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音乐家郑译及其音乐思想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4
转发:0
评论:0
郑译(540-591年),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其祖父郑琼,为魏时太常。父亲郑道邕,任北周司空。《隋书·郑译传》有:“译颇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的记载。郑译祖父为北魏太常卿,他自幼受其祖父耳濡目染,颇识钟律亦是无可厚非。北周武帝时,郑译颇受赏识,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与仪同刘昉恒侍帝侧。”郑译幼时在显赫的家庭中成长,这炼就了其在官场上察言观色的敏锐眼光,为其以后的政治生涯做了铺垫。幼年的郑译和隋文帝有同学之旧,关系相当融洽。周武帝死后,周宣帝即位,常忌恨隋文帝,欲杀之而除后患,郑译数次为隋文帝帮腔,幸免一死。后来郑译帮隋文帝篡权建隋,隋文帝授其为上柱国,免十死。“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由此可见,郑译和隋文帝不但有同学之旧,更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和谋士,甚得隋文帝信任。郑译画像郑译因懂乐律而多次奉诏定乐。《隋书。郑译传》有载:“译以周代七声废缺,自大隋受命,礼乐宜新,更修七始之义,...

郑译(540-591年),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其祖父郑琼,为魏时太常。父亲郑道邕,任北周司空。《隋书·郑译传》有:“译颇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的记载。郑译祖父为北魏太常卿,他自幼受其祖父耳濡目染,颇识钟律亦是无可厚非。北周武帝时,郑译颇受赏识,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与仪同刘昉恒侍帝侧。”郑译幼时在显赫的家庭中成长,这炼就了其在官场上察言观色的敏锐眼光,为其以后的政治生涯做了铺垫。

幼年的郑译和隋文帝有同学之旧,关系相当融洽。周武帝死后,周宣帝即位,常忌恨隋文帝,欲杀之而除后患,郑译数次为隋文帝帮腔,幸免一死。后来郑译帮隋文帝篡权建隋,隋文帝授其为上柱国,免十死。“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由此可见,郑译和隋文帝不但有同学之旧,更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和谋士,甚得隋文帝信任。

音乐家郑译及其音乐思想

郑译画像

郑译因懂乐律而多次奉诏定乐。《隋书。郑译传》有载:“译以周代七声废缺,自大隋受命,礼乐宜新,更修七始之义,名日《乐府声调》,凡八篇。”郑译不同意苏夔的五声观点,主张采用七声,是谓七始。后来郑译的七始之义得到众多议乐官员和乐工的同意。他的专著《乐府声调》对其中音乐理论有着精细的说明,然而由于失传,给后人对其乐律研究带来了不便,尽管如此,郑译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是不可泯灭的。

音乐家郑译及其音乐思想

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对比表

郑译制乐成,隋文帝大悦,安慰他说:“律令则公定之,音乐则公正之。礼乐律令,公居其三,良足美也。”开皇七年,郑译根据其所学习的苏祗婆“五且七调”理论,首次提出了他精心推演而产生的“八十四调”理论体系。《隋书音乐志》载:“译遂因其所捻琵琶,弦柱相饮为均,推演其声,更立七均。合成十二,以应十二律律有七音,音立-调,故成七调十二律,合八十四调,旋转相交,尽皆和合。”这段记载成为郑译“八十四调”理论体系的见证。

音乐家郑译及其音乐思想

调式列表

郑译刘镇钰是在苏祗婆“五旦七调”理论下形成的俗乐调,为革新派。郑译根据隋代七声音阶,参考古雅乐,更立一声,解决了“古音阶”与“清商音阶”旋宫转调中的困难,同时,“应声”一音在当时实践中的八音之乐中亦是普遍存在,并能在我国民间音乐的传统中发现其孑遗,西安鼓乐中“勾”音的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郑译之理论虽然未在“开皇乐议”中得到普遍运用,但对后世乐律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音乐家―师涓
简要介绍:师涓(生卒年待考),我国春秋时期卫国著名音乐家,活动于卫灵公(前534-前492年)在位期间,以善弹琴而著称,并善于搜集和弹奏民间乐曲。人物生平:师涓是一个能写列代乐谱、善造新曲以取代古声的大音乐家,曾创作了大量的新曲。每有新作一定去宫内献演,遇到灵公特别喜爱的音乐作品,甚至连日演奏,不让离去。师涓以弹琴著称,记忆超群,听力非凡,曲过耳而不忘。《韩非子・十过》记述他随卫灵公赴晋的故事:途中宿濮水之上,灵公夜半闻鼓新声者,以为是鬼神,就命师涓记写下来,师涓同样也被此曲所动,便“端坐援琴,听而写之”,第二天又呆了一晚,师涓一夜未睡,边听边练习此曲,待天刚明,便演奏给卫灵公听,灵公听到正和前晚听到的一模一样。至晋,师涓为晋平公援琴鼓此曲,未终,晋国乐师师旷止之,说是商纣的“靡靡之乐”,并说“闻此声者其国必削”,因讳不可弹。师涓的音感特别好,曾帮助晋平公校验所铸造的编钟,晋国铸大钟时,晋...
· 音乐家的简历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1811―1886年)到西欧去旅行。在一家高级饭店住宿。对于这家饭店烦琐的登记手续,音乐家这样写下了自己的简历:职业:音乐家出生地:帕那萨斯由何处来:由迷惑之中来到何处去:到真实之国去帕那萨斯是希腊神话中作为太阳神和文艺女神的圣地,李斯特和饭店的侍者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 音乐家阮咸
阮咸,西晋时期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r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作有《三峡流泉》一曲。本名阮咸别称阮仲容所处时代西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主要作品《三峡流泉》一曲职业文学家,音乐家,官员人物阮咸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人。晋始平太守。魏武都太守阮熙之子,步兵校尉阮籍从子,阮瞻、阮孚之父。晋人所称的“竹林七贤”之一,是七人中最少受关注的一位。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迹甚少,散见于世说新语、晋书和一些类书中。[1]阮咸年龄比王戎稍长,在竹林七贤中是第二小的。阮咸少有夙惠,曾与叔父阮籍一同饮酒宴游。历仕散骑侍郎.山涛曾举荐阮咸为吏部郎,评之曰:“(咸)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 当音乐家去
从前,一个农夫养了一头驴。这头驴为他辛勤劳作已经有许多年了,但无情的岁月加上多年的劳作,使他现在衰老了,干活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难以胜任以前的工作了。因此,他的主人不想再留着他,准备将他杀掉。可是,驴子却看出了主人的心意,于是悄悄地跑了出去,一路向城里行进。他想:“到了那里,我也许能当一名音乐家了。”走了一段路,他发现路边躺着一条狗,像是极度疲劳一样,不停地喘着气。驴子上前问道:“朋友,你怎么气喘成这个样子啊?”这条狗答道:“哎!因为我老了,气力也不足了,再也不能随我的主人一同出去打猎,所以主人准备把我打死。我就跑了出来,可现在我靠什么来谋生呢?”驴说道:“这样吧,我准备到城里去当音乐家,要是你愿意和我一起去的话,我们倒是志同道合,你愿意吗?”狗马上说他愿意一起去,这样,他们成了同路人。走不多远,他们看见一只猫蹲在路中央,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驴上前说道:“这位女士,请告诉我们,你这是怎么了...
· 音乐家滕矢初
滕矢初,1947年生于哈尔滨,原籍山东掖县(今莱州市),是一位在指挥、演奏、作曲等领域广受海内外关注的艺术家,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综合素质考核评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滕矢初自幼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钢琴,作曲及指挥。滕矢初现任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中国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天津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及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在1988年因成功指挥“交响乐鉴赏晚会”而荣获星光杯奖,还与中国电影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影视音乐。除此之外,他还曾连续5届为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担任指挥,并在第八、九、十届、十一届的大奖赛中担任综合素质考核评委。担任2007年[2]、2011年中国红歌会评委。艺术生涯]编辑滕矢初[1]从小在哈尔滨的外公家长大,喜爱乐器的舅舅和他的同学好友经常在家里聚会,各自演奏拿手的乐器、唱俄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