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祭天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7
转发:0
评论:0
历史古文献记载,周天子冬至祭天于地上之圜丘,夏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在位于国都的郊外祭祀,故被称为“郊祀”。战国诸侯自号为帝,有其祭天场所。齐国祠天主于天齐,意为“天之肚脐”,象征天的中心位置;天齐渊水,居临淄齐国故城南郊山下。秦国则确立了畤祭,在雍城郊外设立四畤祭祀白帝等四帝,以标榜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汉初刘邦入关,在秦四畤基础上增设北畤,合雍五畤,祭祀五方上帝,确立汉王朝的正统地位,刘邦之后西汉前期的皇帝多亲自参加祭祀,规格很高。汉武帝又于云阳县甘泉宫增立泰畤,作为祭泰一之所。西汉晚期由于儒生和儒学的兴起,国家的统治思想发生了变化,对祭祀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匡衡、韦玄成是其中代表人物,但是期间有反复。汉平帝年间王莽颁布元始仪,最终确立了都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格局,废除了畤祭,从此一直到隋唐、明清,大多都为都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比较显著的郊祀史迹,除了北京天坛之外,尚有南京天坛,...

历史

古文献记载,周天子冬至祭天于地上之圜丘,夏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在位于国都的郊外祭祀,故被称为“郊祀”。

战国诸侯自号为帝,有其祭天场所。齐国祠天主于天齐,意为“天之肚脐”,象征天的中心位置;天齐渊水,居临淄齐国故城南郊山下。秦国则确立了畤祭,在雍城郊外设立四畤祭祀白帝等四帝,以标榜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汉初刘邦入关,在秦四畤基础上增设北畤,合雍五畤,祭祀五方上帝,确立汉王朝的正统地位,刘邦之后西汉前期的皇帝多亲自参加祭祀,规格很高。汉武帝又于云阳县甘泉宫增立泰畤,作为祭泰一之所。

西汉晚期由于儒生和儒学的兴起,国家的统治思想发生了变化,对祭祀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匡衡、韦玄成是其中代表人物,但是期间有反复。汉平帝年间王莽颁布元始仪,最终确立了都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格局,废除了畤祭,从此一直到隋唐、明清,大多都为都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比较显著的郊祀史迹,除了北京天坛之外,尚有南京天坛,西安雁塔区的隋唐天坛遗址,咸阳甘泉宫遗址,以及山东济宁的天齐庙遗址。在吉林长白山(女真祭台)、韩国首尔、越南顺化京城等地,亦设有天坛祭天;日本桓武天皇也曾在长冈京南郊祭天,位于现今的交野天神社(日语:交野天神社)。在2015年,考古学家发现秦国都城雍城郊外的畤祭遗址。

儒教祭典

天帝被称为昊天上帝(天皇大帝耀魄宝),为历代朝廷官方祭天主要对象。

一并祭祀的还有五方上帝(中央黄帝含枢纽,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皇地祇、神州、社、稷、五岳、四渎、四镇、海、山林、名川、方丘、日、月、五星、十二辰、二十八宿、风师、雨师、司命、圜丘。

《郊祀议》曰:“孔子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此万世不易之法也。昔长孙无忌请祀高祖于圜丘以配昊天上帝,祀太宗于明堂以配上帝,义为得之。今国家嗣兴唐祚,追尊孝德,而以尧舜为肇祀之祖,宜以神尧配天于圜丘,孝德皇帝配上帝于明堂,礼也。其服物制度,古有常仪,愿罢一切伪饰。”郊以祀天,祀天而必法则其所垂之象,使凡吾身之所被服、吾身之所乘驾、吾礼之所施设文饰,莫非天之象焉。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道教祭典

道教所谓的天是“天公”,即玉皇大帝。

祭品

一般主张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荤,一般仅准备鲜花素果,水果忌释迦(又称番荔枝,此水果貌似释迦牟尼佛头像,对佛不敬)、番茄、番石榴(古说番茄、番石榴两者因常随人类如厕后而遍生,视为不洁)。。故祭祀玉帝,可用新年应景之水果、糖果、糕饼,多半是年糕、发糕、红龟糕、桂圆、米果、麻粩、寸枣、生仁糖、冬瓜糖等敬奉,不同于众神用清茶奉祀,祭祀玉帝多半会以龙眼干煮成的桂圆茶;或者蜜饯煮成的四果茶。

参见

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

天坛

封禅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皇茶祭天祀祖仪式
祭天祀祖是封建中央朝廷虔诚祭祀神灵的大典,所有,.祭祀用品均有严格规定,并且非常讲究。蒙顶皇茶就是规定用品之一,它采摘的时间、地点、制作均有严格规定,不得造次。蒙山胜景之一皇茶园内的茶,就是当年规定的祭祀用茶。皇茶园始建于唐代,呈长方形,长7米,宽5米,四周有石栏围护,栏高l.2米。正面有双扇石门,门上横额书“皇茶园”,两侧镌刻着“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对联,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正式命名。园内有仙茶七株,相传为西汉时邑人吴理真(号“甘露大师”)亲手种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皇茶园”从此名扬神州。皇茶的采摘和制作尤为神圣。旧时,历代名山县地方官,视进贡蒙顶茶为神圣职责。每年冬天,即开始筹集经费,打造盛茶银瓶、锡瓶。次年,春茶萌发之际,知县即选定吉日,沐浴朝服,率吏上山,派采茶僧重12人入“皇茶园”采摘仙茶,笼回智矩寺,隔纸微烘后,拣清洁者360片为正贡,...
· 谈天坛与古代祭天文化
天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祭天坛庙建筑群,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其建筑布局统一严整,形体庄重简洁,色彩典雅瑰丽,成为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瑰宝。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北京老城区东南部,按照古代当时北京城的规模,祭天的郊坛设在国都门外南郊的东南略偏南方向,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属阳地为阴,祭天之坛当属阳性,以应“干天”之“丙火”方位之说,象征着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阳数天象而确定的。人类诞生以来,面对繁星璀璨、斗转星移、日月穿梭、风云雷雨、气象万千的宇宙,渴望揭开自然万物、宇宙天体之迷,上天则是人们信奉崇拜的最高神灵。在封建社会和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天坛建筑的设计思想,原是为迎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等封建意识。天坛建筑设计之精,构筑之巧,风格之奇,科技应用之妙之先进,在世界古建筑中独树一帜,久负盛誉,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到十八年(1406―142...
· 祭祀文化:从祭祖到祭天地
祭祀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中写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军事。《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此可知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祭祀能与军事并列为国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便足以证明其在时人心中崇高的地位。一、祭祖《说文解字》曰:“祀,祭无已也”。“祀”在篆书里面的字形就像是一个人面对祖先的牌位在祷告,而祭祀的对象刚好是祖先、神灵。祭祀先祖,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先祖致以敬意,使用丰厚的牺牲、祭品供奉神灵祖先,请求其帮助后人实现自己难以达成的愿望,庇佑子孙后世幸福安康。1、祭祖的心理原因祭祀祖先是祭祀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本质是人们对自己祖先的虔诚与信奉。这种情感最初来源于人们对于灵魂的信仰,认为灵魂和人格化的自然力量可以主宰人间的福祸。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灵魂、鬼神之说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是期盼丰...
· 明制祭天礼仪中的“祝文”探究
明制。祭天礼仪中,向太庙报告省牲、请皇祖配帝侑神、告出宿斋宫等均有报告性祝文,一般内容简略。如,明朝嘉靖年间在典礼中的祝文是:“维嘉靖(某)年,岁次(某)月(某)日嗣天子臣御名(朱厚熜,皇帝亲自书写)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率臣僚,恭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各此禋燎,只祀于上帝。奉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配帝侑神,尚享。”又如,清朝乾隆年间的祝文是:“维(某)年月日,嗣天子臣弘历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率臣,乃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备此禋燎,只祀于上帝。奉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
· 东巴文化—东巴祭祀—祭祀经诗《祭天古歌》
祭天,纳西语称"美补",是纳西族社会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隆重、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仪式活动,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构成。纳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两句话,准确地表明了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纳西美补迪",即"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事";"纳西美补若",即"纳西人是祭天的子?quot;。祭天传统的初始,在纳西族创世史诗《崇般图》(《创世纪》)中有神话式的述源:崇仁利恩和衬红褒白从天上迁居到人间后,久不生育,问计于父母(天神),知须祭天,祭后生三子。三子不会说话,再求计于天父,知祭天需有立神石、神木、点香、牲祭等仪式。再祭,三子各说出三种语言。从此祭天成为祖规。由此可见,祭天活动在纳西社会源远流长。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中即有记载:么些人"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由此,可窥元代纳西族民间的祭天活动之一斑。纳西族祭天一般最正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内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