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法苑珠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0
转发:0
评论:0
历史沿革唐显庆四年(659年),道世根据《经律异相》编成《诸经要集》,后来再撰成《法苑珠林》。他所引用的典籍多达400余种,包括佛教、儒家、道教、谶纬、杂着等等。该书有已经遗失原著的《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西域志》、《中天竺行记》的引文,可供研究印度中世纪历史和地理沿革。在宋代被编入《大藏经》,唯有在《嘉兴藏》为120卷。全书共有100卷,以《劫量篇》为首,以《传记篇》为终,总计640余目。每篇多以骈文作简介。篇目・却量篇第一(巻1)・三界篇第二(巻2-3)・日月篇第三(巻4)・六道篇第四(巻5-7、感応縁50縁)・千佛篇第五(巻8-12、感応縁12縁)・敬佛篇第六(巻13-17、感応縁91縁)・敬法篇第七(巻17-18、感応縁41縁)・敬僧篇第八(巻19、感応縁11縁)・致敬篇第九(巻20、感応縁1縁)・福田篇第十(巻21)・归信篇第十一(同上、感応縁3縁)・士女...

历史沿革

唐显庆四年(659年),道世根据《经律异相》编成《诸经要集》,后来再撰成《法苑珠林》。他所引用的典籍多达400余种,包括佛教、儒家、道教、谶纬、杂着等等。该书有已经遗失原著的《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西域志》、《中天竺行记》的引文,可供研究印度中世纪历史和地理沿革。在宋代被编入《大藏经》,唯有在《嘉兴藏》为120卷。

全书共有100卷,以《劫量篇》为首,以《传记篇》为终,总计640余目。每篇多以骈文作简介。

篇目

・却量篇第一(巻1) ・三界篇第二(巻2-3) ・日月篇第三(巻4) ・六道篇第四(巻5-7、感応縁50縁) ・千佛篇第五(巻8-12、感応縁12縁) ・敬佛篇第六(巻13-17、感応縁91縁) ・敬法篇第七(巻17-18、感応縁41縁) ・敬僧篇第八(巻19、感応縁11縁) ・致敬篇第九(巻20、感応縁1縁) ・福田篇第十(巻21) ・归信篇第十一(同上、感応縁3縁) ・士女篇第十二(同上) ・入道篇第十三(巻22、感応縁5縁) ・惭愧篇第十四(巻23) ・奨道篇第十五(同上、感応縁3縁) ・说聴篇第十六(巻23-24、感応縁9縁) ・见解篇第十七(巻25、感応縁2縁) ・宿命篇第十八(巻26、感応縁9縁) ・至诚篇第十九(巻27、感応縁14縁) ・神异篇第二十(巻28、感応縁18縁) ・感通篇第二十一(巻29) ・住持篇第二十二(巻30) ・潜遁篇第二十三(巻31、感応縁13縁) ・妖怪篇第二十四(同上、感応縁27縁) ・变化篇第二十五(巻32、感応縁25縁) ・眠梦篇第二十六(同上、感応縁6縁) ・兴福篇第二十七(巻33、感応縁11縁) ・摄念篇第二十八(巻34) ・发愿篇第二十九(同上) ・法服篇第三十(巻35、感応縁5縁) ・燃灯篇第三十一(同上、感応縁3縁) ・悬旛篇第三十二(巻36、感応縁1縁) ・华香篇第三十三(同上、感応縁6縁) ・呗讃篇第三十四(同上、感応縁6縁) ・敬塔篇第三十五(巻37-38、感応縁21縁以上) ・伽蓝篇第三十六(巻39、感応縁20縁以上) ・舎利篇第三十七(巻40、感応縁18縁) ・供养篇第三十八(巻41) ・受请篇第三十九(巻41-42、感応縁6縁) ・轮王篇第四十(巻43) ・君臣篇第四十一(巻44、感応縁5縁) ・纳諌篇第四十二(巻45) ・审察篇第四十三(同上、感応縁3縁以上) ・思慎篇第四十四(巻46、感応縁11縁) ・俭约篇第四十五(同上、感応縁2縁) ・惩过篇第四十六(巻47、感応縁3縁) ・和顺篇第四十七(同上) ・诚勗篇第四十八(巻48、感応縁4縁) ・忠孝篇第四十九(巻49、感応縁15縁) ・不孝篇第五十(同上、感応縁3縁) ・报恩篇第五十一(巻50、感応縁4縁) ・背恩篇第五十二(同上) ・善友篇第五十三(巻51) ・恶友篇第五十四(同上) ・择交篇第五十五(同上、感応縁3縁) ・眷属篇第五十六(巻52、感応縁7縁) ・校量篇第五十七(同上) ・机辨篇第五十八(巻53、感応縁4縁) ・愚戆篇第五十九(同上) ・诈伪篇第六十(巻54) ・惰慢篇第六十一(同上、感応縁8縁以上) ・破邪篇第六十二(巻55、感応縁6縁) ・富贵篇第六十三(巻56、感応縁6縁) ・贫贱篇第六十四(同上、感応縁1縁) ・债负篇第六十五(巻57、感応縁11縁) ・诤讼篇第六十六(同上、感応縁2縁) ・谋谤篇第六十七(巻58-59) ・咒术篇第六十八(巻60-61、感応縁8縁以上) ・祭祀篇第六十九(巻62、感応縁13縁) ・占相篇第七十(同上、感応縁6縁) ・祈雨篇第七十一(巻63、感応縁23縁) ・园果篇第七十二(同上、感応縁12縁) ・渔猎篇第七十三(巻64、感応縁14縁) ・慈悲篇第七十四(同上、感応縁5縁) ・放生篇第七十五(巻65、感応縁1縁) ・救厄篇第七十六(同上、感応縁15縁) ・怨苦篇第七十七(巻66-67、感応縁13縁) ・业因篇第七十八(巻68) ・受报篇第七十九(巻69-70、感応縁26縁) ・罪福篇第八十(巻71、感応縁1縁) ・欲盖篇第八十一(同上) ・四生篇第八十二(巻72、感応縁2縁) ・十使篇第八十三(同上) ・十悪篇第八十四(巻73-79、感応縁70縁) ・六度篇第八十五(巻80-85、感応縁21縁) ・忏悔篇第八十六(巻86、感応縁3縁) ・受戒篇第八十七(巻87-89、感応縁10縁) ・破戒篇第八十八(巻90、感応縁4縁) ・受斋篇第八十九(巻91、感応縁4縁) ・破斋篇第九十(同上、感応縁3縁) ・赏罚篇第九十一(同上、感応縁13縁) ・利害篇第九十二(巻92、感応縁1縁) ・酒肉篇第九十三(巻93-94、感応縁14縁) ・秽浊篇第九十四(巻94、感応縁3縁) ・病苦篇第九十五(巻95、感応縁14縁) ・舍身篇第九十六(巻96、感応縁9縁) ・送终篇第九十七(巻97、感応縁19縁) ・法灭篇第九十八(巻98) ・雑要篇第九十九(巻99) ・传记篇第百(巻100、感応縁3縁)

参考文献

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上林苑
概说设苑门十二座。上林苑外围以终南山北坡和九崤山南坡、关中八条大河及附近天然湖泊为背景,重要池苑有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四处。昆明池位于汉长安城西南,约一百余公顷,具有训练水军、水上游览、渔业生产、模拟天象,蓄水生活等功能。池中置动物石雕,附近亦开发自然风景,建置观、台建筑。影娥池和琳池为汉武帝赏月玩水的观景之处。太液池则在建章宫中,池中筑三岛模拟东海三山。上林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有极为丰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载植的树木。近旁豢养百兽,放逐各处。还设大量台观建筑及供应皇室所需的手工作坊。建筑建章宫昭台宫:位于建章宫南方,汉宣帝废后霍成君在被废后迁居于此。云林馆:霍成君被废后居于昭台宫,12年后再迁居此处。宜春苑:游憩之用。御宿苑:宫人住宿之处。思贤苑、博望苑:为皇太子所设,用以招待宾客之地。宣曲宫:演奏音乐之用。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之用。观象观、白鹿...
· 桂林杏苑
【成语】桂林杏苑【成语】桂林杏苑【发音】guìlínxìngyuàn【解释】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之指乡试、会试。【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 桂林杏苑
桂林杏苑桂林杏苑桂林杏苑的意思桂林杏苑是什么意思桂林杏苑什么意思桂林杏苑的近义词桂林杏苑的反义词桂林杏苑的拼音【成语意思】: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乡试、会试。【用法分析】:桂林杏苑作宾语、定语;用于科举考试。【成语来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uìlínxìngyuàn【成语声母】:GLXY【成语接龙】:桂林杏苑→→乐嗟苦咄→→咄咄怪事→事过情迁→迁善去恶恶衣蔬食→食生不化→化为乌有→有恃无恐→恐后争先→先发制人→人之常情
· 妲己故里——温县苏苑联珠台
温县,焦作的南大门,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夏称温国,商为畿内地,周初设邑,设县始于公元前65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3000多年前,当地就已经建立了苏国。苏国的建立者,就是苏姓的得姓始祖苏忿生。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的王后苏妲己是个绝世美女,其父是商朝大将苏护。而苏忿生是苏护的小儿子,其父兄在伐商过程中牺牲。也就是说,苏忿生和苏妲己是兄妹。至今,温县当地仍流传着苏护、苏忿生和苏妲己的传说。温县县城有座苏苑,苏苑中有座长满杂草的土丘,名为“联珠冢”,冢高约7米,南北长约30米,周长200余米,上面平顶封土,旧有文昌、药王、卢医、孙真等庙宇30余间,日军入侵温县时被炮火击毁,焚烧殆尽。因年代久远,又无典籍可佐,且尚未发掘,故无可定论。据说,这就是苏护、苏全忠父子的墓地。相传苏护父子被迫献出苏妲己后,反殷投周,伐纣战争中阵亡,葬于此,附近还有其部下“哼哈二将”的墓...
·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苑湖
苑湖(1961~)原名郝月虎。陕西清涧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1年参加工作,曾在陕西榆林市中心医院、榆林市文联工作。1987年调入陕西省作协。历任《延河》部、室主任,副编审。陕西电视台《精彩久久》栏目文学统筹、《开坛》栏目策划。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风中果实》(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诗歌、散文作品被收入《21世纪文学之星诗歌卷·十年精选本》、《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破镜的美丽》、《陕西作家50年·优秀散文选》等多种选集。曾获首届陕西省政府炎黄优秀文学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