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卢尚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5
转发:0
评论:0
生平卢尚之也以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受到重视,太和年间,出任议郎,魏孝文帝元宏下诏以卢尚之担任赵郡王元幹征东谘议参军以匡正辅佐元幹,李凭、唐茂和卢尚之直言规劝,元幹特别不接受意见,不久卢尚之为母亲守丧而辞去官职。卢尚之后历任太尉主簿、司徒属、范阳郡太守、章武内史,兼任司徒右长史,加号冠军将军,转任左长史,外调为前将军、济州刺史,又征召为光禄大夫。正光五年(524年),卢尚之去世,虚岁六十二,朝廷赠予散骑常侍、安东将军、青州刺史。卢尚之曾打算将长女嫁给崔休的长子崔㥄,崔休为自己弟弟崔夤的儿子崔长谦向卢尚之的次女求婚,崔休说:“家庭赖以维持的规则多由已婚妇女决定,我希望让一对姐妹分别作两个兄弟的妻子。”卢尚之为其情义而感动,就让两个女儿同日成婚。家族祖父母卢玄,北魏散骑常侍、固安宣侯李氏父母卢度世,北魏散骑常侍、太常卿、使持节、镇远将军、济州刺史、固安惠侯清河崔氏,北魏散骑常侍、大鸿胪卿、使持...

生平

卢尚之也以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受到重视,太和年间,出任议郎,魏孝文帝元宏下诏以卢尚之担任赵郡王元幹征东谘议参军以匡正辅佐元幹,李凭、唐茂和卢尚之直言规劝,元幹特别不接受意见,不久卢尚之为母亲守丧而辞去官职。卢尚之后历任太尉主簿、司徒属、范阳郡太守、章武内史,兼任司徒右长史,加号冠军将军,转任左长史,外调为前将军、济州刺史,又征召为光禄大夫。正光五年(524年),卢尚之去世,虚岁六十二,朝廷赠予散骑常侍、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卢尚之曾打算将长女嫁给崔休的长子崔㥄,崔休为自己弟弟崔夤的儿子崔长谦向卢尚之的次女求婚,崔休说:“家庭赖以维持的规则多由已婚妇女决定,我希望让一对姐妹分别作两个兄弟的妻子。”卢尚之为其情义而感动,就让两个女儿同日成婚。

家族

祖父母

卢玄,北魏散骑常侍、固安宣侯

李氏

父母

卢度世,北魏散骑常侍、太常卿、使持节、镇远将军、济州刺史、固安惠侯

清河崔氏,北魏散骑常侍、大鸿胪卿、使持节、平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清河侯崔赜之女

兄弟姐妹

卢渊,北魏秘书监、固安懿伯

卢敏,北魏议郎

卢昶,北魏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卢氏,嫁北魏侍中、镇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东郡庄王陆定国

子女

卢文甫,北魏司空参军

卢文翼,北魏右将军、太中大夫、范阳子

卢文符,北魏通直散骑侍郎

卢氏,长女,嫁北齐东兖州刺史、武城县公崔㥄

卢氏,次女,嫁北魏司徒谘议、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崔长谦

卢真心,嫁北魏大将军、尚书令、东平文贞王元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卢尚之
北魏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卢尚之简介,卢尚之墓志内容是什么卢尚之(463-524年),字季儒,小字羡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大臣,散骑侍郎卢度世第四子。以儒素见重,初拜议郎。历任范阳太守,加冠军将军。出为前将军、济州刺史,征为光禄大夫。正光五年(524年)卒,年六十二,赠散骑常侍、安东将军、青州刺史。人物生平卢尚之,字季儒,小字羡夏,范阳涿人。卢度世四子,亦以儒素见重,生于和平四年(公元463年)。太和中(约公元488年),拜议郎,转赵郡王(元干)征东将军谘议参军,以母忧去官。后为太尉主簿、司徒属官、范阳太守、章武郡内史兼司徒右长史,加冠军将军,转左长史。出为前将军、济州(治山东荏平)刺史,入为光禄大夫。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卒,终年六十二岁。赠散骑常侍、安东将军、青州刺史。家族成员曾祖:卢邈,范阳太守。祖父:卢玄,字子真,散骑常侍,赠平东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宣。父亲:卢度世,...
· 卢尚书
卢尚书,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 何尚之
早年经历何尚之年轻时轻佻放荡,喜欢赌博,不过长大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何尚之素来为陈郡人谢混了解,和他交往相处。因为家境贫困,于是出任临津令,后获刘裕征为府主簿,并随同北伐后秦,期间因公事免官。不过,刘裕灭秦后仍因随同征伐的功勋获赐爵都乡侯。宋少帝即位后,何尚之任庐陵王刘义真的车骑咨议参军,当时刘义真与执政的徐羡之、傅亮等不和,何尚之曾作出劝谏但不被接纳。景平二年(424年),徐羡之废义真为庶人,何尚之遂调作中书侍郎。同年宋文帝即位后,何尚之历任临川内史、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及左卫将军,直至元嘉八年(431年)尚之父何叔度去世,何尚之才离职守丧,守丧期完结后便复任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何尚之一向喜好文学义理,常能仪态从容地玩赏聚会,很受宋文帝赏识。元嘉十二年(435年)迁任侍中,并像从前一样兼任太子中庶子,不久又改领游击将军。屡谏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彭城王刘义康想...
· 巢尚之
参考书目《宋书·戴法兴传》《宋书》,卷94〈恩幸列传〉
· 尚之信
生平早期尚之信生于1636年(崇德元年)七月二日戌时,平南王尚可喜次子,母为王妃舒氏。因长兄尚之忠出继伯父尚可进,故为长子。尚之信少有勇力,嗜酒,不拘小节,早年追随其父于镇所。顺治年间,尚之信入宫担任侍卫,顺治帝以尚可喜功多,赐之信同公爵秩,称其“安达”(即满语“兄弟”之意),因此有“俺答公”之称。1671年(康熙十年),尚可喜因年迈,上疏请求尚之信返回广东佐理藩下军政事务,康熙帝允其请。尚之信回广东后,另建营宅,自揽大权,与尚可喜多有矛盾。尚可喜幕僚金光反感之信所作所为,经常为可喜出谋划策。1673年,尚可喜听从金光的建议,上疏朝廷请求带二佐领归老辽东海城,以之信袭平南王爵。康熙帝以此为契机宣布撤藩,结果吴三桂造反,开启三藩之乱,朝廷紧急下令停裁尚藩,命尚可喜留镇广东。依附三桂三藩之乱爆发后,尚可喜仍然忠于清廷,潮州总兵刘进忠响应叛乱,可喜遣其次子尚之孝统兵讨伐。尚可喜对尚之信酗酒嗜杀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