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江西郡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9
转发:0
评论:0
历史1136年设江西县,1895年升格为郡,1978年与龙冈郡大安劳动者区合并,设大安市(대안시),1979年并入南浦直辖市。2004年直辖市被撤,改隶平安南道。2010年再次被划入南浦特别市。&nb

历史

1136年设 江西县 ,1895年升格为郡,1978年与龙冈郡大安劳动者区合并,设大安市( 대안시 ),1979年并入南浦直辖市。2004年直辖市被撤,改隶平安南道。2010年再次被划入南浦特别市。

江西郡

  江西郡农田(2016)

参考文献

^ 朝鲜中央统计局,2008年人口普查结果,200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江西郡源
安徽江西郡源1、安徽砀山狐父城怡怡堂邵氏源自秦东陵侯邵平。唐代裔孙邵仰古,登进士,官御史,葬狐父城夹河大茔,尊为始祖。族裔散居砀山张小楼、张大楼、西邵楼、黄庄村、邵桥村、双楼村、五里井邵庄、苏楼、彭楼、北邵庄、砀山南关、北关等。名人有邵仰古、邵仕、邵良卿、邵宗元、邵铨等。2、安徽歙县华阳邵氏始迁祖邵宣,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自淳安永平乡迁居歙县南龙龟潭(井潭),继迁华阳称川,其后子孙散居进潭、纹川、鱼川、塘川等处。3、安徽休宁邵氏始祖邵坦。始迁祖邵文肇,字太初,淳安谏村人,宋咸平三年(1000年)任歙州教授,秩满,诸生请留,居务东,子孙繁衍成“务东邵”望族。清代邵芳,字伯华,再迁休宁西门。而后族裔远播常熟、太仓及天津等地。名人有:宋末隐士邵悦;明代邵谊、邵宁、邵庶;清代邵亮工、邵孝本等。4、安徽怀远龙亢邵氏始祖邵雍。始迁祖邵兴为雍11世孙,由余姚迁江苏桃源县,再迁龙亢,有六子,二、三、...
· 堂号郡望-江西朱氏字辈
江西朱氏一支字辈:“盱南廿十一都里”。江西盱南朱氏字辈:“�O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国旌隆考亭垂统绪道学衍宗风世第培原厚各门紫气先”。江西赣州朱氏字辈:“英贤日挺生钦战青和处”。江西穆湖朱氏字辈:“叔德思仲服孟若玉以时应正日振猷”。江西南昌朱氏字辈:“穆肇兴邦泰际珍家光茂承先启后昌明永敦孝友志传忠良诗书立身华国文章”。江西九江朱氏字辈:“景庆星慧……”江西高安朱氏字辈:“世德永维新承宣思继起”。江西抚宜仙乡朱氏字辈:“�O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灿茂林生桂馥秀苑发奇兰�祥呈蔼瑞美彻自昌蕃豪杰扬梓里作述著邦乡”。江西九江朱氏一支字辈:点顺同遵守,修齐大学篇,思泉方饮水,浴后潜光年,XXXXX,XXXXX,隔言明左右,祖泽万千年。江西南昌安王朱楹一系字辈:“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江西南昌宁王朱权...
· 查姓郡望(海陵郡、济阳郡、汝南郡和齐郡)
查姓四个郡望查姓的郡望据有关资料介绍有四个,即:海陵郡、济阳郡、汝南郡和齐郡。前两个郡望有历史证据可考,作为郡望的原由很清楚;而汝南郡和齐郡作为郡望原因不够明确,且有有可考之处。下面分别介绍:海陵郡:东晋义熙七年(411)置海陵郡,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其时辖地在今江苏泰州一带地区的海安、如皋、泰兴、泰县等地,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南唐升元六年[937]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海陵是东晋重臣(侍中,皇帝近臣、职权如宰相)查椿龄封爵(海陵子)之地。虽宋龙图阁待制查道(人称查宰相)致仕后迁住海陵,亦为当地望族,但作为查氏的郡望,应是对侍中查椿龄显赫门阀的标识。济阳郡:汉朝查姓有两位先贤声名显赫于济阳:查何,字文杰,西汉武帝元鼎间以明经及第,任会稽守,旋任西河守,封济阳伯;查忠,字仲钊,东汉和帝元兴时以明经及第,授翰林院中书,擢尚书仆射,也封为济阳伯。古称济阳郡的有三处:东晋惠帝...
· 沃姓郡太原郡
简要介绍: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始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太原市区西南汾水东岸),秦始皇时太原郡辖7县:晋阳、界休(山西介休)、邬(山西介休东北30里)、兹氏(山西汾阳)、离石、榆次、霍人(山西繁峙东)。包括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太原郡辖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县)、交城市、平遥县、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阳曲县及以北属秀容郡。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始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太原市区西南汾水东岸),秦始皇时太原郡辖7县:晋阳、界休(山西介休)、邬(山西介休东北30里)、兹氏(山西汾阳)、离石、榆次、霍人(山西繁峙东)。包括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太原郡辖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县)、交城市、平遥县、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阳曲县及以北属秀容郡。简介]秦置时期《禹贡》并州域,西周为唐国,春秋曰晋国,战国...
· 封氏郡渤海郡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河间哀王薨,无后,国除,分为河间、渤海、广川三郡。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沧县旧州镇)。至西汉中后期下辖:浮阳,中邑,章武,柳国,阳信,高成,定国,童乡,千童,重合,重平,高乐,东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参户,束州,东平舒,文安,安次。相当于今河北省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乐陵,庆云一带)、山东省滨州市北部。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H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南朝宋孝武帝侨置,治临济城(今山东高青县高苑)。属冀州。北魏、东魏属青州。北齐废。隋大业三年(607年)以沧州改置,治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西南西程子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滨州市、商河县以北,乐陵市庆云县及河北省南皮县以东,黄骅市以南,东至海。唐改置为棣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