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国琵琶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5
转发:0
评论:0
历史后凉-北凉《燕居行乐图》唐人《宫乐图》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最早的琵琶大约在秦朝时期出现,而琴身为圆形。原为骑在马上弹奏。南朝宋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平,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南北朝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琵琶,所以后世称这种乐器为...

历史

中国琵琶

后凉-北凉《燕居行乐图》

中国琵琶

唐人《宫乐图》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最早的琵琶大约在秦朝时期出现,而琴身为圆形。原为骑在马上弹奏 。南朝宋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平,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

南北朝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琵琶,所以后世称这种乐器为阮咸,或是秦汉琵琶。秦汉琵琶琴身呈圆盘状而直项。

曲项琵琶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从龟兹传到北周 ,其琴柄向后折曲,琴身作半梨形,为现代琵琶的前身。当时琵琶是横抱用拨子弹奏,马背上弹奏,或用于伴奏或合奏 。当时西域音乐蔚为潮流,并用于交谊场合 。

唐朝时期,西域琵琶乐为诗人推崇,白乐天有《琵琶行》诗,元稹有《琵琶歌》;西域音乐受国家重视与鼓励,宫廷设梨园教坊负责。西域琵琶乐师中著名的有曹刚、裴神符、裴兴奴等。唐太宗时,裴神符 废拨用手爪 ,但不成主流;当时有僧侣带琵琶到日本,日本保留唐制至今,称日本琵琶( 琵琶 , びわ ),日本仍保存有唐时琵琶实物,如正仓院的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

中国琵琶

《韩熙载夜宴图》

宋朝以后,“夷夏之防”趋于严密,西域乐师及乐器不用于宫廷,琵琶技艺遂流入民间。至于在宋、元、明三代时,关于琵琶音乐发展的记载十分有限,乐谱方面更未有所发现。

明朝,琵琶形制发展成4相8品,弹奏方式采直抱指弹。1819年,华秋蘋等人合编的《琵琶谱》于江苏无锡出版,是目前所发现最早印行的琵琶乐谱。此后琵琶乐谱相继出版,重要的出版物有1895年李芳园所编的《南北派琵琶十三套大曲新譜》、1916年沈肇洲所编的《瀛洲古调》、1936年徐卓所编的《瀛洲古调》、1926年沈浩初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1934年何柳堂所编的《琵琶乐谱》。这些乐谱的编印者都是文人出身,亦有流传于民间艺人之间的手抄本。

中国琵琶

1870年代的演奏者。

中国琵琶

琵琶弹奏者

民国时期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相、品。目前的琵琶主要是6相24四品,全是半音排列,甚至发展出8相30品。

由于历久远,有较多古曲流传,形成不同的表演流派。古曲按音乐类型可分为文曲、武曲,按乐曲型式可分为小曲、套曲、大曲,多为有标题的多段体,内容或写景、叙事、寓意于景。

流派

南派

保持隋唐时期古典的形式以及演奏风格和曲目,横抱用拨子弹,主要可见于南管、北管音乐,此外传到日本的日本琵琶也主要是这一系。

北派

直抱、指(指甲,多用假指甲)弹。

南管琵琶

南管琵琶保留唐代时的横抱方式,但已不用拨子,而是用指弹。

形制结构

南琵琶

潮州音乐及日本所用,保留隋唐形制。

北琵琶

现时常见的琵琶,有4根弦,名称为子弦、中弦、老弦、缠弦。空弦定音为A-D-E-A,琴颈、琴身上共有6个相、24个品,除了最高音的1个品之外,其余相、品均按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排列。

南管琵琶

南管音乐所使用的琵琶,形制仍保留唐代琵琶的样貌,琴身较为宽阔,面板因要配合南管较为轻柔的演奏,在制作时略为下凹,降低共鸣的音量。

怒族琵琶

怒族琵琶为怒族传统音乐会使用的拨弦乐器,当地称之为“达比亚”,琴身有椭圆形或长梯形。

演奏指法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按弦,在一些近代作品中,在高音区域用大指按弦。向左或右推拉弦线以改变音高并制造滑音。并弦、绞弦等技法,发出特别效果。

大部分演奏者使用假指甲拨弦,一些对音色有特别要求的演奏者会使用真指甲拨弦。五个手指上皆以胶布固定假指甲在真指甲上。食指和大指以“滚指”能够造成长音效果。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指五个手指“轮指”亦能够造成长音效果。技法主要有弹、挑、摭、分、摘、滚、轮、扫、拂等指法,亦可以拍打琴身来得到敲击乐的效果。

重要曲目

古曲

《敦煌琵琶谱》,于1900年左右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经考为唐代乐谱。通常称“敦煌乐谱”。

《玉轮抱》,王维

文曲

武曲

小调连奏

1920年代

《歌舞引》 1927年,刘天华

《虚籁》 1929年, 刘天华

1950年代

《大浪淘沙》 1950年发表,华彦钧

《龙船》 1950年发表, 华彦钧

《昭君出塞》 1950年发表, 华彦钧

《欢乐的日子》 1958年, 马圣龙

1960年代

《赶花会》 1960年, 叶绪然

《天山之春》1961年,乌丝满江、俞礼纯作曲,王范地改编

《彝族舞曲》 1965年,芧源、刘铁山作曲,王惠然改编

1970年代

《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 1973年,刘德海、吴祖强、王燕樵

《花木兰琵琶协奏曲》 1979年,顾冠仁

《火把节之夜》 1979年, 吴俊生

1980年代

《祝福琵琶协奏曲》 1980年,赵季平

《新翻羽调绿腰》 1982年, 方锦龙

《九连钰》«Nine Jade Chains» 1983年,杨静

《品诉》 «Disclosure» 1984年,杨静

《人生篇‧天鹅》 1984年,刘德海

《人生篇‧老童》 1984年,刘德海

《人生篇‧春蚕》 1984年, 刘德海

《人生篇‧童年 (乐曲)》 1985年, 刘德海

《人生篇‧秦俑 (乐曲)》 1985年, 刘德海

《琵琶协奏曲》 1986年, 罗永晖

《功夫 (乐曲)》 1987年,林乐培

《怒琵琶协奏曲》,卢亮辉

1990年代

《天灵灵叙事曲》(双琵琶叙事曲) 1990年, 罗永晖

《太行欢歌》(琵琶重奏曲) 1993年, 吴俊生

《龟兹舞曲》 «Dance along the old Silk-road» 1993年杨静

《春秋琵琶协奏曲》 1994年, 唐建平

《拨墨仙人》 1996年, 罗永晖

《琵琶协奏曲》 1997年,三木稔

《千章扫》 1997年, 罗永晖

《曙光 (乐曲)》 1997年,林乐培

2000年代

《楚汉协奏曲》 2001年, 赖德和

《昭陵六骏》 2001年,刘德海

《杨家将协奏曲》 2003年,锺耀光

《千秋颂随想曲》 ,杨春林

《月儿高幻想曲》,黄晓飞

《昭君别情》, 黄晓飞

《龙凤图腾》, 贾群达

《间歇泉》«Geyser», 2000年,杨静

《梦断敦煌》«Severed Dream of Dunhuang», 2001年,杨静

《爱怨》«Aien»(歌剧)2006年,三木稔 三木稔

相关条目

琵琶

阮咸 (乐器)

日本琵琶

越南琵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琵琶
历史琵琶的起源不详,其外型与鲁特琴及乌德琴类似,可能源自共同的祖先。中国古代记录对它的起源有多种猜测,杜挚认为源自秦朝末年;刘熙认为这种乐器起源自游牧的胡人,可能是自中亚或西亚传入;一说来自乌孙。在汉朝时己经成为中国常见乐器,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琵琶可以用来泛指所有弹拨乐器。最常见的琵琶为直颈,现在的阮咸为其后裔。在唐代时,由西域龟兹传入曲颈琵琶。现代的琵琶为改良后的曲项琵琶,在明朝定型。各地的发展中国1870年代的演奏者。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最早的琵琶大约在秦朝...
· 世界乐器文化中的中国琵琶
一、世界乐器分类系统与中国琵琶为了明确中国琵琶在世界乐器文化中的位置,首先让我们对世界乐器的分类系统作一粗略了解。分类就是类型化。乐器分类系统,就是根据不同的观念、标准、目的,使乐器按其不同的类型化方法分为若干不同的系统。世界乐器的分类,大致有原理的分类、形态的分类、奏法的分类、功能的分类以及地域的分类等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按原理性来进行分类。在当今世界上,采用最为普遍的萨克斯分类法,就是以发音原理为基础,再结合乐器形态以及奏法,使理论性(原理性)与实践性得以结合的分类法。首先,是按发音原理将乐器分为体鸣、膜鸣、弦鸣、气鸣;其次,是按演奏方式,将体鸣乐器分为敲击鸣、拨动体鸣、摩擦体鸣、吹动体鸣;将膜鸣乐器分为敲击、摩擦、吹动;将弦鸣乐器按形态特征分为琉特琴和齐特尔琴;将气鸣乐器按空气在不在管内振动分为自由气鸣、吹奏气鸣。中国琵琶在这一世界乐器分类系统中,属于弦鸣乐器类的复合弦乐器的琉特琴...
· 琵琶湖
地理琵琶湖占有滋贺县六分之一的面积,总面积670.33km²,湖岸长241km,最深103.58m,平均水深41.2m。自琵琶湖流出的河流依上下游的不同依序称为濑田川、宇治川、淀川、最后流入大阪湾。此外为了供应京都市之自来水以及灌溉、发电等种种目的,因而开辟有琵琶湖疏水这条人工水道。在湖颈段的最狭处建有琵琶湖大桥,以北的部分称为北湖,以南的部分称为南湖,北湖面积约为南湖的11倍,最深处位于北湖。湖水的来源主要为周围的山地,湖水供应京阪神地方的居民用水,也因为经济的高度成长,导致水质污浊与富养化,因此设有琵琶湖条例保护湖水的洁净。自古以来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在铁路开通以前为日本东部与北陆地方运输要道。历史琵琶湖大约成形于400万年前(也有一说为600万年前),因为地壳的变动在现今的三重县上野地方形成。之后逐渐向北移动至现今的位置。在世界的湖泊中仅次于贝加尔湖、坦干依喀湖是第三古老...
· 越南琵琶
参考越南音乐琵琶
· 琵琶记
剧情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愿,但牛丞相强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身背琵琶,一路谈唱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艺术特点双线结构,以京城牛府为地点,蔡伯喈为中心的刻画充满喜感,而以陈留蔡家为地点,赵五娘为中心的刻画充满悲感。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心理刻画尤其突出,蔡伯喈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软弱和复杂心理;赵五娘真实的反映了礼教下女性生活,却是个受气的小媳妇,承担孝妇责任。语言风格上,赵五娘一线体现的是民间语言本色,而蔡伯喈一线的语言高雅华丽。影响代表了南戏最高艺术成就,被推为“南戏之祖”。标志着南戏从民间俚俗艺术形式发展为全面成熟阶段,是南戏发展史的里程碑。明初就得到明太祖的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