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早期人类对火的使用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04
转发:0
评论:0
证据东非有关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来自多个位于东非的考古景点,例如肯亚境内巴林戈湖附近的契索旺加(Chesowanja)、库比佛拉(KoobiFora)及欧罗结撒依立耶(Olorgesailie)。位于契索旺加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红色粘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BeforePresent)142万年前。这些泥土的身上有被再加热的痕迹,这就表明其曾为了增加硬度而被加热到400℃的高温。位于库比佛拉的FxJjzoE地区和FxJj50地区则发现了一些被染红的土壤沉积物,只有200-400℃的高温能产生这一变化,这说明直立人曾在距今150万年于该地使用过火。位于肯尼亚境内的欧罗结撒依立耶的一个地区中,有一个像地炉的凹地。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微小的炭渣,但这也可能是由一些自然的灌木火灾引起的。位于埃塞俄比亚Gadeb的8E地区,发现了一些貌似已被燃烧过的整体凝灰岩的碎片,但这些岩石的再燃烧现象有可能是因当...

证据

东非

有关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来自多个位于东非的考古景点,例如肯亚境内巴林戈湖附近的契索旺加(Chesowanja)、库比佛拉(Koobi Fora)及欧罗结撒依立耶(Olorgesailie)。位于契索旺加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红色粘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Before Present)142万年前。 这些泥土的身上有被再加热的痕迹,这就表明其曾为了增加硬度而被加热到400℃的高温。

位于库比佛拉的FxJjzoE地区和FxJj50地区则发现了一些被染红的土壤沉积物,只有200-400℃的高温能产生这一变化,这说明直立人曾在距今150万年于该地使用过火。位于肯尼亚境内的欧罗结撒依立耶的一个地区中,有一个像地炉的凹地。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微小的炭渣,但这也可能是由一些自然的灌木火灾引起的。

位于埃塞俄比亚Gadeb的8E地区,发现了一些貌似已被燃烧过的整体凝灰岩的碎片,但这些岩石的再燃烧现象有可能是因当地火山活动变化引起的。 类似碎片也已从直立人创建的阿舍利文化相关遗留品当中找到。

位于埃塞俄比亚阿瓦什河的中游河谷中,存在着一些红色粘土质土壤的锥心洼地,这种土质有可能是200℃的高温造成的。而这种高温现象的原因则归咎为燃烧树木的枝干,这使得当时的人们很可能烧毁他们的生态地区。一些燃烧过的石头也能在这里找到,同样的,火山整体凝灰岩也在该地区周围被发现。

南非

位于南非的斯瓦特克朗斯找到了最早的有关人类使用火的可靠证据,在阿舍利时期的一些工具、骨制工具以及一些拥有早期人为刻印的骨头中发现有一部分被烧焦。该地区也提供了一些有关直立人时期肉食动物的证据。位于南非的Hearth洞穴中发现了一些燃烧后的沉积物,这可以追溯到距今20到70万年前。在以下几处地方同样找到了类似的证据:Montagu洞穴(距今5.8万年到距今20万年)以及Klasies河口(距今12万年到距今13万年)。

最可靠的证据来自赞比亚境内的kalambo瀑布。在这里找到了一些有关早期人类使用火而制造手工制品的迹象,包括烧焦的木料、木炭、红化的土壤、一些炭化了的草皮、植物以及一些有可能曾被火烤而加硬的木具。该地区经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推断处在距今6.1万年而用氨基酸外消旋作用法推断处在距今11万年。

火曾被静湾文化用于加热硅质石头从来加硬其硬度以便制造成工具。这一研究表明不仅处于距今7.2万年的地区有使用火的迹象,那些处在距今16.4万年前的地区也有可能。

近东

由1930年代发现的一个以色列Bnot Ya"akov Bridge可能是炉灶烧火遗址中,显示直立人或匠人在距今79万至69万年前已经能人工生火。

位于台拉维夫以东12公里的Qesem Cave,证据显示晚更新世末距今约382,000至200,000年经常使用火,大量被烧的骨头和适度地加热的泥土堆暗示在火旁宰割猎物和为其剥肉。

远东

中国山西省内的西侯渡,哺乳类动物残骨的变色显示曾被燃烧。位于云南省的元谋遗址也发现发黑的哺乳类动物残骨。

爪哇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中也发现变黑的残骨和炭沉积物。

周口店

早期人类对火的使用

  周口店洞穴群,既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也是中国较早被认为人类使用火的地区。

中国周口店遗址发现距今50万至150万年前火的证据,来自 Locality 1 中 Layer 10 的直立人化石旁烧过的骨头、由石器碎片、炭、灰烬和炉床。数根残骨的颜色是平均的灰黑色,推断不是受锰元素影响而是烧过的骨头特征,且红外线光谱显示存在氧化物。实验成功把同样是第十层的其他骨头燃烧成蓝绿色,同一种化学反应有可能在遗址内的白色、黄色和黑色骨头上发生。Layer 10 本身是生物制造的硅、铝、铁和钾的灰烬,但没有木头灰烬如硅粒。

欧洲

欧洲多个遗址有证据显示直立人使用火。匈牙利Vértesszőlős发现Samu和烧过的骨头,但没有发现炭。在西班牙Torralba和Ambrona,发现距今300万至500万年前阿舍利文化的石器。在法国Saint-Estève-Janson的Escale Cave内发现红色泥土和五个距今20万年前的炉床。

普遍证据显示距今125,000年前已广泛使用火。

行为改变

火的使用以及其伴随而来的光亮给人类的行为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 人类的活动不再限制于白昼的长短。另外,一些哺乳动物和咬人的昆虫会躲避火和烟。

饮食改变

由于植物的一些构成是不可咀嚼的,例如粗纤维及淀粉,因此在火出现之前,枝茎、成熟叶、扩展的根以及块茎并不能成为人类饮食构成的优先选择。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摄取的是植物构成中的简单糖和碳水化合物,例如种子、花朵及多肉的水果。合并于种子中的毒素以及类似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一些含氰苷的来源比如亚麻籽、木薯以及树薯在经过烹饪后就能除去毒素。直立人的牙齿以及其附着物的消耗表明了硬质肉和脆根蔬菜的食用。

哈佛大学的Richard Wrangham认为食用烹饪过的植物性食物可能因此而扩大人类脑容量,因为这样可以使淀粉食物中的复合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地被身体所吸收,并且使人类得以摄取更多卡路里。通过火对热蛋白质的加热也改善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人类对食物的烹饪很明显是从被烧焦变黑的哺乳动物的骨头中发现的,这种烹饪让肉类更容易食用,食物气味口感较生肉强烈,并且通过让肉类自身更容易被消化,从蛋白质获取营养变得更容易。消化熟肉所需的能量较消化生肉的少,烹制糊状胶原蛋白或其它结缔组织的情况也一样,“将原本紧紧贴在一起的糖类分解,让它们更易被吸收。”烹饪同时杀死了食物中的寄生虫和病菌免除因食物中毒而生病的可能。

参见

人类演化

狩猎假说

生火

en:Savanna theory

社会文化演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人类最初对火的认识:烧烤的肉类比生吃来的好吃
按照今天的科学分类,上古之末的那个时候,就是原始社会的初期,人类除了有自己的身体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米,没有菜,没有房子也没有衣服,甚至,连火都没有。有的,就是和野兽干仗,要么被野兽吃掉,要么吃掉野兽……不然,就会挨饿,甚至饿死。为了生存,最初的人类,唯一的办法就是:以狩猎为生。生吞活剥茹毛饮血。为了活下来,他们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天斗,与地斗,与大大小小凶猛残忍的野兽搏斗。在极其恶劣艰险的环境中,人类逐渐认识了自然,也逐渐掌握生存的本领和生产的技巧。在一个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漫长过程里,人类逐渐发现,比如石头,比如木头棒子,它们原来都可以成为工具,这些工具除了可以用来和野兽干仗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用途,于是就有所发明,开始创造。那个时候,人类干掉一头野猪或野牛野羊一类的动物之后,唯一的办法,犹如野狼一般用牙齿撕咬。没办法,那个时候没有熟食,要活下去,唯有生吃。道理非常简单,人们还...
· 贵州瓮安洞穴内发现早期人类活动遗迹
12月3日,贵州省文物考古队在瓮安县松坪乡境内的一洞穴内发现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并试掘出土了一批石器及陶器、骨头残片。从试掘出土的东西看,考古专家初步推断,这一遗迹属于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址,而旧石器时期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据考古专家称,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注: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有很多的山洞和溶洞,是古代人类躲避豺狼虎豹和风雨的理想之地。目前,专家已将这些残片送上级作进一步研究和考证,如果能够得以证实,这一遗址将成为旧石器时期的又一个历史见证。■
· 北京发现新石器早期完整人类骨架
东胡林人遗址发掘再获重要成果专家称填补了山顶洞人以来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一段空白,将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人类链条联接起来从东胡林考古队传来喜讯,在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村西的东胡林人遗址考古挖掘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早期完整人类骨架,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吕遵谔教授说,这么完整的墓葬在全国仅此一处。同时,还挖掘出一批新石器早期的陶器、石器、骨器、装饰品和烧火遗迹等重要文化遗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昆叔教授称,此次发现找到了北京创造新石器文化的鼻祖,称东胡林人是新石器文化的创造者、革命者,是新文化的迎接者。被挖掘出来的东胡林人,目测身高在1.60cm以上,由于骨架还没有完全从地里取出,具体身高还要等骨架完全取出之后才能确定。从表面看东胡林人骨架保存完好,鼻部有类似玉石的覆盖物,据专家考证可能是陪葬物。在考古学上被挖掘出来的骨架是男是女对考证人类社会制度及陪葬制度都有...
· 羌族历史羌族对火有着怎样的崇拜
羌族对火甚为崇敬,认为火乃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火给人带来光明与文明,出于民族习俗,释比把它规范成一种祭祀礼仪——火祭,列入羌族的祭祀活动之中。中华民族对火/的崇拜由来已久,据史志记载,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对火十分崇敬了,主为火乃是上天赐与人类的福星,它是光明与未来的使者,是改变人生进程一个重要突破,故而火崇祭盛行于古时各族各部落之间。自五行学说以后,人们称火乃五方天地的赤帝,掌南方,司火,其位次于天帝。火的崇拜,也为以后历代历朝所承继。早在夏、商、周时期,诸候设立管火的官,名为“司爟”。至汉代,朝廷专设火官,时兴“火祭”。如《后汉书。五行志》载:“古之火正,谓火官也,堂祭火星,行火政”。不过,羌族释比的火祭,有其独特的含义。羌族历来以本民族先祖炎帝为火帝,称炎帝为世界上第一位“火神”,举行“火祭”以示尊崇。这与《左传》说:“炎帝民以火祭,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而注家杜...
· 波罗的海海底发现约1.1万年前早期人类遗址
波罗的海海底发现神秘早期人类遗址,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人工制品,其历史可追溯至1.1万年前。科学家最新发现瑞典境内一处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暗示该遗址被波罗的海完全吞噬,目前已收集一些保存完好的史前古器物,是11000多年前早期游牧居民遗留下来的。网络配图该遗址被称为“瑞典的亚特兰蒂斯”,科学家推测遗址是早期游牧居民废弃的居住区,它位于瑞典斯科纳省哈诺湾海底15.7米处,发现的史前古器物包括:木制品、动物角、绳索、动物骨骼制成的鱼叉,以及17世纪初灭绝野牛的骨骼。瑞典索德脱恩大学考古学教授布乔恩-尼尔逊(BjornNilsson)说:“这里有一些丢弃的木制品、鹿角和其它工具。”网络配图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大量耗氧腐殖黑泥的包裹,这些早期人类工具完整地保存下来。据悉,腐殖黑泥是一种黑色胶状沉积,泥煤腐烂产物。网络配图尼尔森说:“大约11000年前,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在这里建造居民聚集地,当时这里很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