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
演进
中国邸报始于汉朝,属于手抄新闻报纸。邸报是地方政府驻京之“邸”发行之报纸。其先本为对地方政府之一种“中央新闻报告”,但以后由于社会对于新闻的需要,也开始对外发行。“邸”的制度源于西汉:《西汉会要》记载:“九卿之一大鸿胪下,设有属官郡邸长丞,其职责为‘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并注:‘按郡国皆有邸,所以通奏报:期待宿也。’”此处之“通奏报者”,即传达君臣间的消息,亦即“邸报”发行之原因。
邸报到唐朝时更加盛行,内容和编抄技术亦大有进步,其原因在于:第一、各地诸侯接至进奏院于京师,以通文报;第二、雕版印刷于隋朝时得以开始使用,到了唐朝初年普遍被采取。
宋代建国初期,沿用了唐、五代的旧制,即地方政府在京城设置进奏院,归各州府自行管辖,用以传递信息、协调州府和帝都的关系。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中央政府开始对汴京的共计200多地方进奏院进行整顿,设立了“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改组后的都进奏院由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领导,其职责主要包括两点:收受和传递公家文书、在政府机构内部传递信息。
在都进奏院的管辖下,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播工作的进奏官也开始归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经由进奏官们传发出去的“进奏院状”自然也就受到中央政府的辖治,成为统一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官报。这种官报在当时即称为“邸报”。除这一称呼外,“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也指这种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的官报。
宋代邸报的发报制度以981年为界,前后有所不同。在此之前,邸报由地方政府设在首都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在这之后,尽管发报工作仍然由各进奏院负责,但其内容的编辑、整理和审定则逐渐由中央政府接管。其中最重要的审定工作由枢密院负责。
特点
邸报的内容到东汉明帝时更加丰富,大部分是来自宫廷的纪录。接着,进入中世纪的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和宋代的邸报比起来,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报纸的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
其发行不再由地方政府一手包揽,而是归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成为一种在某一制度下的、一式多份发往诸路州郡的中央一级官报。
其读者群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
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信息量逐渐加大,时效性也有所增强。
它是定期、连续发行的。尽管发行的周期在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从“每日”、“每五日”到“逐旬”、“每月”都有。虽然并没有严格执行,但定期、连续两点还是基本做到了。
邸报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各政府部门抄录来的,其过程包括了新闻的选择、采集和编辑。从这一点上看,进奏官一职带有邸报记者的性质。
内容
根据现有古籍记载,邸报的内容主要如下所示:
皇帝的诏旨。
皇帝的起居。
官吏的任免
臣僚的奏章。
战争情报。
刑罚。
中央政府对邸报的内容施行十分严格的检查,并设立“检正官”、“检详官”等专门的官员从事这一工作。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有时皇帝本人也部分参与这项工作,对有些稿件进行删节和修改。
为了维护皇权与中央政府的统治秩序,宋代各时期的都非常严格,对于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内容予以坚决限制。其中限制较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灾异。对水灾、旱灾、蝗灾、日食、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天象一般很少报道。不过1626年(明朝明熹宗天启六年约五月间)于北京发行的《天变邸抄》便对当年一场离奇的灾难 -王恭厂灾变做了极详尽的报导。
军情。对涉及军事行动,尤其是涉及兵变、农民起义、少数民族武装反抗等军事行动消息,一般不准报道。
朝廷机事。宋代各朝都极力严禁“妄行传报”容易遭到反对和引起非议的事情。
未经批准公布的臣僚章疏。例如《万历邸钞》刊登辽东巡按胡克俭参劾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奏章,凡三千余言,《明实录》只摘要四百余字,《明史》则不着一字。
为了加强对邸报的内容的管理,宋代还曾经施行过“定本制度”,即各地方进奏院必须严格依照官方审定后的邸报样本发行,不得超过范围。这项制度起始于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此后,这一制度曾两次取消,但很快又得以恢复,一直沿用到南宋末。之后,邸报一直发行到清雍正时期,下令以“京报”取代“邸报”,并严禁邸报的发行。
发行
邸报编订后,经由驿递“传之四方”。驿递的方式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几种。南渡以后,为适应国防上的需要,又创设了摆铺制度,用于传送军机要务和赦书。邸报发出以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复制件以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
宋代的邸报是否印刷,没有明确的记载,也缺乏留存下来的实物作为佐证。但至少有一部分邸报或邸报中的一部分材料是用雕版印刷的。
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现存的宋代文献资料中,保存了不少有关这些人读报情况的记载。
参见
进奏院状
天变邸抄
新闻
报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