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
十地概述
欢喜地(Pramuditā-bhūmi)
离垢地(Vimalā-bhūmi)
发光地 (Prabhākarī-bhūmi)
焰慧地 (Arciṣmatī-bhūmi)
难胜地 (Sudurjayā-bhūmi)
现前地 (Abhimukhī-bhūmi)
远行地 (Dūraṃgamā-bhūmi)
不动地(Acalā-bhūmi)
善慧地 (Sādhumatī-bhūmi)
法云地(Dharmameghā-bhūmi)
欢喜地
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主欢喜正法,并先知十地样貌,如知到彼方道路。 “菩萨圆满十回向后,成就一分道种智,复勇发十无尽愿。何等为十?一众生不可尽。二世界不可尽。三虚空不可尽。四法界不可尽。五涅槃不可尽。六佛出世不可尽。七诸佛智慧不可尽。八心所缘不可尽。九起智不可尽。十世间转法转智转不可尽。若众生尽。我愿乃尽。若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尽。我愿乃尽。而众生实不可尽。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实不可尽。我诸愿善根亦不可尽。”
复又永伏性障如阿罗汉, 但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由大愿故留惑润生,尽未来际终不取无余涅槃,利乐众生永无止息。 此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百法明门,证犹如镜像观,满初地心。
离垢地
又作无垢地、净地。初地功德圆满后,再成就一分道种智而入二地。这一阶段主发愿,舍弃自我之心,不舍一切众生。并应多闻佛法。《十住经》:
二地亦主修戒波罗蜜及一切种智。
发光地
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二地满心后再证一分道种智,故入三地。 《佛说十地经》卷3:“第二地中增上意乐善清净已。欲入菩萨第三地者。当以十种心之意乐作意而入。何等为十。所谓以清净心意乐作意。以安住心意乐作意。以厌离心意乐作意。以离欲心意乐作意。以不退心意乐作意。以坚固心意乐作意。以炽然心意乐作意。以勇健心意乐作意。以胜妙心意乐作意。以广大心意乐作意。菩萨以是十心意乐作意证入第三地中。”《瑜伽师地论》“由发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是故此地名发光地。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名增上心住。由此义故名发光地。即由此义当知复名增上心住。”因此故,此地名发光地。
焰慧地
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 由三地再证道种智一分故入四地。 《佛说十地经》卷3:“欲入菩萨第四智地。当以十种法明而入。何等为十。所谓以有情界思察明入。以诸世界思察明入。以真法界思察明入。以虚空界思察明入。以识界思察明入。以欲界思察明入。以色界思察明入。以无色界思察明入。以妙意乐胜解界思察明入。以广大意乐胜解界思察明入。菩萨以此十法明入昇第四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