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樊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7
转发:0
评论:0
樊成公遗爱颂宋欧阳修《集古录》记载樊泽在襄州有善政,百姓为他立碑纪念。由唐中书舍人平章事李绛奉敕撰文,太子少保郑余庆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袁滋篆额,碑立于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参考书目《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八气义三

樊成公遗爱颂

宋欧阳修《集古录》记载樊泽在襄州有善政,百姓为他立碑纪念。由唐中书舍人平章事李绛奉敕撰文,太子少保郑余庆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袁滋篆额,碑立于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

参考书目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泽州县柳树口镇樊家村
山西省泽州县柳树口镇樊家村樊家村是隶属于柳树口镇的一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地处泽州县东部,柳树口镇北部,东丹河的北岸,距晋城市区35公里,距柳树口镇政府驻地31公里。樊家村规模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02户,总人口384口人,耕地1100亩,人均耕地2.6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0元,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樊家村地理与资源樊家依山傍水,山山相联,所处位置在山岭顶处,山大坡广,石多土少,土地一般。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1.5℃,降水量549.8毫米,使得农业发展得天独厚。其主要种植品种除小麦、谷子、玉米、高梁、豆类等主要农作物以外,还栽桑养蚕,种植中草药、苹果、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也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该村植被茂密,自然景观宜人,也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柳树口镇位于泽州县东南部,距晋城市区36公里。焦作市区12公里。西界丹河与金村镇、铺头乡毗邻。南界东大河、靳家岭与...
·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欧阳樊
欧阳樊(桥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22年生,龙城镇人。1944年毕业于省立九江中学高中部甲班。194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系,0员1988年退休,河北省石家庄交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学技术科科长。在桥梁设计和道路科研方面多次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石家庄科技进步一等奖。1977年获石家庄“交通战线标兵”,尔后被河北省交通厅授予“双文明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84年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1985年被全总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63年负责平山治河T型钢架预应力大桥(单联跨度55米)的设计与施工,开创了河北省公路桥梁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先河。注重开展具有超前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1982年按预应力度设计预应力桥梁结构,特别是应用高强度粗钢筋用于部分应力桥梁的河北省大科研项目,进行了各种试验,测算了大...
· 樊氏先祖——樊子迟
樊氏先祖樊子迟,孔子七十二贤之一。苏州文庙现有其碑像。樊子迟(前505年-前454年),名须,字子迟。春秋末年鲁国人。击齐有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弟子中较有影响的一位。樊子迟勤学好问,勇武有力,悯农重农。后同闵子骞和宓子贱一起来棠邑设坛办学。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卒,葬于故居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即今鱼台县武台村。其五世孙樊於期,七世孙樊哙均为古代名将。驱车保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攻鲁,鲁国当权者季康子不主张抵抗。经冉求再三劝说,才勉强抵御。冉求率左师御敌,樊子迟为副将。面对强大的齐军,樊子迟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大破齐军。这年秋天,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听到樊子迟的作战事迹,表示赞赏。樊子迟对孔子也仰慕已久,就带着礼物拜访孔子,孔子欣然收樊子迟为弟子。从此,樊子迟跟随孔子,并经常为他驾车,成为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樊迟问孝有一天,孟懿子与孔子交谈,问他什么是“孝”...
· 樊岭脚樊姓宗祠
樊岭脚祝氏宗祠位于武义县俞源乡凡岭脚村村口,廊桥之南峡溪之伴,是樊岭脚村最大型的古建筑。宗祠占地约700平米,两进一天井,四合院结构,硬山两坡顶,面阔五开间,分前厅和后堂,两边厢房。整座建筑装饰简约,但精致,用料考究,为清代早期建筑,是典型的浙南山地风格。宗祠目前保存基本完整,享堂供有祖宗像和牌位。除宗祠外,樊川祝氏分三房,每房各建有一座香火堂,分布在峡溪两岸,类似于小宗祠或大厅。是本房系族人婚嫁、丧殡等大事举行礼仪的公共场所。均为一进三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其中“怀德堂”的前面建有“树义门”坊门,据说这一房曾经出过太医。
· 樊鯈
参考资料《后汉书》列传22樊宏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