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吕梁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8
转发:0
评论:0
历史沿革古代吕梁,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设太原郡后,遂属太原郡境,设有大陵、兹氏等县。一直延续至汉朝初年。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郡、太原郡、司隶部三部。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蔺、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成、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狐讘属司隶校尉直接管辖。王莽代汉后,蔺改为讨貉,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秋,匈奴单于句龙王车纽率乌桓,羌戎及诸胡等数万人来寇,“乃徙西河治离石”。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徙于兹...

历史沿革

古代

吕梁,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设太原郡后,遂属太原郡境,设有大陵、兹氏等县。一直延续至汉朝初年。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 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郡、太原郡、司隶部三部。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蔺、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成、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狐讘属司隶校尉直接管辖。王莽代汉后,蔺改为讨貉,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 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秋,匈奴单于句龙王车纽率乌桓,羌戎及诸胡等数万人来寇,“乃徙西河治离石” 。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徙于兹氏县界,寻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8年)“南匈奴内附”,左部居于兹氏,中部居于大陵。三国时,当为魏国境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设置西河郡,治兹氏县,辖离石、中阳等县;大陵、平陶二县仍属太原郡,蒲子县仍为平阳郡辖县。西晋。全境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东晋十六国时期,境内较为混乱。后赵石勒元年(公元319年)“以离石县境荒废”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永兴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吕梁为太原郡境域,设置有大陵、平陶、兹氏等县。天兴初增设离石镇,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设吐京镇,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吐京镇下设岭东、岭西二县,平陶县移出区境,大陵县改受阳。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复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镇改吐京郡,同年,废蒲子县,设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为其辖郡。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设永安县,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岭东县改新城,岭西县改吐京。 东魏,吕梁仍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辖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县属西河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受阳县仍属太原郡,离石境域仍设离石镇。 北齐、北周之际,吕梁当两政权纷争之地,北齐斛律金所筑长城的起点——金锁关即在区内黄芦岭上,今遗址尚存。当时吕梁境内设有西汾州怀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并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称,治所仍设隰城,西河郡隶属之。离石镇改怀政郡,辖县有昌化、良泉等县,蔚汾县属神武郡,受阳县属太原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后因裁郡改属怀政郡。北周建德年间,西汾州改称石州;大象年间,南朔州改称介州;并增设定胡、窟胡、乌突三县及同名郡。

中世

隋,吕梁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离石、修化(窟胡县改)、太和(乌突县改)、平夷、定胡、宁乡等县属离石郡,西河郡辖县有隰城、永安二县,受阳县仍属太原郡,岚城县属楼烦郡,石楼县属龙泉郡。 唐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西河(隰城县改)、孝义(永安县改)二县属汾州,离石、平夷、定胡、临泉、方山属石州,宜芳、合河二县属岚州;石楼、温泉二县属隰州,交城、文水二县属并州(太原府)。 宋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离石、平夷、方山为石州辖县。西河、孝义为汾州辖县;宜芳、合河为岚州辖县;石楼、温泉为隰州辖县;定胡、临泉为晋宁军辖县;交城、文水二县为太原府辖县。 金代,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 元代,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甯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甯路辖县。 明初,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县有兴县、岚县、临县、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辖宁乡县〕、汾州(辖孝义县)。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近代

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 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 1952年7月1日,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 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 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人吕梁县。 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撤县建市;1996年汾阳撤县建市。 2004年7月,撤地设市。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吕梁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突出矿产是煤、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等。其他如硫铁矿、石膏、大理石、蛭石等非金属矿产,均有分布。另外,煤层气、膨润土、紫砂陶土、石墨、花岗石等有一定的成矿远景。 全市含煤层面积11460平方公里,分布在河东、霍西、西山、甯武四大煤田,占全市总面积的54.3%。探明储量约404亿吨,占山西总储量的15.26%。保有储量399亿吨,焦煤保有储量159亿吨。 铁矿,分布广,蕴藏量大。目前已知的矿床13处,已探明储量9.81亿吨,占山西省已知铁矿探明储量的28.1%。其中岚县袁家村矿区探明储量9亿吨,是山西省已知铁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矿山。其他主要分布在交城席麻岭和孝义市西河底。交口、离石、柳林、中阳、临县都有铁矿蕴藏。 铝土矿,资源丰富,储量大,在省内占首位。品质好,大部分可露天开采。主要分布于兴县东部、中阳北部、孝义西部、交口东部,临县、离石、柳林也有分布。探明保有储量4.4亿吨,远景储量4.7亿吨。矿石成分:三氧化二铝60--80%,二氧化硅1--20%,铝硅比在5成以上。并且普遍含有益元素镓,含量为0.0047--0.0076%。 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岚县、离石、柳林、中阳、交口等地。岚县袁家村矿区探明储量4936万吨。氧化镁含量一般为19--20%。 位于临县紫金山的含钾岩石,以探得储量4.72亿吨,是中国罕见的大型含钾罟矿。氧化钾含量最高15.2%,最低9%,平均12.95%。地质条件简单,适宜露天开采。

地理气候

位置

吕梁位于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处黄河中游,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隔河而望,北界忻州,南接临汾。全市面积2114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1324平方千米。

气候

吕梁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关帝山主峰一带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临县、柳林沿河一带较为干旱,降水量通常在450mm以下。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最少,只有3%左右,且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2--3倍。降水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平均而言,山区降水多于平川,南部山区多于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8、9℃左右,全年>10℃的有效积温2534.7—3870.0℃。一月份气温最低,全区平均气温为—7.2℃,极端最低气温为—30.5℃,出现在北部的岚县。七月份气温最高,全区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出现在平川的汾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51.7—2871.7小时,无霜期一般为133—178天。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现辖1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0个县。

市辖区:离石区

县级市:孝义市、汾阳市

县: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727057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345427人,增长10.21%,年平均增长率为0.98%。其中,男性人口为1933712人,占51.88%;女性人口为1793345人,占48.1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83。0-14岁人口为744307人,占19.97%;15-64岁人口为2735875人,占73.4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6875人,占6.62%。

方言

吕梁市的方言主体部分属于汉语的北方官话区晋语吕梁片。由于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的差异,全区又可分为四小片:以兴县和岚县为主兴岚小片;以石楼、交口(有部分是孝义口音)为主的隰州小片;以交城、文水、孝义、汾阳为主的晋语并州片,以及以中阳、柳林、方山、临县、离石为主的离石小片。

交通

孝柳铁路

青银高速

吕梁机场(2014年1月26日首航)

太中银铁路

著名人物

狐突,春秋时晋国大夫

狐偃,春秋时晋国大夫

魏文侯,战国时魏国统治者

释慧达,东晋高僧

道绰,唐朝法师

武则天,中唐时期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

宋之问,初唐诗人

狄青,宋朝名将

刘致,元朝散曲作家

张德辉,元朝名臣,“龙山三老”之一

同恕,元朝学者

于成龙,明朝廉吏

王文素,明朝算学家

孙嘉淦,清朝名臣

康基田,清朝名臣

冯家升,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尤长于民族史研究

张明觉,华裔生物学家,因发明甾体避孕药和“试管婴儿”技术,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省吕梁市信义镇严村
简要介绍:严村地处离石小东川河畔,距市区20公里,全村有815人,220户,281个劳力,33名党员,耕地2750亩,林地3000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山西省吕梁市信义镇严村中文名称严村所属地区山西省吕梁市邮政区码0358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815人方言离石话气候条件干燥著名景点核桃树火车站吕梁火车站耕地面积2750亩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十个一和五个厂”的工作目标,即每户发展一亩有机绿色菜,户均一套“四化四改”的标准住宅,人均100株核桃树,户均一座蔬菜大棚,每户拥有一个沼气,户均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户均一个小型养殖场,人均收入1万元,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农民科技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千头养猪场,建立粉条加工厂,建立千吨醋厂,建立石蘑小杂粮加工厂。全村已建成集文艺舞台、科技阅览、医疗卫生、支部村委办公、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活动...
·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绍镛
康绍镛(1770—1834)字兰皋,山西兴县人,江西广信知府基渊子,清朝大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第三甲第四十四名同进士出身。分发兵部记名候补主事。十年(1805年):闰六月授军机章京。十五年(1810年):补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充军机章京。十六年(1811年):兵部职方司主事,升员外郎,仍兼军机章京。三月,嘉庆帝巡幸五台山,吏部议叙加恩赏给五丝缎二件。平步青云嘉庆十八年(1813年):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五月升郎中。十二月擢鸿胪寺少卿。河南滑县天理教匪起事,直隶奸民响应。康绍镛随驾扈跸,把直隶畿辅、山东、河南地形险易情形、将帅优劣、各镇兵籍,整理列册进呈,得到嘉庆帝知遇。当时有大名县人士司敬武、马永福等十余人佣工前往热河、锦州,获悉京畿南方有乱,快速返回,过山海关时遭到守关官吏拘捕,指控他们预闻逆谋,刑逼认罪,副都统额勒金布轻率定谳奏...
·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宋其沅
宋其沅,山西汾阳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四年,登进士。道光十五年二月初七,由浙江盐运使升任广西按察使。道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1838年3月24日),升任浙江布政使。使,诰授资政大夫护理浙江巡抚兼护浙江学政浙江布政使,死于抗英斗争,是近代抵抗外来侵略的著名人物。田承顺先生有诗赞曰:“主战英才,宁波含恨西游去,病由忧巨,国土遭人觑。一纸书表,血泪凝深虑,留贤誉,大星陨遽,点点风飘絮。”可谓西河宋氏多有贤哲。
·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孔天胤
孔天胤于嘉靖十年(1531)乡试第六名,得中榜眼后,授翰林院编修。因与藩王有宗亲关系,按例不能留在京城为官,遂补陕西提学佥事,后又降为祁州知州,迁河南佥事,复以布政司参议提督浙江学政,历任陕西按察使、右布政使,迁河南左布政使,后辞官归乡。孔天胤好读书,诗文高古。晚年寄情于山水园林之间,与王明甫、吕仲和、裴庸甫诸名士相互唱和。后人评价孔天胤的诗“刻意摹古,五律亦自清拔”。著有《文谷集》十六卷。
·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靳冠山
靳冠山(1933.2—)别名安燕,山西汾阳人。擅长中国画、年画。历任山西汾阳县文化馆副馆长、汾阳县文联干部。作品有《种子试验》、《蔬菜丰收》、《红花映彩霞》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吕梁美协顾问,山西省美协二、三届理事。离休前为副研究员。国画《树人》曾获全国名人名作邀请展一等奖,《前进道路十八盘》获“祖国和平统一杯”金杯奖。年画《种子试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入编《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卷》,《蔬菜丰收》被中国对外文委收藏并组织出国展出,国画《胜利属于人民》入编《世界美术大典》,《山景》入编《现代中国绘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