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近代汉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0
转发:0
评论:0
研究近代汉语的资料来源语音:反映当时实际语音的韵书,如宋代的《皇极经世书》、元代的《中原音韵》、《中原雅音》,明代的《韵略易通》等。用拼音文字给汉语注音的材料,如八思巴字的《蒙古字韵》、《蒙古韵略》,谚文的《老乞大谚解》、《朴通事》,拉丁字母的《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等。韵文如词、曲的用韵。用汉语音译外语词的对音材料。现代官话方言的比较。语法和词汇:宋代的话本、元代的杂剧剧本、明代的南戏戏本、明清小说等。近代汉语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多方言已经和通用语平行发展,但由于文献资料严重不足,无法组织成完整的系统。相关的资料有作韵文时以乡音入韵,以及文献中对方言的零星记载,如《朱子语类》中对闽语的评论等等。因此,对近代汉语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通用语进行的,下文称近代汉语如无特别指明均指通用语。语音近代汉语的语音称作近代音或近古音。近代音往往特指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语音系统,因此又叫北音。近代汉...

研究近代汉语的资料来源

语音:

反映当时实际语音的韵书,如宋代的《皇极经世书》、元代的《中原音韵》、《中原雅音》,明代的《韵略易通》等。

用拼音文字给汉语注音的材料,如八思巴字的《蒙古字韵》、《蒙古韵略》,谚文的《老乞大谚解》、《朴通事》,拉丁字母的《西字奇迹》、《西儒耳目资》等。

韵文如词、曲的用韵。

用汉语音译外语词的对音材料。

现代官话方言的比较。

语法和词汇:

宋代的话本、元代的杂剧剧本、明代的南戏戏本、明清小说等。

近代汉语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多方言已经和通用语平行发展,但由于文献资料严重不足,无法组织成完整的系统。相关的资料有作韵文时以乡音入韵,以及文献中对方言的零星记载,如《朱子语类》中对闽语的评论等等。因此,对近代汉语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通用语进行的,下文称近代汉语如无特别指明均指通用语。

语音

近代汉语的语音称作 近代音 或 近古音 。近代音往往特指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语音系统,因此又叫 北音 。

近代汉语的语音相比中古汉语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语音系统的格局,重要的音变有全浊音和入声的消失。

元代时,近代音的基础已经形成。元代以后,近代音虽有所发展,但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中原音韵》所包含的音系大体上反映了近代音的面貌。

声母

根据对《皇极经世书》声音图的分析,宋初汴洛音中的浊塞音和浊擦音已经清化。浊擦音直接变成对应的清擦音;浊塞音根据声调的不同,平声变成送气清音,仄声(只包括去声和入声,因为上声的全浊字已经变成去声)变成不送气清音 。中古汉语三组对立的格局被打破了,变成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中古知组( ȶ 、 ȶʰ 等)并入照组( ʨ 、 ʨʰ 等)。同时中古汉语的微母从鼻音 m (可能经过短暂的 ɱ 阶段)变成擦音 v 。

到了明朝声母进一步化简,合并了的知组和照组又并入庄组( tʂ 、 tʂʰ 等),至此只剩下两组咝声的对立。大约到了明清之际,中古疑母 ŋ 脱落,微母又从 v 变成元音性质的 w 。同时在 i 、 y 前的软腭音 k 、 kʰ 、 x 腭化为硬腭音 ʨ 、 ʨʰ 、 ɕ ,由此产生了尖团音的对立。

到了清朝,由于北京话里的齿龈音也发生腭化,导致尖音并入团音,最终形成了现代普通话的声母格局。但是在一些官话方言里,至今保持着尖团音的对立。

韵母

近代汉语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有i和u介音,同时派生出介音y,此音大多来自中古合口三四等字。因此从中古两呼四等的格局变成四呼的格局。因为声母和韵母的相互作用,有些字的介音发生了变化,典型的如唇齿音和卷舌音声母的字由有介音变成无介音,韵腹为 o 的字衍生出介音u,开口二等牙喉音字和三四等合流带介音i等。

在韵尾方面,中古汉语的塞音韵尾-t、-k从宋代就开始消失,《皇极经世书》里已经把这些字和元音结尾的阴声字相配,说明当时-t、-k已经弱化成喉塞音 ʔ ,但还保持着-p韵尾。

到了元代的《中原音韵》就取消了入声的类别,把所有中古以-p、-t、-k结尾的字全部归入阴声韵里。塞音韵尾至此完全消失,中古塞音和鼻音韵尾相配的格局完全改变了,变成只有元音和鼻音韵尾。但是,表现为喉塞音的入声仍然存在于一些现代官话方言如江淮官话里,也存在于一些非官话方言如晋语、吴语里;完整的-p、-t、-k韵尾也仍然存在于粤语、客家话、赣语、闽语等南方方言里。

到了明代,中古的鼻音韵尾-m也合并到-n里,形成官话-i、-u、-n、-ŋ四个韵尾的格局,持续至今。

声调

中古后期,汉语的声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变,官话的裂变程度较小,只有中古平声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成阴阳两调,声母原来是浊辅音的变成阳平调,声母是清辅音的变成阴平调。但是现代官话方言也有平声也不分裂的,也有去声也分裂成两调的。

在《中原音韵》里,入声没有自成一调,而是分成四部分归入其他四调。但在《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的拉丁字母拼写中,有五种声调符号,入声单独用一种符号标写。这表明在有些方言里,入声的塞音韵尾脱落之后,仍然作为一种独立的声调存在,就像现代一些湘语方言一样。现代普通话正如《中原音韵》,入声派入其他声调,一共有四个声调,但具体一个字归入何调,也和《中原音韵》有出入。同时也有一些官话方言把入声并入某一个声调,如西南官话把入声并入阳平。

语法

词汇

书写系统

文学作品

近代汉语的文学作品非常丰富,有很多用口语或接近口语书写的韵文和散文。韵文有元曲、南戏戏本等;散文有宋评话、明清小说等。

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南戏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评话

无名氏《三国志平话》

无名氏《五代史平话》

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

参见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现代汉语

元代音系、明清音系

官话

四呼

汉语语法

相关条目

汉语音韵史

中国历代官方语言

注释

^李荣认为此时全浊音根据声调分成送气和不送气两类,但仍然是浊音,没有辨字的对立,见《切韵音系》。

^ 同理,由于李荣认为此时奉母还是浊音 v ,所以认为微母应为鼻音 ɱ 。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语族
与罗曼语族比较参考文献李敬忠《语言演变论》,广州出版社,1994年。ISBN7-80592-204-7参见汉语汉语方言
· 和制汉语
历史幕末之前的和制汉语日本自古就从汉语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逐渐能灵活使用汉字后,也开始创造一些新的汉语词。所谓“汉语词”,是指以源自中国古代汉语的发音(音读)读出的词,与现代汉语音可能有相当落差。相对的是“和语词”,是日文自古而有的词汇(但多半也训以汉字,故汉字词不见得是汉语词)。和语转换型和制汉语(和語転換型和製漢語)为日本特有的艺术、文化、职业创造的新词,如:“芸者”“介錯”。幕末之后的和制汉语日本在19世纪明治维新的时期,大量欧洲词汇涌入日本,在翻译时往往陷入不少无词可用的困境。例如,夏目漱石曾经留下这样的日记:意即英文:“Lawgovernsthehumanworldasthenaturalworld”,因无对译语可用,以上日记用日文所书并译成中文就是,“law如于nature之world一般govern著humanworld”。由此可见,即便在19世纪中期,这些英文字竟然都无词可...
· 古代汉语
时期直到现在,还没有对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定下公认明显的划分界线。一般都以“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为分水岭。古代的汉语有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以先秦时代为核心的上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上古音,以诗经和形声字的古韵推测,文字为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以唐代和宋代为核心的中古汉语,其语音体系一般称中古音,为等韵和韵图所记录,文字为楷书;以明末清初为核心的近代汉语。亦有人分成先秦、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古代汉语在不同阶段最明显的差别是语音,而上古汉语还有文字也与后世不同。狭义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大体上和中古汉语一致,因为这是古代汉语发展最繁荣、影响力最大、产生最多代表性作品的时期。文字汉字以纪录语素和音节方式纪录文字,称为“音节语素”文字。意思是一个文字符号纪录音节和具独立意义的语素。汉朝许慎师承刘歆,将汉字的构造和使用规律分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者...
· 近代英语
历史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更多资料:文艺复兴从中古英语的转化亨利八世伊丽莎白时代十七世纪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空位期和王政复辟时期向现代英语的发展十七世纪,英国港口城镇(以及他们的说话方式)受到以前的郡首府的影响。这段时期的英格兰恢复了内部和平和相对稳定,从1690年开始,许多文艺作品(包括文学)得到发展。现代英语是从1714年的乔治时期开始发展的,但英语的正写法直到1755年《约翰逊字典》出版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莎士比亚的作品的重要性盖过了其他伊丽莎白时期的作家的作品,为现代英语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这也就解释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在现在为什么读起来熟悉又好懂,即使这些作品是在400多年前写成的。但600多年前(14世纪)杰弗里·乔叟、威廉·朗兰的作品对于大众来说就不怎么容易看懂了。正写法莎士比亚的写作和近代英语有着紧密的联系近代英语的正写法(文字规范)和现在所用的差不多,但是拼
· 中古汉语
研究中古汉语的资料来源中古汉语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中古时代没有录音设备,人们只能透过客观的记录而重构中古时代的汉语。现时中古汉语利用下述几种基本资料重新构建:隋朝和唐朝的韵书(《切韵》、《经典释文》、《广韵》)等;根据韵书编成的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等);南北朝和隋唐诗人的用韵情况;各个汉语方言(如闽语、粤语、客语、吴语和赣语)残留的中古汉语痕迹;朝鲜语、日语和越南语的汉字读音;梵汉、藏汉对音,用汉字音译梵语、藏语词的材料。《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编辑的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广韵》是宋初的著作,把唐朝的几个韵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切韵》,但《广韵》收的字条远远比《切韵》多,剩下是从其他韵书抄过来的。学界一直以为《切韵》已经失传了,直到1947年发掘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切韵》用反切的方法来记录中古音。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