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
历史沿革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县。1957年由原名“雩都”更名为“于都”。行政区划于都县下辖:9个镇: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坳镇14个乡:宽田乡、沙心乡、仙下乡、马安乡、车溪乡、桥头乡、利村乡、葛坳乡、黄麟乡、靖石乡、小溪乡、段屋乡、罗江乡、新陂乡。地理因地处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红壤,质地粘重,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7mm,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境内有贡水、梅江、濂江等河流,其中贡水在境内的长度为66公里,河流总长1283公里,江河水面约16.2万亩,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约为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夏季闷热,冬季干冷,有寒潮、台风、高温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交通323
历史沿革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县。1957年由原名“雩都”更名为“ 于都 ” 。
行政区划
于都县下辖:
9个镇: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坳镇
14个乡:宽田乡、沙心乡、仙下乡、马安乡、车溪乡、桥头乡、利村乡、葛坳乡、黄麟乡、靖石乡、小溪乡、段屋乡、罗江乡、新陂乡。
地理
因地处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属带季风气候,土壤为红壤,质地粘重,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7mm,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境内有贡水、梅江、濂江等河流,其中贡水在境内的长度为66公里,河流总长1283公里,江河水面约16.2万亩,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约为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夏季闷热,冬季干冷,有寒潮、台风、高温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交通
323国道
319国道
赣龙铁路
昆厦高速公路
人口
2003年人口为90.2万。以客家人为主。
经济
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68亿元;第二产业29.96亿元;第三产业20.76亿元。
自然资源
钨、铅、碳石、锌、稀土、石灰石、锡、铁、锰、金、银、铜等28种,尤其钨储量极丰富,钨精矿年产量达2997.26吨。
地方特产
道菜、柿饼、珍珠粉、眉公酥、米果、擂茶、烧卷子。
风景名胜
罗田岩摩崖石刻
屏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于都县舒氏先祖迁移录
于都县现有132个姓氏的居民居住,最早迁移的是唐朝年间。1、曾氏2、刘氏3、华氏4、李氏5、赖氏6、谢氏7、尹氏8、罗氏9、丁氏10、高氏11、肖氏12、许氏13、黄氏14、陈氏15、兰氏16、朱氏17、邱氏18、蔡氏19、赵氏20、宋氏21、林氏22、江氏23、占氏24、唐氏25、周氏26、钟氏27、杨氏28、曹氏29、廖氏30、郭氏31、闵氏32、温氏33、沈氏34、何氏35、胡氏36、傅氏37、余氏38、雷氏39、叶氏40、古氏41、易氏42、白氏43、欧阳氏44、张氏45、黎氏46、蒙氏47、汪氏48、郑氏49、游氏50、王氏51、凌氏52、邹氏53、彭氏54、石氏55、薛氏56、徐氏57、袁氏58、舒氏59、邓氏60、孙氏61、韩氏62、康氏63、熊氏64、戴氏65、蒋氏66、卢氏77、巫氏78、吴氏79、姚氏80、梁氏81、范氏82、连氏83、俞氏84、龙氏85、吕氏86、符氏...
· 江西-赣州-于都县宋华国
宋华国(1735一1803),字雨宜,号立崖,晚号退庵。江西省宁都县赖村镇人。乾隆年间拔贡。自幼聪明,博学能文,尤其喜欢作诗。与兄昌国、弟光国俱师从赣县邓自轩,学术上受兄昌国影响极深,笃行程朱理学,赡养父母尽孝道。以至“士林悦服”。后从督学周煌学习,充拔贡生。乾隆三十年(1765)为石城县教谕。在任六年,振兴士类,教以敦行,文风翕然变之。乾隆三十六年署吉水县训导,不久补选为彭泽县教谕。尝置义田、义学,培育士人。执教“师范端严,勤于课士”。后引疾告长假居家,在家乡授徒。华国精歧黄术,善制药丸,并刊药方以行,活人无数;还擅长书法,神似米芾。他的古文风格与欧阳修、曾巩相似,诗与王维、孟浩然很相近。著有《立崖文集》、《制艺稿》、《诗稿》。
· 江西-赣州-于都县曾文辿
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缝舆,号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岁(854),卒于梁贞明三年丙子岁(916),享年63岁。其父曾德富。兄文遄、弟文迪,文辿排行第二。曾公幼习诗书,熟究天文经书,黄庭内经诸书。隐居雩都黄龙寺时,缘遇杨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鸟,遂得堪舆大道。丙子年,曾公与诸徒袁州万载觐丘山(今江西宜春万载县),肖形五牛饮水穴,穴结池心,授指谓子徒曰:“吾死葬此,切记”。时值腊月,果卒。诸徒如命安厝。命其地曰:“曾仙塘”。后经数年,其徒于豫章江西南昌复见文辿师,惊其未逝,之后遂启其冢,果空棺,始知文辿师尸解,真成地仙矣。著《寻龙记·八分歌》俩卷行世。后人尊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为风水形派四大祖师。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也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杨救贫云游天下,本无意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定居。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何廷仁
何廷仁(1483~1551)初名秦,字性之,别号善山,江西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人。廷仁身躯魁梧,长须高鼻,待人谦虚温和。少年时期崇敬陈献章,后师从王守仁。王守仁讲万物一体之论,讲“良知”之说,廷仁心领神会,作“知过即良知,改过即本体”等论说,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王守仁在江西先后为南赣、江西巡抚,军务繁忙,政事丛脞,何廷仁与江西黄弘纲及浙江钱德洪、王畿同为王守仁高足,当时有“浙有钱王,江有何黄”之说。新人门弟子多由何廷仁和黄弘纲教导,时称“接引师”。廷仁在赣州师从王守仁,未参加科举。直到嘉靖元年(1522),王守仁回浙江守制,才应江西乡试中举,后考进士未第。嘉靖二十年,廷仁在陈献章的家乡广东新会县任知县,亲自在献章祠中讲学,慕名学子接踵而至。5年期间,依法治政,以德化民。各乡都设置学社,制订训规,并且修忠祠、辟义椽,祭祀为国死难的县民,以教化百姓,使穷山僻壤成为文明礼义之乡。又在县...
· 匡氏匡裔源流概要-江西于都县匡裔方氏
匡氏匡裔源流概要中华匡氏网2013年4月23日万家姓江西于都县匡裔方氏(紫微方氏)世系图-309世仁貌(迁于都仙下)→10世文谅→11世成鹏→12世仕甫→13世永宾→14世以资→15世汝济→16世华书→17世国英→18世始珠→19世克俊(徙居于都桥头乡坜迳)O→19世克安(仙下方氏)O→19世克珊(后裔徙居仙下乡龙溪)8世承胤公长子方仁貌少有志操,深谋远识,义勇过人,在当地一带极有声望。北宋初年至道年间(公元995―997年),广东、福建洞寇滋事作乱,不断掠扰百姓,并向赣南一带窜进,官府组织地方民丁阻击防卫。仁貌公被官府任命为当地率兵长官(相当于元代的千户长),率领民丁守备于都中波岭堵截土匪向北进犯。途经于阳黄金乡紫微堡(现于都县仙下乡上方村洋田村一带)时,见其地开阔平坦,两溪潺流其中,水源便利,东、南丘陵山岗郁郁葱葱,山青水秀,野沃人稀,认为此地依山傍水,真是开居创业的风水宝地。宋至道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