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
行政区划
2004年9月29日为适应大学城的建设需要,设立小谷围街道对大学城进行行政管理,属番禺区下辖行政区划。
学校
目前,第一批进驻大学城的十所高校为:
另外,第二批进驻大学城的三所高校为:
暨南大学(已进驻)
广州医科大学(已进驻)
南方医科大学(计划进驻)
(另有两所高校名单暂未确定)
集约化规划
广州大学城采用集约化的规划模式,实现全城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分配。
分布式能源系统:区域集中发电、供热和供冷。全城的冷气均由三座冷站统一供给。利用能源站余热向全岛集中供应热水,达到能源循环梯度利用的目的。
分质供水系统:两套独立管道区分提供“高质水”和“杂用水”两种水源。“高质水”用于日常饮用、沐浴、洗涤等生活用途;“杂用水”则用于冲洗、绿化、消防。
城市综合管沟:集中布置全城电力、通讯和水源管线,设有自动控制、报警和灾害监控系统,全长18公里。
交通
中心大街北
广州大学城对外交通干道主要有京珠高速公路、南沙港快速路、新化快速路、广州地铁4号线、7号线、12号线(规划中)以及3条过江隧道,岛内交通以内环、中环、外环3条环路以及16条放射线形成开放式路网。
大学城一期内有一个地铁4号线车站大学城北站(位于综合商业北区旁)和一个地铁4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车站大学城南站(位于综合商业南区旁)。大学城二期设有一个新造站。
大学城内还有连接市区各地的公共巴士线路(包括310、35、565、801、夜48、大学城专线1至4线等)。大学城内亦设有岛内线来往主要公共设施与各校区。
此外,大学城内设有两个长途客运站,用于假期接载师生前往临近省市及市区客运站点。
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道路命名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原先已命名的道路43条,在当初命名时借鉴了外国道路命名的做法,采用数字、方位序列命名。近年来,市民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这些路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未能凸显大学城的功能;未能传承历史文化;指位性不够强;虽然简单,但难找。
2014年3月以来,广州大学城外环、中环、内环共6条道路原先的名称得到保留,其他道路采用3种形式更名,分别是:以大学城内10所高校名称(简称)与方位或数字序列派生命名;以当地老地名(贝岗村、南亭村、北亭村、穗石村、康陵)派生命名;采用寓意式与方位命名。如:大学城南、北两个综合商业区范围内11条道路新的名称采用了寓意式命名,专名采用了“静宁”、“风茂”、“青蓝”、“模范”、“精英”、“明志”、“立德”、“尚法”、“求真”、“俊贤”、“文秀”等诗词古训,名称寓意与大学城教书育人的定位相符。更名后,大学城道路名称突出大学城的功能定位,同时兼顾当地历史和地理特点,指位性更强。
商业
综合商业北区
广州大学城内的大型商业中心包括广州大学商业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内)、北亭广场(位于北亭村内)、GOGO新天地(位于贝岗村内),提供了饮食、娱乐、超市、服饰、等众多行业服务,其中又以总经营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广大商业中心和首期商场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GOGO新天地发展最成熟、最具人气。在大学城里仅剩的自然村:南亭村、贝岗村、北亭村、穗石村里也形成各具规模的村办商业区,如南亭商业区、贝岗商业区等,其中贝岗村由于地理优势更是在临街搭建一排商铺,为大学城另一逛街必去地点。
另外,大学城内在建立之初,就设立了综合商业南区、综合商业北区两个起步较早的商业规划区,分别位于大学城内南北两个地铁站旁边,是大学城规划时就建立的两个为学生提供购物、餐饮、娱乐和邮政等服务的商业中心。但由于地理位置离学生生活区较远,相对来说人气较其他商业点冷清,现以教育机构和餐饮商铺聚集为主。
基地设施和景点
小谷围岛内
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
岭南印象园
中心湖公园
小谷围岛周边
生物岛
小洲村
瀛洲生态园
黄埔军校旧址
长洲岛绿道
坐标: 23°03′13″N 113°23′17″E / 23.05361°N 113.38806°E / 23.05361; 113.388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