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毫秒脉冲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5
转发:0
评论:0
脉冲星自转和速度的限制第一颗毫秒脉冲星,PSRB1937+21,在1982年被发现,转速为每秒641转,它的辐射落在无线电的波段上,但他拥有转速最快中子星的头衔只有大约180天。在2005年发现的PSRJ1748-2446ad,是迄2006年所知,转速最快的中子星,每秒钟转716次,。以目前中子星结构和演变的理论,预言脉冲星旋转速度的极限如下:它们的自转不能超过每秒1,500转,超过了可能会分裂开来;另外,在达到这种高速自转之前,会辐射出重力波,在被进一步加速前抑制转速的提高。实际上,转速似乎已经被抑制在每秒1,000转之内(对应于周期1毫秒的时间)。的确,到2006年底还没有次毫秒脉冲星被发现,(如上所述,转速最快的是716赫兹)。这暗示重力波的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确实对高速转动的中子星产生了刹车机制的作用。然而,在2007年初,来自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器和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却指出...

脉冲星自转和速度的限制

第一颗毫秒脉冲星,PSR B1937+21,在1982年被发现,转速为每秒641转 ,它的辐射落在无线电的波段上,但他拥有转速最快中子星的头衔只有大约180天。在2005年发现的PSR J1748-2446ad,是迄2006年所知,转速最快的中子星,每秒钟转716次 , 。

以目前中子星结构和演变的理论,预言脉冲星旋转速度的极限如下:

它们的自转不能超过每秒1,500转,超过了可能会分裂开来;

另外,在达到这种高速自转之前,会辐射出重力波,在被进一步加速前抑制转速的提高。实际上,转速似乎已经被抑制在每秒1,000转之内(对应于周期1毫秒的时间)。

的确,到2006年底还没有次毫秒脉冲星被发现,(如上所述,转速最快的是716赫兹)。这暗示重力波的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确实对高速转动的中子星产生了刹车机制的作用。

然而,在2007年初,来自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器和国际伽玛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却指出中子星XTE J1739-285每秒自转1,122次。 但是,这个结果在统计上的意义不大,因为落在3标准差之处,所以只当它是一个有趣的候选者,结果也暂时仅供参考。但是,重力辐射被相信是扮演着减缓自转速率的角色,因此早先发现的一个转速高达每秒599转的X射线脉冲星,IGR J00291+5934,依然是最可能产生重力波的第一顺位候选者,在将来最有可能被侦测到重力波,因为多数X射线脉冲星的转速都只有每秒300转左右。

参考资料

How Millisecond Pulsars Spin So Fast- Universe Today

Fast-Spinning Star Could Test Gravitational Waves- New Scientis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脉冲星
发现1967年10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Laboratory)的安东尼·休伊什(AntonyHewish)教授的研究生——24岁的乔丝琳·贝尔·伯奈尔(JocelynBellBurnell)检测射电望远镜收到的信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为1.337秒。起初她以为这是外星人“小绿人”(LGM)发来的信号,但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发现了数个这样的脉冲信号。后来人们确认这是一类新的天体,并把它命名为“脉冲星”。脉冲星与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安东尼·休伊什教授本人也因脉冲星的发现而荣获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人们对贝尔小姐未能获奖而颇有微词。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阿拉斯加弹道导弹预警中心的雷达控制人员观察到了一些脉冲信号源并确认他们来自天体。这一发现早于...
· 脉冲星行星
发现脉冲星的行星通常以脉冲计时来倾测,因脉冲星的自转速度几乎不变,因此人们透过精密的仪器来侦测脉冲的变化,较易便可推断到该脉冲星是否有行星存在,并可透过变化的出现计算行星公转周期。首颗被发现有行星的脉冲星为一颗毫秒脉冲星。因为其环绕的恒星独特性,所以是最早被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于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鲁·莱恩(英语:AndrewLyne)宣布他发现了一个环绕着脉冲星PSR1829-10公转的行星。但是,他后来收回了此宣布,令到最早被发现的脉冲星行星仍然是PSRB1257+12的行星。于1992年,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森和戴尔·费雷欧(英语:DaleFrail)宣布他们发现了脉冲星PSR1257+12的行星系有着多个行星。他们于1983年发现PSRB1257+12号星体中有不寻常的发现,在较后的1990年确认是脉冲星,并在1992年确认其有行星。这是最早被发现的系外行星。他们随后又...
· 脉冲星是什么
脉冲星是什么由查字典科普知识资料整理能够发出有规律的射电脉冲信号的星球叫做脉冲星。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脉冲星。当时甚至于有人认为是一种名叫“小绿人”的外星人给我们地球人的一种信号。原来这种脉冲星是超新星爆炸后形成的中子星,它是半径仅有10千米左右的超高密度星体,是由中子密集在一起,1立方厘米的质量就能有10亿吨!这以一般人的习惯眼光来看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脉冲星的自转非常快,例如金牛星座中著名的中国新星1045年爆发后遗留下一片蟹状星云,它的中心就是一颗脉冲星,每秒钟可以自转约30次,所以能以每秒以0.033秒为周期的发出射电波脉冲。中子星的这种自转和辐射,是地球上的观测者,有时看见,有时又看不见,所以才成为脉冲型的恒星。
· 蟹状星云脉冲星
辐射蟹状星云常用作X射线天文学中衡量X射线强度的标准之一。它发射的X射线非常强,通量密度和电磁波谱是已知的常数。这颗脉冲星提供一个周期性的强信号,可用于调整X射线探测器的计时。X射线天文学中,crab(等于蟹状星云辐射强度)和millicrab(蟹状星云辐射强度的千分之一)有时用作通量密度的单位。一个millicrab相当于通量密度为大约2.4×10ergscm(2.4×10Wm)。在2–10keV的X-ray波段,即类似于蟹状星云的X射线波谱,大致是质子能量的安幂函数,其中I(E)=9.5E。极少数X射线源能超过蟹状星云的辐射强度。历史在可见光区识别出星云的中心天体标志着蟹状星云的现代历史的开端。此时研究的焦点是接近星云中心的两颗天体(文献中称作northfollowing和southpreceding,分别是北后方和南前方的意思)。1942年9月,沃尔特·巴德排除了北后方天体的可能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