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字源
在梵文与巴利文中的我(梵文:ātman,巴利文:atta),被用来当成是第一人称代名词的“自己”(英语:Self)或自我(ego),源起于共同的印欧语系字根,*ēt-men,原义是呼吸。古英文中的 æthm,德文中的 Atem,与希腊文的前缀字atmo-,都来自于同一字根。
在梵文与巴利文中,ātman除了被用来指自我,更被用来指“真实的自我”,也就是一个人内在不变的特质。在英译时,通常被当成是灵魂(英语:Soul)的同义词。在一般使用中,ātman也被当成反身代名词(英语:Reflexive pronoun)来使用。在哲学讨论时,其意义相当於哲学中的主体(英语:subject)。
概述
我,这个词作为哲学概念,起源自奥义书传统,为轮回中的主体即自我,自我同宇宙超验本体梵实为一体,故又可称梵我。类似概念还有神我(puruṣa)、人(pudgala)和命(jīva(英语:jiva))。早期佛教时有论述梵行,但没有涉及过奥义书中关于梵的哲学观点。
佛教采用了“我”这个术语,主张蕴、处、界,皆为非我、非我所,即“一切法无我”。婆罗门教和其他沙门教派一般不采用佛教特有的概念术语,他们所认定的我或类似概念,早期佛教一般将其比附入五取蕴中而加以批判,故有五我见,于五取蕴中,“执一为我,余或为我有、我所、我器”,亦总列为二十萨迦耶见,以执“色是我”为其代表,后因时代变迁而至难以理解;此外,有外道执“唯有一我见”,而“总缘五蕴执为我者”被称为谛语外道,迄至《大毘婆沙论》时代,仍“无五蕴外执有我者”。
对照《巴利经藏》可知,与“我”这个词保持区别,在《阿含经》等中指代“自我”而译为“人”的词语,特别是指称四双八辈时,通常就是玄奘专门采用音译的补特伽罗(pudgala)。赤铜鍱部《巴利论藏》中有总集佛陀施设的各种补特伽罗的《人施设论》,可对应于汉译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人品》,后世阿毘达磨论书也沿袭此传统。
在部派佛教鼎盛时期,“我”分为假名我和人我,个人轮回与解脱的主体是为人我。后来“我”的意义扩张,与本性、自性为同义词,因应其意义的改变,将“我”分为法我和人我,实有之法性是为法我。
无明所覆众生,从五取蕴而生我见,取著六触处而生苦乐,形成我执,更无法脱离轮回。佛教各宗派皆主张一切法无我,但是对一切法的定义范围不同,无我学说的确切含义从始至今存在争议。
古印度学说
在佛教之前,以及其同时代,存在众多不同的婆罗门教和沙门思潮,对于我,佛教有三见的说法:
持断见者,认为众生之命与四大所造色身是同一的,当死亡时构成色身的四大分解后,命也不复存在,顺世论是其代表。
一类持常见者,认为每个生命都内在一个永恒的自我,它不同于无常的色身,而只是暂居于其中,这个真我可称为梵我或神我等。
一类持常见者,认为众生的身体分为二种:无常的粗显身,和永恒的细微身,这个细微色身,是轮回的主体,也可称为灵魂。
佛陀认为命与身,即自我与五蕴,二者之间,是一是异?是即是离?为无记问题,对此二边见,不予应答。学术界或有人称,断见的立场接近于唯物主义,常见的立场接近于唯心主义。
佛学理论
基于论书如《俱舍论》等的说法,学术界对佛教理论的一种有代表性解读称:相对佛教而言的外道所认为的我,可称离蕴我,他们认为在五蕴之外存在一个真正的自我,或神我(puruṣa)、命(jīva(英语:jiva)),它是常住不变的,单一的,有支配功能的。佛教反对这种见解,认为五蕴由业的牵引逐渐产生变异,没有主体“我”的支配,只遵循因果规律。有记载犊子部及其支派认为,补特伽罗与五蕴非即非离,其他部派认为,补特伽罗若是实有,则类同于外道所说之我,因而补特伽罗就是于五蕴而说的假名,无补特伽罗我,亦即人无我。
学术研究
学者平川彰等人认为,《阿含经》中的无我说实为非我,并非为了反对《奥义书》传统中的梵我(ātman) 。印顺法师与今西顺吉则认为,佛教的无我,则是对于古印度宗教中的我、或神我的批判。
自原始佛教起,佛教为与婆罗门教抗衡而确立了“无我”说,但各宗派都需要为轮回做出适当解释。
参见
我执
无我
常 (佛教)
自我
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