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郑译及其音乐思想
郑译(540-591年),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其祖父郑琼,为魏时太常。父亲郑道邕,任北周司空。《隋书·郑译传》有:“译颇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的记载。郑译祖父为北魏太常卿,他自幼受其祖父耳濡目染,颇识钟律亦是无可厚非。北周武帝时,郑译颇受赏识,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与仪同刘昉恒侍帝侧。”郑译幼时在显赫的家庭中成长,这炼就了其在官场上察言观色的敏锐眼光,为其以后的政治生涯做了铺垫。
幼年的郑译和隋文帝有同学之旧,关系相当融洽。周武帝死后,周宣帝即位,常忌恨隋文帝,欲杀之而除后患,郑译数次为隋文帝帮腔,幸免一死。后来郑译帮隋文帝篡权建隋,隋文帝授其为上柱国,免十死。“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由此可见,郑译和隋文帝不但有同学之旧,更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和谋士,甚得隋文帝信任。
郑译画像
郑译因懂乐律而多次奉诏定乐。《隋书。郑译传》有载:“译以周代七声废缺,自大隋受命,礼乐宜新,更修七始之义,名日《乐府声调》,凡八篇。”郑译不同意苏夔的五声观点,主张采用七声,是谓七始。后来郑译的七始之义得到众多议乐官员和乐工的同意。他的专著《乐府声调》对其中音乐理论有着精细的说明,然而由于失传,给后人对其乐律研究带来了不便,尽管如此,郑译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是不可泯灭的。
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对比表
郑译制乐成,隋文帝大悦,安慰他说:“律令则公定之,音乐则公正之。礼乐律令,公居其三,良足美也。”开皇七年,郑译根据其所学习的苏祗婆“五且七调”理论,首次提出了他精心推演而产生的“八十四调”理论体系。《隋书音乐志》载:“译遂因其所捻琵琶,弦柱相饮为均,推演其声,更立七均。合成十二,以应十二律律有七音,音立-调,故成七调十二律,合八十四调,旋转相交,尽皆和合。”这段记载成为郑译“八十四调”理论体系的见证。
调式列表
郑译刘镇钰是在苏祗婆“五旦七调”理论下形成的俗乐调,为革新派。郑译根据隋代七声音阶,参考古雅乐,更立一声,解决了“古音阶”与“清商音阶”旋宫转调中的困难,同时,“应声”一音在当时实践中的八音之乐中亦是普遍存在,并能在我国民间音乐的传统中发现其孑遗,西安鼓乐中“勾”音的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郑译之理论虽然未在“开皇乐议”中得到普遍运用,但对后世乐律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