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福建南音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6
转发:0
评论:0
历史福建南音的起源,众说纷纭,在乐队型制上与汉代相和歌有关,即相和歌所谓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但一般认为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其乐曲形式与演奏速度有唐宋大曲的遗风,乐曲往往从散板开始,逐渐加快,形成散、慢、中、快的速度结构。而就乐器型制上看,福建南音箫保持唐代一尺八寸、十目九节的规格,琵琶横抱与唐宋时期相同。其曲目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有纯器乐曲也有可唱奏的曲目,唱曲以接近中原古音的泉州话为正音,且涵盖了艺术性极高、类似宋代慢词的曲目。不论是在乐曲、乐器、演奏方式等等,福建南音都一定程度保留了古乐遗风,所以有音乐活化石的美誉。根据记载,福建南音成熟并发展于泉州,再向闽南地区扩散。泉州的历史文化起源很早,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士避乱,辗转迁徙到福建南部的泉州,唐初与唐末先后又有两批中原人士移民福建南部,宋代又有大批皇室人员及军民进入闽南。这些不同时期的移民将具有中原文化流风余...

历史

福建南音的起源,众说纷纭,在乐队型制上与汉代相和歌有关 ,即相和歌所谓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但一般认为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其乐曲形式与演奏速度有唐宋大 曲的遗风,乐曲往往从散板开始,逐渐加快,形成散、慢、中、快的速度结构 。而就乐器型制上看,福建南音箫保持唐代一尺八寸、十目九节的规格,琵琶横抱与唐宋时期相同 。其曲目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有纯器乐曲也有可唱奏的曲目,唱曲以接近中原古音的泉州话为正音,且涵盖了艺术性极高、类似宋代慢词的曲目 。不论是在乐曲、乐器、演奏方式等等,福建南音都一定程度保留了古乐遗风,所以有音乐活化石的美誉 。

根据记载,福建南音成熟并发展于泉州,再向闽南地区扩散。泉州的历史文化起源很早,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士避乱,辗转迁徙到福建南部的泉州,唐初与唐末先后又有两批中原人士移民福建南部,宋代又有大批皇室人员及军民进入闽南。这些不同时期的移民将具有中原文化流风余韵的语言、音乐带来泉州与闽南地区,解释了福建南音的古雅特点。另一方面,泉州在唐朝中期以后渐渐繁荣,到了南宋、元代成为中国对外海上交通的枢纽,是世界有名的大商港,商业繁荣,人文荟萃,助长了音乐的发展与盛行。

目前发现最早的福建南音曲簿,为明代的三种刊本,分别是《新刊时尚弦管摘要集》、《精选时尚新锦曲摘队》、《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西元 1604 年刊行) ,当中的曲目在四百多年后的现今依然稳定的传承。从标题的"新刊"、"时尚"、"精选"等字样,可推知福建南音在明代已相当成熟兴盛,而形成应该是在明代以前的宋元时期 。值得留意的是,福建南音的传承是以口授心传为主,乐谱仅记录曲目的基本轮廓,作为备忘用 。

千载清音

风格典雅

福建南音有千载清音的美誉 ,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流传至今,风格纯正典雅,意境深邃,在传统音乐中,与古琴、昆曲有较多共通点,例如 :

有浓厚的清雅气息。

相较于为听众演奏,更注重的是同好之间的情感交流。

重气韵,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

怡情养性,而非一时耳目之娱。

福建南音曲目里著名的四大名谱,可作为高雅曲风的代表,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皆是描述大自然深刻之美的纯器乐曲,旋律颇为曲折晦涩,不容易理解。至于有唱词的曲目,则在抒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怀,像是分隔两地的思念之情,或才子佳人的故事,其内容相当多样,但诠释起来纯正古朴,有类似雅化的处理 ,换句话说,福建南音人演奏时,不是直接将喜怒哀乐宣泄出来,而是多了制衡调和的内敛情绪,尤其福建南音的曲风,初时深沉幽静,随着情绪的堆叠速度渐快,到末尾形成高峰,那澎湃的情绪背后,有更深一层的思维加以节制,这样的音乐,不但没有过度刺激带来的烦躁感,反而让经过激烈起伏后的内心更加宁静舒坦,达到怡情养性的作用。

下手乐器

为四种富有特色的敲击乐器:

撩拍

下手乐器要依照撩位与拍位来出声,而所谓的撩拍是用来表示拍子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三撩拍表示拍子之间有三个撩,而七撩拍则有七个,换句话说三撩拍是每四个时间单位一拍,而七撩拍则是每八个时间单位一拍,速度比三撩拍慢两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福建-南音
南音亦称“弦管”,是中国现存的由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古老乐种之一。其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隋唐以前之遗存;有器乐曲与声乐曲2000多首,曲牌中保留诸多古调古牌名。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福建南音表演街头南音活动
· 福建南音的文化背景
古老的福建南音在其萌芽、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因其流行地域、曲目创作时期的不同,其作品必定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同时,它对其他艺术流派和人们的生活、民俗和宗教也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从而形成了福建南音的独特文化现象。南音乐器一、福建南音与地方戏曲闽南地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泉州在唐代是当时著名的商阜,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产、浓郁的文化和独特的方言使闽南地区充满了活力。加上历史上大的战乱都没有波及到闽南,社会秩序安定、政通人和,这些都为福建南音及其他地方戏曲等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闽南沿海的锦歌、山海曲、号子小调、台湾歌仔戏、四锦班和盲人走唱等曲艺都与南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与福建南音关系紧密的闽南戏曲剧种有竹马戏、木偶戏、高甲戏和梨园戏。1、竹马戏与福建南音竹马戏流行于闽南沿海漳浦、龙海、云霄等地区,明代群众以当地的民间歌谣、小调和南音为基础而综合创...
· 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是海南音乐的主要品种,因为采用八大类乐器――弦、琴、笛(唢呐)、管、箫、锣、鼓、钹演奏而得名。海南八音的演奏活动源远流长,广泛应用于节日喜庆、婚丧礼仪、社交娱乐、宗教祭典等场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八音演奏
· 南音的形成与历史溯源
福建南音传承悠久、内涵渊博,其浓郁的文化背景被全球华人视为音乐的灵魂、民族的珍品、情感的依托。福建南音与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和十二木卡姆共称为中华民族音乐长廊中的四朵奇葩,又以它的韵律优雅、柔和恬静、舒缓悦耳而独树一帜。目前厦门市人民政府已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将福建南音申报为“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南音有望成为“世遗”。泉州南音一、福建南音的形成福建南音是专指流传于闽南语方言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南音形成的历史久远,演奏的乐器、演唱的形式及其谱曲具有独异的特点。福建南音早期的演唱范围仅限于泉州地区,后因交通便利、贸易增加、移民迁居及其南音独特的魅力,福建南音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渐渐流传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一带在内的闽南语区。福建南音因其形成历史久、流行范围广和演唱形式的独特,在各地区有其相应的别称。在泉州南音多称为“弦管”,流行到南洋一带叫“南乐”,在台湾则多称为“南管”,台湾、新...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黄华音
黄华音(明万历崇祯年间人),是永定“第一名山”东华山的开辟者,抚市乡华丰村人。曾在青草湖随著名道士沈龙湖学道,为沈龙湖的入室弟子。东华山嵯峨千仞,林密竹深,未开辟前是虎穴狼窝,人迹罕至。华音不避艰危,探幽履险,寻奇觅胜,选择建筑道观地址。然后筹集资金,率工人披荆斩棘,凿石级陡,开通道路,建成颇为壮观的观舍。后在龙岩的刑部侍郎王命璇等众多人士的大力资助下,开拓山中诸景点,终于使东华山成为永定著名胜地。其间,华音备尝苦辛,也因此获得了邑人的敬爱。华音还精医术,尤擅儿科。麻痘惊风等症,经其手辄能痊愈。这对他取得邑人信任,完成开辟东华山的事业,有很大帮助。华音死后,他的徒弟们在东华山观中立其塑像,世代祀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