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惩毖录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7
转发:0
评论:0
《惩毖录》的成书有关作者柳成龙《惩毖录》的作者柳成龙(1542年-1607年),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前后,曾历任工曹佐郎、礼曹判书、吏曹判书、副提学、大司宪、右议政、左议政等文职。有《惩毖录》、《西厓集》、《慎终录》等著作。《惩毖录》一书是柳成龙在家乡(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玉渊精舍写成的。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平定后,柳成龙在这里回顾构想,并执笔写了《惩毖录》,记述该次战争对国家的侵害与得失。编撰目的《惩毖录》具有以史为鉴的目的。据柳成龙在《惩毖录‧序》中说,战争期间,朝鲜陷于“三都失守,八方瓦解”的艰危状态,而他反思自己当时却“无似受国重任,于流离板荡之际,危不持,颠不扶,罪死无赦”,自愧在保家卫国方面贡献不多。于是便著书记下这个惨痛教训,“忧悸稍定,每念前日事,未尝不惶愧靡容,乃于闲中粗述其耳目所逮者”,将战争前后经过及各种文书记述下来,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像《诗经》里“予其惩而毖后患”的精...

《惩毖录》的成书

有关作者柳成龙

《惩毖录》的作者柳成龙(1542年-1607年),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前后,曾历任工曹佐郎、礼曹判书、吏曹判书、副提学、大司宪、右议政、左议政等文职。有《惩毖录》、《西厓集》、《慎终录》等著作。

《惩毖录》一书是柳成龙在家乡(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玉渊精舍写成的。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平定后,柳成龙在这里回顾构想,并执笔写了《惩毖录》,记述该次战争对国家的侵害与得失。

编撰目的

《惩毖录》具有以史为鉴的目的。据柳成龙在《惩毖录‧序》中说,战争期间,朝鲜陷于“三都失守,八方瓦解”的艰危状态,而他反思自己当时却“无似受国重任,于流离板荡之际,危不持,颠不扶,罪死无赦”,自愧在保家卫国方面贡献不多。于是便著书记下这个惨痛教训,“忧悸稍定,每念前日事,未尝不惶愧靡容,乃于闲中粗述其耳目所逮者”,将战争前后经过及各种文书记述下来,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像《诗经》里“予其惩而毖后患”的精神一样,让后世不要重蹈他们一辈人的覆辙。

内容

据朝鲜宣祖年间的刻本,《惩毖录》有十六卷,另有《附乱后杂录》一卷,篇幅如下:

第一至二卷:以编年体方式,记叙自万历丙戌(1586年)至戊戌(1598年)间中朝对日本的战事;

第三至五卷:为《芹曝集》

第六至十四卷:为《辰巳录》,收录作者在战时向朝廷的状启文书;

第十五至十六卷:为《军门誊录》,为作者自万历乙未(1595年)至戊戌(1598年)期间与战事有关的文书;

《乱后杂记》一卷:记述战争期间的事情。

※另外,日本元禄八年(1695年)的《惩毖录》刻本,则为四卷本。

史料价值

日本江户时代学者贝原笃信(贝原益轩)认为,《惩毖录》毫无疑问是有关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朝鲜方面的“的据”:“柳相国之作《惩毖录》也,是观前车而戒后车之意也,此书记事简要,为辞质直,非世之著书者,夸多闘靡之比。谈朝鲜战伐之事者,可以是为的据。”

清末民初的学者杨守敬,指出《惩毖录》是翔实的史料,并且已成为其他有关著作的重要依据:“故日本人所为《征韩伟略》大半以此书为蓝本,知其实录为多,不尽出事后掩饰者矣。”

参考文献

柳成龙. 《惩毖录》(收录于《壬辰之役史料汇辑》下册).北京: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中文). 

李仙竹主编. 《古代朝献解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ISBN 7-301-03523-3 (中文). 

杨守敬. 《日本访书志》(收录于《杨守敬集》(第八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ISBN 7-216-02048-0 (中文). 

相关条目

柳成龙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万历三大征

朝鲜王朝

朝鲜宣祖

丰臣秀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惩罚
定义哲学上的定义有许多哲学家都提出了关于处罚的定义。常见的、被认为构成处罚的要件如下:它是由权威所出的;它会对被控做出侵犯行为的人造成损失;它是对侵犯行为的回应;因此而遭逢损失的人(或动物)被认为需对其侵犯行为负责。心理学上的定义在斯金纳等行为主学的心理学中,惩罚是指对个体的行为,施予痛苦或剥夺利益,以使其不再从事该行为的方法。和一般意义不同的是,心理学中的惩罚并没有道德意义。社会生物学上的定义惩罚有时又被称为所谓的“报复略”或“道德略”。它可见于多种社会性动物中,而这使得演化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演化稳定策略,它会被选出是因为它有助于合作行为。刑法刑是国狱对犯罪的人施予的惩罚。在重视的国家中,依罪刑法定主义的概念,何种行为属于犯罪、各种罪的刑罚为何,都必须明定在刑法中。在罪刑法定主义未被视为准则之前,政府官员有很大的权力来衡量刑的轻重,也因此产生一些贿赂等弊端。
· 小惩大诫
【成语】小惩大诫【成语】小惩大诫【读音】xiǎochéngdàjiè【释义】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出自】《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小惩大戒
· 小惩大戒
【成语】小惩大戒【成语】小惩大诫【发音】xiǎochéngdàjiè【释义】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 智惩浪荡子
意大利作家邓南遮(1863―1938年)是个猎取女性的高手。一次,他见到女演员、舞蹈家邓肯(1878―1927年),便又想施展他的惯用伎俩。他先是拼命地恭维、吹捧邓肯,之后,他以为得手了,就说:“我半夜里来。”邓肯微笑着点点头。邓南遮走后,邓肯开始忙碌起来。她在房间里放满了丧礼用的白花,点上许多白色的蜡烛,还准备了肖邦作的送葬曲。邓南遮果然兴冲冲地来了。一身银装素裹的邓肯将他推到一把椅子上坐下,在他身上撒满白花。然后,她叫琴师吹起送葬曲,她自己则翩翩起舞,并且一边跳舞,一边吹熄屋子时的蜡烛,只留下邓南遮身边的两支。屋子里昏暗摇曳的灯影,在白花中闪着幽光,伴之以凄清的哀乐,使邓南遮毛发直竖,以为已经到了地狱。当邓肯舞到他面前,又吹灭了一支蜡烛,正要吹灭第二支时,邓南遮恐怖得叫出声来,从椅子上跳起来,夺门而去。
· 施耐庵惩恶
陈健生.NoUser{}.Title{font-family:;font-size:;color:;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SubTitle{font-family:;font-size:;color:;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IntroTitle{font-family:;font-size:;color:;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SmallTitle{font-family:;font-size:;color:;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Author{font-family:;font-size:;color:;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