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
指挥棒
指挥用于打拍子和表达演奏表情的棒。指挥棒的确切起源无从考证。指挥棒的使用,19世纪始于德国。棒的长度有多种,有些指挥家(如里希特和博尔特)用一根长指挥棒。不过一般来说,指挥爱用轻而短的指挥棒,这样可以在除了击打小节的节拍之外能作出更多的暗示;因而有所谓的“用棒技巧”(stick technique)。有些指挥者不用指挥棒,仅用他们的双手(当然还有他们的眼睛)。 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或一细棒来强调节拍的轮廓,让左手来指示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然而许多现实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而不用指挥棒。
职责
表演时,乐队指挥须和演奏乐队基于相同的理解,共同演绎一个音乐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队指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通过指挥棒给定演奏曲目的节奏,协调乐队的多个声部,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通过对乐队的指挥和安排,体现乐队指挥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再创作。因此有人说,听大型乐队演奏,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形成历史
巴洛克音乐时代,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团的形式表演的。指挥的角色通常由羽管键琴手或者其中一名小提琴手担任。有积极分子负责组织,没有职业的指挥,乐团也能演奏得非常好。在个别演奏中,担任指挥的乐手会站在乐队前面,并通过指挥棒有节奏的击打和手臂的动作,指挥乐队的演奏。
19世纪开始,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没有指挥的乐队演出变得非常困难,职业指挥开始出现。20世纪,欧洲相当大部分的管弦乐团依然由小型乐队指挥(Kapellmeister)领导。而这些小型乐队指挥们会例行地为自己的乐团作曲。
中国第一位指挥家是郑志声。
女指挥家
女指挥家郑小瑛
职业指挥家一直由男性垄断。首位女指挥家是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于1938年指挥了波士顿管弦乐团。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是郑小瑛。
杰出音乐指挥家
理查·斯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
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布鲁诺·华尔特(Bruno Walter)
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
福特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卡尔·贝姆(Karl Böhm)
乔治·塞尔(George Szell)
欧根·约胡姆Eugen Jochum)
叶夫根尼·亚历山德罗维奇·姆拉温斯基【穆拉汶斯基】(Yevgeny Mravinsky)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谢尔盖·切利比达奇(Sergiu Celibidache)
乔治·索尔蒂【萧提】(Georg Solti)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
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
伊斯特凡·克尔特斯(István Kertész)
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
小泽征尔(Seiji Ozawa)
祖宾·梅塔(Zubin Mehta)
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
马里斯·扬颂斯(Mariss Jansons)
迈可·提尔森·汤玛斯(Michael Tilson Thomas)
瓦列里·格吉耶夫(Valery Gergiev)
赛门·拉图(Simon Rattle)
参考资料
脚注
扩展阅读
指挥家列表
乐队首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