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舰队
理论演变
存在舰队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马汉的海权论著作中。他在分析日俄战争时,将舰队分为两种类型:要塞舰队和存在舰队。其指出,存在舰队理论将舰队理解为可以完全脱离基地、要塞而存在,仅将要塞视为舰队的供应基地。马汉将存在舰队阐释为一种极端的舰队至上主义,其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对海军建设的主导思想,但这一概念随后渐渐被各国海军引申为对舰队的影响力的重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海军战略理论。
存在舰队的整体概念假设一支舰队停靠在一处绝对安全的港口,对其机动力所及的范围施加影响力,牵制敌方在这一范围内的军事活动。不难看出,这套理论的主旨就是让舰队停留在港口内来发挥其最终价值。但是随着空军和战术导弹等打击力量的发展,停留在固定区域内的舰队已经很难再保证安全,因此存在舰队这概念对水面舰作战理论逐渐失效,但是在潜艇作战运用上仍具有许多可参考的价值。
历史运用
早期
史料可考的存在舰队的最早应用是在1690年,亚瑟·赫伯特(英语:Arthur Herbert, t Earl of Torrington)率领英国皇家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对上强大的法国海军舰队,他决定避战,以等待增援后的绝对优势。他利用存在舰队的概念,成功获得了作战区域的主导权,迫使法军必需驻防而无法转攻他处。
中国
甲午战争于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令舰队以存在舰队形式停泊威海卫不出,以牵制日本方面的联合舰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时,德意志帝国海军公海舰队与英国海军主力舰队也使用了这一战略理论。在日德兰海战之前,德、英两军为了保持舰队战力、避免损失,相互牵制而不冒险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期间,意大利皇家海军在作战中也运用了存在舰队的理论。在与英国皇家海军经过几次小规模的交火并大都以意军战败或是战成平手告终之后,意军决意将舰队停泊在塔兰托,从这里他们能够迅速破坏英军的任何进攻马耳他的企图。基于这种情势,英军只好决定发起著名的塔兰托战役,直接进攻塔兰托港口内的意军舰队,并击沉了三艘战舰、也就是半数的意军战力。由于塔兰托已不再安全,意大利海军从此只得停泊在较远的港口。存在舰队的影响范围受到舰队自身机动力的限制,意海军只好出港作战,结果在数月后的马塔潘角海战中被击败,彻底丧失了对地中海的控制权。
同一时期的纳粹德国海军也常常运用存在舰队的概念。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自下水服役之后就一直处于“限制行动”的状态下,实际上她从未对任何一艘敌船开火;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她的主要存在目的却是不停地转站于挪威的各个港口,以威慑盟军并牵制盟军大量的海空力量。
其他应用
存在舰队虽然是海军战略理论,然而基于类似的逻辑,这种概念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军事领域。比如一支被围困在要塞中的军队,实质上就是一支“存在军队”。这支军队虽然不能出城作战,但是却能牵制敌方,使敌人也不得不留下足够的兵力来实施包围。
在海湾战争中,萨达姆·海珊也是以“存在空军”的概念来使用伊拉克空军的。他并不真正出动飞机与联军空战,但却迫使联军不得不小心防范。
参考
^val_strategy/013.xml
^Kungliga Krigsvetenskapsakademien avd III (Swedish Royal War Academy) 2000-05-23 by Colonel Bertil Wennerholm and Colonel Stig Schyldt, page 13, which in turn refers to Keaney and Cohen, Revolution in Warfare? Air Power in the Persian Gulf,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1995, page 48.
参考书目
保罗·维瑞利奥(英语:Paul Virilio), Speed and Politics: An Essay on Dromology New York: Semiotext(e), 1977 [19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