTE终端和核心网设备的相关软件缺失导致部分运营商推广VoLGA(Voice over LTE Generic Access,LTE网络下的语音通用接入)以作为一种临时解决方案。 该方案类似通用接入网络(也被称作非授权移动接入),使用户可使用个人网络连接,如私人无线网,进行语音通话。不过VoLGA未得到广泛支持,因为尽管VoLTE(IMS)需需要大量投资以升级全网语音基础网络,但他可提供更灵活的服务。 VoLTE将同样需要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以确保在低网络信号下可平滑转换到3G网络。

尽管全行业视VoLTE为未来的标准,当前对语音通话的需求使得CSFB成为运营商的权宜之法。当有通话呼入或呼出时,LTE手机将在整个通话期间使用原有的2G或3G网络。

高清晰度语音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3GPP要求至少支持AMR-NB编码(窄带)。不过VoLTE推荐使用AMR-WB语音编码,也被称作HD Voice。该编码在3GPP标准族网络下支持16KHz的采样率。

全高清晰度语音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IS)已经提出并演示全高清晰度语音方案。该方案在手持终端采用AAC-ELD编码(AAC加强低延迟规格:Advanced Audio Coding– Enhanced Low Delay,为AAC-LD的加强版本,并结合频带复制技术)。 以往的手持终端只能支持到3.5kHz的语音,即使是加入宽频语音服务如“高清晰度语音”也只能支持到7kHz。而全高清晰度语音支持人耳可接受的全频段音频频宽:20Hz到20kHz。不过在端到端通话时需要网络及双方通话终端均支持全高清晰度语音技术才可以启用全高清晰度语音。

频段

LTE网络适用于相当多的频段,而不同地区选择的频段互不相同。北美网络计划使用700/800和1700/1900MHz;欧洲网络计划使用800,1800,2600MHz;亚洲网络计划使用1800和2600MHz;澳洲网络计划使用1800MHz。 所以在某国家使用正常的终端在另一国家的网络中很可能无法使用,用户需要使用支持多频段的终端进行国际漫游。

特别的是巴西政府正在同当地运营商CPqD,正在测试一种特殊的LTE网络。该网络因适应当地市场需求,需要建立在450MHz以下频段。

专利

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知识产权库,至2012年3月,有约50 家企业已宣布拥有LTE标准中的必要专利。 但是 ETSI 现阶段并未确诊这些声明的正确性 ,导致“任何对 LTE 的基础专利性分析都应该比 ETSI 的声明更重要”。

全球各地已经开始营运的 LTE

非洲

美洲

1700Mhz和2100Mhz的频段已经给予了 高级无线服务 ( 英语 : Advanced Wireless Services ) 所使用。

亚洲

欧洲

中东

大洋洲

参见

无线数据标准的对比 ( 英语 : Comparison of wireless data standards )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 ( 英语 : eMBMS ) – LTE增强型广播多播服务。

E-UTRA– LTE无线连接网络。

Flat IP ( 英语 : Flat IP ) – 移动网络扁平IP架构。

LTE Advanced– LTE的昇级版。

系统架构演进– 是3GPP对于LTE无线通信标准的核心网络架构的升级计划。

TD-LTE(LTE TDD) – 由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高通、ST-Ericsson等共同开发的一种可选的LTE标准。

超行动宽频– LTE曾经的竞争对手,从未进行过商业化。

WiMAX– 同属4G的规格。

HSPA+- 3GPP HSPA标准的增强版本。

Zadoff–Chu sequence ( 英语 : Zadoff–Chu sequence ) ( 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 waveform ( 英语 : 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 waveform ) )

下一代网络(NGN)

频分多址(FDMA)

延伸阅读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öld "4G –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Academic Press, 2011, ISBN 978-0-12-385489-6

Stefania Sesia, Issam Toufik, and Matthew Baker, "LTE – 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including Release 10 for LTE-Advanced, John Wiley & Sons, 2011, ISBN 978-0-470-66025-6

Chris Johnson, "LTE in BULLETS", CreateSpace, 2010, ISBN 978-1-4528-3464-1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öld, Per Beming, "3G Evolution –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08, ISBN 978-0-12-374538-5

Borko Furht, Syed A. Ahson, "Long Term Evolution: 3GPP LTE Radio And Cellular Technology", Crc Press, 2009, ISBN 978-1-4200-7210-5

F. Khan, "LTE for 4G Mobile Broadband – Air Interface 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Mustafa Ergen, "Mobile Broadband – Including WiMAX and LTE", Springer, NY, 2009

H. Ekström, A. Furuskär, J. Karlsson, M. Meyer, S. Parkvall, J. Torsner, and M. Wahlqvist,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IEEE Commun. Mag. , vol. 44, no. 3, March 2006, pp. 38–45

E. Dahlman, H. Ekström, A. Furuskär, Y. Jading, J. Karlsson, M. Lundevall, and S. Parkvall,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 Radio Interface Concept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2006 Spring , Melbourne, Australia, May 2006

K. Fazel and S. Kaiser, Multi-Carrier and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From OFDM and MC-CDMA to LTE and WiMAX ,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0-99821-2

Agilent Technologies, "LTE and the Evolution to 4G Wireles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Challenges", John Wiley & Sons, 2009 ISBN 978-0-470-68261-6

Sajal Kumar Das, John Wiley & Sons (April 2010): "Mobile Handset Design", ISBN 978-0-470-82467-2 .

Beaver, Paul, "What is TD-LTE?", RF&Microwave Designline, September 2011.

Samuel C. Yang, "OFDMA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Artech House, 2010, ISBN 978-1-60807-076-3

白皮书及其他技术信息

LTE Technology Overview and Tutorial Series including Webinars and Video presentations

"The Long Term Evolution of 3G" on Ericsson Review, no. 2, 2005

LT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3G Long-Term Evolution" by Dr. Erik Dahlman at Ericsson Research

"Long-Term 3G Evolution – Radio Access" by Dr. Stefan Parkvall at Ericsson Research

"3GPP Long-Term Evolution /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verview" by Ulrich Barth at Alcatel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 Radio Interface Concept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LTE and the Evolution to 4G Wireles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Challenges – "LTE Security"

Role of Crypto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E Security"

LTE Uplink Interference Modeli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极拳演进说
尽管太极拳创始难以定论,但是从太极拳定名以来,陈长兴以后的太极拳演变线索是较清晰和公认的,这构成了现代意义的传统太极拳主体。根据拳理著作、动作形态可以看出从明末清初以来的太极拳演变、发展历程。1、基本形成期这个时期主要指从明末清初的陈王庭至陈长兴(1771――1853年),经过五传,完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演变,表现为:(1)重要理论著作这个时期留下的理论著作很少,代表性的有陈王庭的《拳经总歌》、《太极拳十大论》、《用武要言》等,从这些拳论、歌诀来看,突出反映了太极拳的技击性,如《拳经总歌》:“纵放曲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讲的就是技击方法。但是,这个时期的拳论中已有了运用阴阳哲理、五脏医理解说拳理,如《太极拳十大论》中的“二气,呼吸既阴阳也”,“五脏,夫捶以言势,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2)拳套动作形态陈王庭时期的七个...
· 古建筑的演进
自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近200年的时间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建筑上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的不朽之作。建筑类型得到进一步分化,并留下了大量可供参考的建筑实体。自1840年至解放前的近代建筑时期,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国人大量接受西方文化,部分建筑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形象,园林里也常有西洋门面、西洋栏杆、西番花样等,成为我国建筑演进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 长期记忆
类别根据Tulving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长期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又可以称为程序性记忆,外显记忆又可以称为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包括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一件事情的记忆。陈述性记忆:关于一些具体的事情和情形的记忆。语义记忆: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情景记忆:关于某一个时空中的事件和情景的记忆。内隐记忆:一种无法在正常意识中表现出来,但通过一些手段可以测量的记忆。对内隐记忆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热点。提取和编码方式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形式有回忆和再认两种。加工的深度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短期记忆主要由声码所构成,而长期记忆以意码为主要。遗忘的原因对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衰退说:认为记忆痕迹如果不巩固强化会随着时间推移变浅至消失。干扰说:认为外界刺激的干扰导致记忆无法顺利提取出来。其中包括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压抑说:这是佛洛伊德...
· 长期增强作用
研究史早期学习理论19世纪神经生理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提出,记忆可能是存储在突触——连接神经元、以允许它们之间互相交流的节点之中。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成人大脑的神经元的数量(约1000亿个)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因此神经生物学家一般都相信记忆的形成并非神经元增生的结果。由于这种认识,记忆如何在没有新神经元形成时产生,就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是最早认识到学习机制并不需要形成新神经元的科学家之一。在他于1894年在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发表的演讲中,他提出,记忆可能是由加强现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它们沟通的有效性而形成的。唐纳德·赫布在1949年提出的理论中呼应了卡哈尔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细胞可能通过构建新的连接或经历代谢变化而提高它们的沟通能力。虽然这些记忆形成的理论现在已是常识,但当时却是超前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神经科学...
· 技术
科技的本质观其本质,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早期人类创造及使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其基本需求。而现在的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广泛的需求和欲望,并需要一巨大的社会结构来支撑它。在今日,此一现象的一重要例子为电话。当电话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变得有想要更可携设备的欲望。最后,此一欲望产生了对新产品的需求,导致了手机的发明。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通话,不论其身在何处。此一发明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有些人现今被负更多说明义务及更被依赖,且更少理由不保持连系。技术的复杂性创造了一个技术与社会间的相互影响。科学、技术与工程拉瓦锡进行由放大的太阳光线产生的燃烧实验。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分别通常并不明确。一般来讲,广义的“科学”可指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等。前者较注重对自然的观察、理论和纯研究,而后者则放较多的焦点在实际经验上;技术则介于两者之间。狭义的“科学”只指基础科学(数学及自然科学),是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