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杂技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1
转发:0
评论:0
1947年前的源由和历史西方杂耍发展这个埃及的壁画(约公元前1794-1781年)似乎在描绘丢掷技。杂耍早在人类有历史记录之前就已经成形,故无人能得知其最早的起源。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关于杂技的纪录是刻在埃及帝王谷第15号一位无名王子的墓中,壁画显示一些女性舞者和杂技演员在丢球。杂耍也在其他许多较古老的文明中被纪录,包括有中国、印度、希腊、阿兹特克(墨西哥)和波里尼西亚。在欧洲,一直到罗马帝国衰退前杂耍都是一种通俗的娱乐,而在那之后,它就失去了光彩。在中世纪时大部分的历史都是由那些不甚喜欢表演杂耍的吟游诗人的神职人员所写成,结果他们就指控那些表演者判离道德或甚至说他们在实行巫术。杂耍者在这个时代只能在市集、街道、民俗庆典和酒家表演。他们会表演些简短、幽默但不入流的表演并传下帽子或向观众乞讨小费。某些君王或贵族旗下的吟游诗人、小丑或弄臣都能表演杂耍或体技杂技,虽然他们主要的技艺是在于诗歌、音乐...

1947年前的源由和历史

西方杂耍发展

杂技

  这个埃及的壁画(约公元前1794-1781年)似乎在描绘丢掷技。

杂耍早在人类有历史记录之前就已经成形,故无人能得知其最早的起源。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关于杂技的纪录是刻在埃及帝王谷第15号一位无名王子的墓中,壁画显示一些女性舞者和杂技演员在丢球。杂耍也在其他许多较古老的文明中被纪录,包括有中国、印度、希腊、阿兹特克(墨西哥)和波里尼西亚。

在欧洲,一直到罗马帝国衰退前杂耍都是一种通俗的娱乐,而在那之后,它就失去了光彩。在中世纪时大部分的历史都是由那些不甚喜欢表演杂耍的吟游诗人的神职人员所写成,结果他们就指控那些表演者判离道德或甚至说他们在实行巫术。杂耍者在这个时代只能在市集、街道、民俗庆典和酒家表演。他们会表演些简短、幽默但不入流的表演并传下帽子或向观众乞讨小费。某些君王或贵族旗下的吟游诗人、小丑或弄臣都能表演杂耍或体技杂技,虽然他们主要的技艺是在于诗歌、音乐、喜剧跟说故事。

1768年时,Philip Astley开张了第一个现代的马戏团。几年之后他雇用了一些杂技师表演在马背上表演特技和小丑节目。从那时一直到现在,杂耍者终于有了工作并且和马戏团广泛地被联想在一起。

到了十九世纪,综艺与音乐剧场变得更加盛行,而杂耍者的工作就是负责在音乐表演之间填补时间,在台上换场时于布幕前表演。这些表演者开始专精于杂耍,将它们与其他类的表演如吞剑和魔术加以区隔开来。杂耍绅士型态的表演是由德国杂耍者如Salerno和Kara所创。橡胶制作法的发明使得杂耍者开始使用橡胶球。之前通常杂技球是用绳子缠成、用填充的布袋、木球或金属所制。具有弹性的橡胶球使得弹地技变得可行,同时也让转球更加容易上手。很快地,在北美,Vaudeville戏院雇用了许多杂耍者,很多都是从欧洲请来的。

在二十世纪中期,综艺和歌舞秀因为受到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冲击开始衰退。国际杂耍者协会(IJA)于是为了协助职业杂技师而在1947年成立,它们每年的聚会成了不仅是职业同时也是业余杂耍者的焦点。从1950年代开始,相较于职业杂耍者,业余杂耍玩家的数目开始大幅度增加,形成了非常特殊的杂耍文化。

东方杂耍发展

杂技

  北魏时期的彩绘杂技陶俑。

在中国,杂技的历史亦相当悠久,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殷商、周秦时代就已经开始逐渐成形。古代的劳动社会让远古社会的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透过采集、生产和渔猎活动中培养出奔走、跳跃、投掷、游泳、搏斗等技能,而这些技能逐渐地在工作之余透过彼此较劲而成为了一种娱乐型式,这些就是杂技的雏形。先秦时期,原始的中国杂技在形式上与打猎、战斗息息相关,包括有角抵(即摔角、擒拿和拳术综合的搏斗技巧)、举鼎(大力士比赛)、骑射等等。而对应于西方的丢掷技,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有“弄丸”和“跳剑”(即丢球和丢刀剑)等等的表演。《列子》一书中曾有对古老丢掷技表演的记载,叙述在宋国有位“兰子”在宋元君面前表演在高跷上丢掷七把剑,说他“五剑常在空中”,这难度非常高,即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都仍然非常厉害。不过史学家对这段叙述的真实性有些质疑,他们认为对外行人而言,只要五个物件以上他们就往往难以在表演中正确地数出道具的数目。其他先秦时期的表演还包括舞蹈、蹋鞠(即踢皮球,相传为黄帝所造)、秋千等等。

到了汉代,杂耍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不仅在宫廷盛行、于民间表演的亦有。各种杂耍、舞蹈、体操、魔术等表演艺术被和称为“百戏”,有许多古代的画作描绘著百戏的情况,有人在马背表演特技、有人丢球(称为“弄丸”或“跳丸”,如同今日,某些画作已经将丢球描绘成极为夸张的弧形倾盆模式),丢刀剑,还有一些图曾出现了疑似独轮车的景象。到了三国时代,曹操父子重视杂技艺术的发展,聚集各地杂耍者入都,兼具娱乐与避免谋反(如同西方,在当时某些杂技师被认为能行使巫术)。魏晋时期,许多典籍都有跟杂耍相关的描述,如《杂记》、《抱扑子》等等,提到的项目除了跳丸弄剑外,还有逾锋、投狭、屡絚、舞轮、缘竿等等的众多项目。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立部伎》也有“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记载,除此之外在许多诗歌中也都能见到关于杂耍的描述。但是在过去,杂耍一直都是神秘的技艺,虽然民众有机会亲眼目睹,但其技术未能流入民间。

在日本,杂耍很早就传入了民间变成一种通俗的游戏,在江户时代的妇女之间尤其盛行。她们会配合歌舞一边从典型的倾盆模式开始丢抓子(日语称为“お手玉”)。除此之外,日本还有如伞上转球、剑玉等等古典的特有道具。

从1947年至今日的休闲杂耍演变

一直到1950年代为止,杂耍都只有职业表演者有在练习,而在那之后越来越多人基于兴趣也跟着来练习杂耍。国际杂耍者协会起先是以职业杂耍者社团的名义起家,但很快业余玩家也跟着加入并陆续参加每年的聚会。

随着越来越多世界上的业余玩家借由杂技作为休闲运动或打发时间,他们开始定期在当地聚在一起练习和交流。这些团体演变成了许多的杂耍社团,而现在在西方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杂耍社团。

在杂耍还是只由职业杂耍者表演的时期,杂耍者掌握了他们的招式与技巧的秘密,但随着时间这种态度已经改变了,而且杂耍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上数十万人(或可能数百万人)重要的社交活动,同时他们相当乐于分享他们的技巧并鼓励他人加入。这种较为开放的作法、以及基本的杂耍并不难学的事实,使得杂耍成为一种几乎人人可参与的活动。一个人想学杂耍可能有许多理由,包括:

它的教与学都相当有趣

就算你没有非常强,看起来也很令人印象深刻……这是炫耀的好方法!

可以帮助消除压力

虽然一开始不难上手,杂耍仍然充满挑战性,且不管你有多强,你永远都有可以学的东西

可以增强反应力和手眼协调

曾被“证明”,它能够帮助大脑的发展

某些杂耍者表示,它能使人更具对异性的吸引力

它能用来健身(经常跟慢跑结合,即杂耍慢跑,Joggling)

它能作为很好的宴会开场

大部分的业余杂耍玩家可分成两类。一种是从大学杂耍社团学得杂技,这些人经常是数学家、科学家或电脑工程师,他们喜欢杂技是因为它相当有结构而且可以用数学和物理来建模分析。杂耍系统已经为它自己建立了非常有用的模型已帮助研究者钻研技术和学习招式。第二种是从反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中产出,他们喜欢杂技是因为,在它非常有结构的同时、它也可以随心所欲,几乎拥有无限的空间可以让个人表现。火焰类杂耍经常是吸引他们之处。

自1970年代,由John Cassidy著的“Juggling For the Complete Klutz”一书一直随着三个沙包一起贩售,它可能是导引大众进入杂耍世界的最大助力。另一个使得杂耍人口增加的原因是因为许多企业和学校都请了职业杂耍者来开课教授各种马戏技艺。

现代杂耍文化

自从1980年代后期,杂耍次文化已经成形,但一般大众几乎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个现象在当地社团和机构、特殊活动场合、秀场、杂志、网站、网络论坛、以及可能最重要的杂耍聚会中都可以看到。近年来,杂耍比赛也开始成为焦点。

使得这个现象广泛的功臣是许多“杂耍名人”,这些因为人因为他们的杰出而充满创意和娱乐性的表演、举办的聚会、在杂耍界中的专业和有趣的性格而名声显赫(或恶名昭彰)。当然,在杂耍世界外,完全没有人知道他们。

当地社团、社群、研讨会:大部分的城市都有杂耍社团,他们欢迎任何人来学习并分享技巧。许多大学院校都有杂技或马戏技艺社群。也有许多社区马戏团体会教导小朋友并让他们上舞台。网络杂技数据库(IJDB)具有大部分杂耍社团的资料。

机构:第一个推广杂技并协助杂技师的是国际杂技师协会(IJA),基本上几乎完全是由北美的杂耍者组成。而欧洲杂耍协会则在欧洲推广杂耍并每年举办欧洲杂耍大会。很多国家都有国际协会、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

杂志:Kaskade是欧洲的杂耍杂志,在英国和德国出版。JUGGLE则是IJA的官方刊物,并以北美的发展情况为主。Juggling Magazine是意大利发行。Newton Las Pelotas则是在阿根廷出版,以拉丁美洲读者为对象。

世界杂耍日:六月的第二或第三个星期六。世界各处都会有活动指导民众杂技并推广杂耍,或是让杂耍者能聚在一起庆祝。

大会、庆典:许多国家、城市或杂耍社都会举办他们自己每年的杂耍聚会。这是杂耍现象的主干,将世界各地的杂耍者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参加大会的人从数十到数千都有。大部分杂耍聚会的焦点都是在大厅、一个可以尽情玩杂耍的大空间。同时也会有许多的研讨会会请来专家指导一小群组的人特定的技巧。大部分的杂耍聚会也会包含有(对大众开放的)大型表演、比赛与游戏。IJDB维持着一个涵盖过去与未来的各个杂技聚会的数据库。

体育杂耍与竞赛:作为一种体育,杂耍也能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其中杂耍者接连着试图超越对方的能力,或著一起组队丢掷,即“传接”。在传接中,二或多个杂技师会将物件丢向对方,将那些能够用单人完成的技巧推至更多物件的型式。目前世界级的杂耍大赛主要有两个。IJA从1969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大赛,比赛项目包括道具分类竞赛、杂技慢跑竞赛、爵士竞赛、舞台竞赛、数目技竞赛和极限竞赛等等。另外一个近来开始备受瞩目的是每年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世界杂耍联盟(WJF)大赛。相较于IJA,WJF的竞赛更加着重技术性的竞赛,因而除了数目竞赛之外还有回旋竞赛等等。Jason Garfield是“体育杂耍”观念的创始者兼领导者,体育杂耍强调高超的技巧而非着眼于对观众的娱乐程度,因为有不少观众爱看的表演其实在难度上并不高,Jason Garfield基于这点一再主张杂技师应该首重自身技术并应有这方面的自觉;而这个观念在2004年确实在WJF大赛中成形。WJF几乎完全以丢掷技为主,但在2004跟2005的比赛中都有扯铃的项目,2004还有雪茄盒的竞赛,但是只有两个人参加。此外比起IJA,WJF的比赛作了较多的商业宣传,且会在ESPN电视台上播出。

杂耍与生活

反射神经

杂耍能帮助发展反射神经,而事实上杂耍者都锻炼出了较好的反射神经。这些反应力是经由重复那些起先慢慢学会的复杂动作训练出来的。在那些多样的过程训练反应力的同时,新的、更难更复杂的技巧也继续地“奠基”在先前已经开发好的技能上。这些新的负杂耍能终将变得更加直觉化,而到最后,许多非寻常的反射神经就被开发了出来。一个例子是,要抓住一颗生蛋对于初学杂耍的人可能很具挑战性,但更具技巧的杂耍者可能可以在不弄破蛋的情况下,接住那些无预警地向他丢掷的鸡蛋。

休闲

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杂耍在许多方面胜出。除了先前提到对健康的好处外,任何型式的杂技在社交场合都极为适用。有些道具甚至不用钱,虽然也有非常昂贵的道具能购买。杂耍很适合在宴会或其他社交场合开场时用来打破僵局。杂耍通常是种亲善的东西,而且杂耍者们大多乐于帮助初学者学习。

而作为一种游戏,杂技也在许多方面胜出。除了兼具挑战性和娱乐性之外,许多先前提到的好处同时也使得它成为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它也是交朋友的好方法,并能培养一个人的自信。

学习杂耍能帮助儿童(或大人!)发展一种对于古典物理的基本法则之初步认知。在所谓的发达国家之中,很多小孩的活动(如看电视)似乎使得他们的专注力退化,导致学习上的障碍、集中力的缺乏以及对于事物的没兴趣。在世界任何角落,玩杂技的小孩能使他具有很好的精神集中力,能使他们的推理能力增进并使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更加透彻。

主要的杂耍项目

丢掷杂耍

杂技

  Peter Bone丢九颗球

无论在中西,丢掷杂耍都是杂耍中最经典而为人熟知的项目,也是大部分的杂耍者精熟的项目。丢掷技着眼于三种主要的道具,分别为球、棒和环。许多同样的招式可以在这些道具之间变换,但它们都各自有独特的本质。

球大概是最普遍的道具,因为几乎每个玩杂技的人都会先从球开始。球技可以分成几种类型:数目(Numbers Juggling,挑战最多数量的道具)、模式(Pattern Juggling,开发丢掷的模式)、招式(Trick Juggling,从基本模式中衍生出不同的招式变化)、技术(Technical Juggling,特定的技术动作,如回旋)、弹地(Bounce Juggling,将球往地上弹)与足球(Football Juggling,使用大小足球的球)。为了记录纪录上的方便通常球跟沙包这两个名词在杂耍世界中是可以互换的。

棒(因为长得像保龄球瓶而经常被误称为瓶子)在单人技中非常普遍。它们丢掷时会旋转,而且在空中比起球要来得稳定。棒的主要型式为数目、招式技、技术和甩棒(Club Swinging)。

 

除了一个人玩之外,杂耍者也常会找一两个朋友来一起丢东西。

棒传接(Club Passing)是两或多个杂耍者在它们之间共同创造杂耍模式,通常是面对面。传接有许多的型式,目前为止是棒子用的最多。其中最普遍的是数目传接、花式传接、多人传接,挑战更新更复杂的模式并往高技术程序发展。

两或多人要一起玩杂耍还有其他方法,包括(Siamese Juggling),也就是两个人战在一起各出一只手来丢东西;(Stealing),即一个人在丢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个人上前去把所有东西抢走并维持着原有的杂耍模式,让第一个人两手空空;(Takeouts,有时也是叫stealing),即单一的道具从一个杂耍者的模式中偷走并再不破坏节奏的情况下缴回。

接触杂耍

接触杂耍(Contact Juggling,简称CJ)是一种比较新潮的玩法,它丢掷技刚好反其道而行,它不但不丢,甚至刻意制造出仿佛黏在表演者身上或者离奇固定在空中的景象。一般的接触杂耍可以用球(contact juggling ball)棒(contact staff)圈(isolation hoop)甚至是杂耍棒(contact clubs)接触杂耍表演者利用灵活的平衡感,让球在他们身上的各个部位游走,或者利用默剧中的分离技巧(Isolation),将球停留在空中固定位置,身体在动但球没动。

接触杂耍球为了使得球的旋转看起来不明显(以制造出球没在动的错觉),有时会使用透明的球,因此接触杂耍球有时称为“水晶球”。

操控杂耍

杂技

  抖盘

大抵来说,其他跟丢掷技比较不相关的道具操控杂技都可以算是操控杂耍(Manipulation)。在西方,常见的操控技道具包括扯铃(抖空竹)、恶魔棍(或叫花棍,用两根短棍敲击长棍)、雪茄盒(长方形盒子,通常是三个一组)和炼球等等,不过其中扯铃跟恶魔棍都是源自中国的项目,可见中国杂技对外国的影响亦相当深远。其它常见的西方操控道具还有棍(Staff)、火刀(Firekniff)等等。

中国对于操控杂耍道具的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括有:

顶缸:使用大缸当道具,玩法有丢掷、平衡、接触等等。

水流星:类似炼球,但绳索两端有小碗,装水的称为水流星,表演时必须滴水不漏;而装火的则是火流星。

抖盘:又称转碟,利用长棍将盘子旋转于棍顶,高手可以在同时转无数盘子的同时作翻滚、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而维持盘子不掉。抖盘近来也逐渐受到西方业余杂耍玩家的喜好。

蹬技:古老的中国杂耍项目,通常表演者会躺在一小桌上,纯用脚操控各种道具,常见的有伞、桌椅、大缸等等。

顶技:在额头、鼻子或下巴平衡各种物件。顶技在西方也是自古常被使用,尤其是和丢掷或杂耍绅士风格表演结合。

口签子:一根小木棒,一端设计得适合咬在嘴哩,另外一端则可顶起各种东西。这在西方同样常用。

毽子:毽子是传统中国童玩,但在杂耍表演中亦常使用。在西方,有一种与毽子玩法极为相似的道具称为足沙包(Foot Bag)。

飞叉:使用的道具是传统兵器“叉”。玩法与西方的操控道具“杖”类似。

踢碗:利用脚将碗一个叠一个地踢到头上。西方则常用帽子进行类似的表演。

拉硬弓:灵活运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拉开无数的硬弓,摆出各种姿势和动作。

平衡杂耍

杂技

  自行车杂耍

与道具的平衡不同,平衡技主要是表演者试图将自己处于难以平衡的状态,但仍然维持平衡并进行各种表演。平衡技可以单独进行舞蹈、跳跃翻滚等动作,或者和上面的丢掷技或任何一种操控技结合,变成难度更高的演出。所有的平衡技道具都是中西通用的,常见的项目包括:

独轮车:即中国所谓的车技,亦是杂耍表演中经常使用的项目。

晃板:一个会滚动的圆筒上架设一木板,而表演者站在晃动不已的木板上表演。

走索:也就是走钢索,表演者站在只有一个绳子粗的位置,并在高空进行惊悚演出。

晃梯:一把直楼梯,除了两个梯脚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支撑。表演者站在梯子的横杆上、或甚至站在梯顶表演。

走球:一个大球,能四面八方滚动,表演者站在上面,一边走动着球一边表演。

杂耍世界纪录

单人纪录

File:Anthonygatto.jpg 安东尼·加托在2000年打平12环的纪录。注意:这看起来是13个环,不过最底下的半个环是用来装第12个环的套子。

目前,杂耍世界纪录是由数目杂耍资讯服务委员会(Juggling Information Service Committee on Numbers Juggling,JISCON)所记载。所有列在JISCON页面的纪录都代表目前维持最久、且数目有经过录影存证认证的一轮。直到2005年1月,各项道具的最高纪录为:

环/盘子:Albert Lucas于2002年丢13个环接13下。

球/沙包:Bruce Sarafian最先于1996丢12个沙包12下。

棒/棍子:Bruce Tiemann于1996年丢9根棍子9下。

这些纪录都称为是“飞烁(Flash)”,也就是每一个道具都只被丢起且接住一次。有些杂耍者和杂耍大会并不承认飞烁是真正在玩杂耍,并以“合格杂耍(Qualifying Juggling,由IJA来的术语)”表示一个模式中每个道具至少被丢接了两次。JISCON中关于合格的一轮丢掷的最高纪录为:

环:安东尼·加托于2001丢10个环27下。

球:Bruce Sarafian于2001丢10个沙包23下。

棒:安东尼·加托于2005年丢7根棒子2分49秒(译注:因为太多下,此时通常以时间计算而不以下数计算)。

有些杂耍者拥有比上面更好的纪录但并没有把证据的影片送去JISCON,这些未确认的纪录包括:

环:Albert Lucas丢14个环14下。

球:Peter Bone,13个沙包13下、12个13下、11个18下。

棒:安东尼·加托丢7根棒子超过三分钟。

羊肚世界纪录大赛(Haggis World Record competition)是每年的苏格兰杂耍大会所举办,使用的道具是巨大的羊肚。目前的纪录是:

羊肚:Colin Sopper丢5个丢26.01秒。

羊肚:Tempei丢4个丢了1分31秒。

羊肚:Paul Taylor丢3个丢了12分56秒。

其他必须一提的单人(非传接)纪录是弹地的纪录。这是由弹地世界纪录页面所记载,它如同JISCON一样只登出有影片证据的纪录。这些纪录包括:

飞烁:Tim Nolan于1990弹11颗球11下。

合格:Eden Zak于2005弹10颗球23下。

传接纪录

File:18balls.jpg Dave Critchfield & John Jones,“The Bounce Dicks”双人组。由Jim Edmondson摄影。

传接的时候,只有两个人之间的丢掷才会被计算。在某些模式(终极或单下数)所有的丢掷都会被另一个人接到,但在某些模式中每个杂耍者都会自己丢给自己一点。如果这些丢给自己的也算,那两个杂耍者干脆就传接一下之后独自做单人模式就行了,要多久都可以。

JISCON只有记录棒传皆的纪录,其中最好的为:

飞烁(每个道具都被传了至少一次但不到两次):Peter Kaseman和Darin Marriott于2004传14根棒子14下。

合格(每个道具都至少被传了两次):Vova Galchenko和Olga Galchenko于2004传12跟棒子54下。这边有影片

此外,Bounce Page记录着弹地传皆的纪录。最好的有:

飞烁:Dave Critchfield和John Jones于2005传18颗球30下。这边有影片

合格:Dave Critchfield和John Jones于2005传16颗球74下。这边有影片

球(空中的)传接并没有哪个网站有在做官方纪录,不过目前的一些未确认记录包括:

飞烁:Ben Beever和Luke Burrage于2002传18颗球18下。这边有影片

合格:Ben Beever和Luke Burrage于2004传15颗球27下。(译注:翻译来源似乎有问题,因为这样还不到合格)。

耐久纪录

5球:3小时47分20秒,Thomas Dietz于2005。

5球(米尔斯错综):3分45秒,C.J. Smith于2005。

6球:25分7秒,Thomas Dietz于2005。

7球:10分12秒,安东尼·加托于2005。

8球:324下,安东尼·加托于2005。

9球:305下,安东尼·加托于2005。

7环:15分5秒,安东尼·加托于2006。

8环:368下,安东尼·加托于2005。

9环:332下,安东尼·加托于2005。

5棒:1小时25分,Thomas Dietz于2004。

6棒:4分40秒,安东尼·加托。

7棒:3分,安东尼·加托。

职业表演者

由于早期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展,作为一种普遍的娱乐型式,杂技比其他不同的表演型式受了更多苦。音乐跟喜剧很容易移植到广播上,但是杂技因为是动态的而不行。早年的电视上,综艺节目非常普遍,杂技师常被邀请,但是要一周接一周地在每出新的节目中表演新动作根本是不可能的。喜剧演员跟音乐家能够出钱请人帮他们写东西,但是杂技师没办法这样做。

场所

马戏团,只要有马戏团的地方就有杂技师,虽然通常只有一两个。这意味着只有最优秀杰出的杂技师才能在传统的马戏团中表演。大部分的马戏团杂技师是从俄罗斯和其他苏联地区来的,出自许多拥有名望的杂技学校。过去五十年中,某些最伟大的杂技师是从东欧来的,包括Sergei Ignatov、Evgenij Biljauer和Viktor Kee(曾于太阳马戏团中演出)。

小丑经常也会用弹球和丝巾表演一些杂技。

综艺剧场如今在欧洲仍然运作著,尤其在德国。在北美,赌场是最接近综艺剧场的地方。在像拉斯维加斯那种地方,杂技师常跟歌手、喜剧演员跟其他表演者一起演出。如同马戏团一般,杂技师在赌场也是求不应供,表示只有最顶级的表演者才能在好地方找到固定工作。德国和美国也在过去的50年间产出了许多最顶级的杂技师,最值得一提的有德国的Francis Brunn与美国的安东尼·加托。

在北美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与中古博览会也能提供给职业杂技师一个短程的表演场合。由于这类场合的增加(也由于许多中古或文艺复兴主题餐厅的持续成功),杂技这种古老的艺术也找到了新家。

杂技符号系统

杂技招式与模式有可能非常复杂。虽然表演时看起来很厉害,但是要用语言来沟通就很困难。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杂技师之间开发了许多数字和图像的符号系统,除了用于沟通之外,也用于研究和探索新的模式。

图像符号是在纸上展示杂技模式最清楚的方式,但因为基于图像,在以文字为媒介的沟通场合(电子邮件和网络)上就受到局限。阶梯图示(Ladder Diagrams)是以道具相对于时间的路径来描绘,而比较没那么复杂的因果图示(Causal Diagrams)则只追踪在空中的道具,并假设杂技师手上各有一个道具。米尔斯错综状态变换图示(Mills Mess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则追踪手臂交叉的模式,而非道具的模式。

数字的符号系统比起图像符号要来得更普遍,它们不仅在书写上被使用,言语中亦可用。

位换记号(Siteswap)是目前为止最通用的杂技符号系统。其最基本的型式,即所谓的普通位换记号是非常容易使用的:每一个模式都简化成一列的数字,例如“3”、“97531”和“744”等等。不过,普通位换记号只能纪录最基本的双手交替模式,且规则相当严格。如果这些规则失效、例如多加入了一只手,那整个数字串将变成一个非常诡异的模式。为了因应更多较复杂的模式,加入了额外的规则和语法即成为同步位换记号,它能够记录两只手同时动作的模式,而多重位换记号则能记录一只手在单一拍子中同时丢出多颗球的模式。

普通、同步与多重位换记号都是位换记号的正统型式,不仅杂技师们理解它,许多能模拟杂技动作的电脑软件也能认得。其他的位换记号的延伸也因应了不同的需求而被开发,但它们只有少数杂技师跟特定的软件才能辨识,例如传接位换记号,多手记号(MHN)跟广义位换记号(GS)。

拍谱记号(Beatmap)是比较新的一种数字记号。它记录了每只手在每个拍子在模式中的动作,而不像位换记号,只记录每只手在交替拍子的动作。这表示拍谱记号可以以任何的节奏记录任何数量的手跟道具而不用增加复杂度。拍谱记号也不仅记录丢掷,同时也记录的接住的时间和地点。再加入了简单标示手臂交叉的状态之后,拍谱记号也能记录如米尔斯错综之类的模式。不只是球,拍谱记号也能简单地记录杂技师的手跟手臂的位置跟方向。Luke Burrage,拍谱记号的发明人,宣称拍谱记号能更精确地描述比阶梯图示、因果图示、米尔斯错综状态变换图示、标准位换记号、同步位换记号、传接位换记号跟多手记号加起来更多的模式。目前为止拍谱记号的使用尚不普遍,基于大部分的杂技师跟杂技软件都只认得位换记号的变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文化—杂技—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至今保留在闽东历史文化古镇——宁德霍童镇。有关它的历史,当地流传是为了纪念先祖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感恩其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的功德,特举办“二月二”灯会纪念活动。线狮表演就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一。当地人称为“打狮”,又称抽狮,它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民俗艺术形式,堪称中华绝活。线狮表演之前,从舞台制作到灯光效果都通过绳子由人工操作。特别是绳索的穿结,每一个穿孔动作,都必须细致认真,是线狮表演的关键环节。线狮衔的球,精致灵巧。大球网筐内,套有旋转自如的小球。小球配有灯光,在夜里闪闪发光,犹如点点繁星。最后,开始打扮舞台。同时试一试控制绳索的长短,检验滑轮与狮子。绳子之间的衔接,整个准备过程就需要1个小时。除了对绳子有特殊的要求以外,线狮的制作工艺也很讲究,整个狮子最重可达30到40公斤,全身由多种材料制成,以竹蔑为框架,里面填充着棉花,布料。橡胶等,狮毛用特殊...
·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杂技
杂技是一门无语言的技巧性艺术。杂技表演是人的智慧、力量的艺术体现。杂技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它是由两人至数人头戴牛角,互相抵牛的一种竞技角力游戏逐浙发展起来的。大约在秦汉时期,杂技已成为“百戏”中的主要内容,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炼、更新、创造、发展,而今的杂技正是在承袭中国杂技的基本要素,以吸收姐妹艺术之精华,融体操、健美、音乐、舞蹈、声、光、景等于一体的一门技巧性的艺术而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欢迎。丰富多彩的节目,悠久的传统,构成了中国杂技独树一帜、绚丽多彩而古朴大方的艺术特色,卓立于世界杂技艺术之林,弥足自豪。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是中国杂技的第一个特点。中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汉代画像砖石和壁画、陶俑中,有许多拿顶和翻筋斗的形象。中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彩戏法的演员也要有扎实的武功基础,所谓“文戏武活”,即是指此,没有坚实的武功,那大褂里卡上上百斤的道具,还要从容自如,翻着筋斗变水变火...
· 闽文化—杂技—宋江阵
闽南民间传统武术表演,以晋江、泉州、南安、同安等地流行最广。宋江阵最早出现于明末请清,相传是少林五祖拳祖师蔡玉川所创,由一些武术爱好者扮成梁山泊好汉,在庙会广场表演各种阵式和武术套路,当地俗称“套宋江”。表演时人数不拘,男女均可,多在24人以上,甚至百余人,以108为大忌,据说因不满梁山好汉被招安的结局。表演设在广场,搭一布城或彩楼为城门。开始时,金鼓齐鸣,一对旗手执丈二大旗领阵,分两路出城门,叫“黄蜂出巢”。经“交阵”变“内外环”、“面线拗”(迭圈)、“穿针”、“环螺圈”、“长蛇”等队形战阵之后,开始表演“单打”、“双打”、“群打”等武术套路,主要有盾套锤、伞套刀、枪套剑、刀对铁耙、扁担对锚头、空手对打等,有时还兼演弄狮,最后表演打八仙,以凯旋入城收场。服装有的仿水浒人物,假戏装打扮,有的一律对襟汉装、腰带、草鞋。60年代后,大部分宋江队改穿运动服。清及民国期间,宋江阵广泛流行,有的村落...
· 藏文化—传统体育—古代杂技百戏
的杂技百戏历史悠久,在吐蕃时期就广为开展了。当时人们表演的“杂技百戏”技艺,都需要具有高度的身体技巧,并有一些项目逐步演变发展成为的民间体育。至今,仍有不少源于吐蕃时期的“杂技百戏”技艺为人们所喜爱,成为人们健身的主要形式,也是节日庆典中的表演内容。“杂技百戏”表演最早见于《莲花生传》记载的:“当举行开光之时,魔术家(表演魔术),力士们比赛臂力(即倒立)。”《贤者喜宴》记载,在桑耶寺开光时的杂技表演,译注者黄灏说:“吐蕃人在开光典礼”上的各种杂技表演很精彩……此为它书所未载者。又,吐蕃杂技当与汉人有关。汉文史书《新唐书·吐蕃传》记载: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帝念主幼,赐锦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唐杂技百戏从此带入藏中。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进藏时均有“杂技”随从。“杂技”之中亦包括“百技”(即百戏,亦所谓杂技也)。公元821年,唐朝使臣刘元鼎出使吐蕃,吐蕃赞普特举行文艺表演以示欢迎,据...
· 姓氏文化之吴桥杂技文化扇
近日,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南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于章亮,将5000把中华姓氏文化扇装箱运往白洋淀旅游景区。据了解,于章亮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中华姓氏文化扇热销湖南、山西等全国40余个景区。于章亮从1993年吴桥杂技大世界开业第一天,就在江湖文化城内从事魔术和杂技表演,曾获得河北省近景魔术比赛一等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于章亮说,吴桥杂技吸引了全国各地杂技和旅游爱好者前来参观旅游,如果让游客在看完吴桥杂技演出以后,带走一些真正属于杂技之乡特色的纪念品,更有助于吴桥杂技的发展。于是,他一直特别留意考察各地的旅游产业,并跳槽创业,研发旅游纪念品,自主开发成功魔术道具礼品盒和中华姓氏文化扇两个旅游纪念品。2013年以来,于章亮将中国姓氏文化融入到绢布折扇中,一个姓氏一把扇子。目前,他开发的中华姓氏文化扇已经覆盖了274个常用姓氏。内容是百家姓专家依据史书资料记载,以诗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