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
阊门本身
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以传说天门中的阊阖得名。
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从此阊门亦号破楚门。
明清时期,阊门是带有瓮城的水陆城门。陆城门东西两道城门,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门外有吊桥,门内就是阊门大街(今西中市)。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水城门在陆城门以北,跨下塘街河。门外有聚龙桥。
1934年阊门仿金门改建罗马式城门,三个门洞,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1958年,阊门被拆除,城砖用于建造大炼钢铁的土高炉。2006年,苏州市政府重建了古阊门,恢复其昔日风貌。
繁华盖世的商业区
阊门享有盛名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明清时期这一带曾经是全中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
包括城外呈放射状的南濠街(今南浩街)、上塘街和山塘街,以及城内的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与这些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内城河、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中市河分别从五个方向汇聚于此。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姑苏繁华图》表现了当时 阊门 至枫桥的十里长街,万商云集的盛况。当时这里各种店铺多达数万家,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这样描述阊门:“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红楼梦》开篇就说“阊门最是 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明代唐寅的诗作《阊门即事》写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也因此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
移民
在明初的洪武赶散事件中,苏南人口曾大规模迁徙至苏北,现在苏北人的家谱多记载其祖籍来自苏州阊门。
庚申之劫
1860年5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打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和总兵马德昭接连颁布三道命令,烧毁城外商业区,以巩固城防:“首令民装裹,次令迁徙,三令纵火”。于是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商业区,直到枫桥寒山寺,转眼之间化为灰烬,数十万苏州市民逃往上海租界。时人曾作《姑苏哀》:“清军十万仓皇来,三日城门闭不开。抚军下令烧民屋,城外万户成寒灰。健儿应募尽反颜,弃甲堆积如丘山。”
清朝收复苏州后,苏州的经济中心地位已经为上海所取代,所以阊门商业区只有小规模的恢复,其地位甚至不及城内的观前街。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